热热热!三伏天就剩1天,但热还没停下。这两天,副热带高压强势回归,带来大范围持续高温闷热天气,户外堪比天然桑拿房。相关话题也登上热搜,引发热议。
高温闷热还要持续多久?
为什么有时气温只有30℃出头
却感觉闷热得喘不上气?
中暑后有哪些急救误区?
南北方一同“蒸桑拿”?
从全国闷热指数地图来看,17日,中东部大部地区天气闷热,海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北、北京、天津等10余省区市桑拿模式持续。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闷热天气有所增多,河北南部等地加入“上蒸下煮”区,将开启桑拿模式,黄淮南部至江淮一带“焖蒸明显”区也会连成片。
那么,这轮高温还要持续多久?
据@中国天气,眼下,一轮中东部大范围高温过程正在发展中。未来7天,合肥、武汉、南京、上海、杭州、长沙、南昌、重庆将组成高温“群聊”,其中杭州19日、20日将连续达到40℃,或创下今年以来新高。西安会连续7天出现高温,郑州的高温天气也将持续至22日。
体感是否闷热
露水凝结点温度是关键
体感是否闷热,不仅要看气温有多高,与露水凝结点温度更息息相关。
露水凝结点温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露珠时的温度。通俗点来说,夏天从冰箱拿出冰镇饮料,瓶壁很快就会“出汗”,这时瓶壁的温度,就相当于当时空气的露水凝结点温度。
因此,露水凝结点温度越高,与气温越接近,空气就越潮湿闷热。
持续高温下
中暑了怎么办?
这些误区要知道!
中暑后五大急救误区
误区一:掐人中能唤醒中暑者
有人中暑晕倒后,掐人中急救不仅无效,还会延误降温及其他处置措施,甚至造成气道阻塞。
误区二:用冰水或冲冷水澡降温
中暑后血管会扩张,心血管此时处于脆弱状态。这时如果用冰水刺激,血管会骤然收缩,导致血压飙升,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误区三:多喝白开水补水
中暑后易脱水,将丢失大量的电解质,仅喝白开水会进一步稀释体内的电解质,让中暑的人越喝越虚弱,甚至还可能出现抽筋、肌肉痉挛的情况。
误区四:用酒精擦拭降温
酒精挥发快,看似降温快,但中暑时血管扩张,此时皮肤会快速吸收酒精。因此,用酒精擦拭皮肤易发生酒精中毒。
误区五:吃退烧药退热
中暑是因身体的散热功能出现问题,退烧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只对炎症发烧有用,对中暑完全无效,还将掩盖病情耽误救治。
正确处理方式
中暑的紧急处理需遵循脱离高温环境、快速降温、补充水分、及时就医四个关键步骤。若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或体温持续高于40℃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在此提醒
三伏天虽将结束
但多地焖蒸模式不下线
建议大家保持室内凉爽通风
高温闷热时段减少户外活动
外出穿轻薄透气衣物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来源:央广网综合@中国天气、国家应急广播等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