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震怒!印尼因拒签以色列遭全面封杀,全球赛事被叫停​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功夫鱼

前 言

谁能想到一场体操世锦赛的签证,能让国际奥委会动真格,把一个东南亚体育大国“拉黑”,东京奥运冠军带着队友卡在边境进不了赛场,印尼硬气拒签背后藏着几十年的老规矩,奥委会“四连击”制裁更是直接断了对方的奥运梦。

有人说这是维护体育公平,也有人骂“双标”,为啥对俄白是一套规则,对印尼又是另一套?更让人揪心的是这场风波还没算完,要是后续官司判印尼输,本届世锦赛的结果都可能作废。那么印尼到底会不会低头?这场体育外交大战,最后到底谁能赢?

赛前突变​

谁都没料到印尼这次会这么“硬气”,要知道早在几个月前,以色列体操联合会就跟赛事主办方沟通过,对方拍着胸脯保证“肯定能让你们参赛”,毕竟这是国际级赛事,按规矩得遵守“体育无歧视”原则,哪能因为国籍就拦着运动员。

可印尼司法部长突然放话:“只要以色列不承认巴勒斯坦主权,我们就不会给他们发签证。”这话一出口以色列方面直接懵了,赶紧找国际体操联合会(FIG)帮忙协调,结果FIG两手一摊:“签证是主权国家的事,我们管不着啊。”​

以色列不甘心又把这事告到了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要求要么强制印尼发签证,要么把比赛改期、取消,可CAS研究了半天,还是驳回了请求。

这下运动员们彻底没辙了,多尔戈皮亚特本来还想着在这次世锦赛上卫冕,为巴黎奥运会攒点底气,现在倒好连热身的机会都没了,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感慨:“我为这场比赛准备了整整一年,最后却栽在了签证上,这太让人失望了。”

奥委会“四连击”​

这边以色列还在为参赛资格发愁,那边国际奥委会已经坐不住了,从得知签证问题开始,奥委会就没闲着,一边跟FIG对接,一边找印尼奥委会和政府沟通,前前后后谈了不下十次,可印尼就是油盐不进,坚持不松口。

以色列队确定无法参赛,国际奥委会彻底火了,直接甩出“四连击”制裁,终止和印尼关于奥运会、青年奥运会的所有对话,建议全球所有国际体育联合会,暂时别在印尼办任何比赛和会议,以后办奥运会资格赛,必须在协议里写清楚“保证所有运动员能入境”,还要求印尼奥委会和FIG赶紧去瑞士洛桑,跟奥委会当面说清楚这事。​

这制裁力度在国际体育史上都算少见,要知道印尼这些年一直想在国际体育圈刷存在感,不仅承办了篮球世界杯、亚洲杯,还明里暗里表示想申办2036年奥运会,为了办赛事,砸了不少钱建场馆、搞配套。

现在奥委会这么一搞,相当于直接断了印尼的“体育梦”,别说奥运会了,以后能不能办个羽毛球世锦赛、体操世界杯都成问题,有体育圈内部人士估算,要是这制裁一直不解除,印尼未来十年在体育赛事上的损失可能得超10亿美元,还不算对国家形象的影响。​

可印尼也没打算服软,虽然政府还没正式回应奥委会的制裁,但印尼体育部长托希尔在接受采访时说得很明白:“我们这么做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公众意愿,符合印尼法律,后果我们早就想到了。”

而且印尼有自己的“底气”,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他们就有拒绝以色列体育代表团的传统,加上国内穆斯林占多数,民众大多支持巴勒斯坦,这次拒签也算是顺应民意。

更有意思的是亚洲体操联合会还站出来给印尼撑腰,说“签证问题不属于体育组织管辖范围”,算是给印尼递了颗定心丸。​

争议与僵局​

不过这事最让网友吵翻天的是国际奥委会的“双标”争议,有人翻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事,当时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因为俄乌冲突,被奥委会禁止以国家名义参赛,只能让个别运动员以“中立身份”参加,理由是“国家行为不能牵连运动员,但也要考虑国际社会立场”。

可到了印尼这事上奥委会又强调“运动员不该为政治决定买单”,还对印尼下这么重的手。网友直接吐槽:“合着规则都是你们说了算?对俄白就讲‘国家责任’,对印尼就讲‘运动员无辜’,这也太双标了吧!”​

还有人扒出更早的历史,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因为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牵头64个国家抵制,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苏联又联合14个国家报复抵制,每次都是“体育跟着政治走”。

现在印尼这事,不过是历史的重演,只是主角换成了东南亚国家,有国际体育学者分析:“所谓的‘体育中立’,其实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只要跟大国利益、政治立场绑在一起,规则就会变得灵活。

这次印尼拒签刚好撞在了奥委会维护‘无歧视原则’的枪口上,可要是换成其他有影响力的国家,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眼下最头疼的还是FIG,他们一边要应对奥委会的压力,一边还得处理跟印尼的关系,之前已经向CAS提起诉讼,说印尼拒签违反了FIG的章程,虽然CAS驳回了临时措施请求,但这官司还没结束,要是最后判定印尼违规,说不定这届世锦赛的结果都得取消,到时候参赛的运动员、主办方都得跟着受牵连。​

而印尼和国际奥委会的僵局,现在也没看到破解的迹象,奥委会放话,想解除制裁,印尼必须承诺“不管运动员来自哪个国家,都能顺利入境参赛”,可印尼这边,只要以色列不承认巴勒斯坦主权,估计就不会松口。

有外交人士猜测,这事可能得靠第三方调解,比如联合国或者东南亚其他国家从中斡旋,不然两边一直耗下去,受损的还是全球体育事业。​

结语

这场由签证引发的风波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国际体育圈的复杂博弈,运动员想单纯地追求梦想,可现实中却总有政治、外交的因素掺杂进来,国际组织想维护规则的公平,可到头来还是难逃“立场优先”的质疑。

现在大家都在盯着洛桑的会谈,想知道印尼和奥委会能不能谈出个结果,也想看看这场风波最后会以怎样的方式收场,毕竟对运动员来说他们想要的不过是一个能公平竞争的赛场,而不是被当成政治博弈的筹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体育   国际奥委会   印尼   以色列   赛事   全球   奥委会   运动员   签证   奥运会   巴勒斯坦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