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戒甜,等于减寿?人老了还能不能吃甜食?医生一次性说清

傍晚六点,社区公园的小广场刚热闹起来,王大妈拄着拐杖坐在长椅上,两眼发直。

孙女小雅在一旁不解地问:“奶奶,你怎么不和我们一起跳广场舞了?”王大妈叹了口气:“自打血糖有点高,女儿就让我戒掉所有甜食,说这能长寿。可我现在总头晕,走两步就没劲。前几天体检,还查出低血糖!”

这事儿在邻里间引起热议:人老了,甜食到底能不能吃?戒糖,真就等于长寿吗?还是反而伤身体?事实上,不少中老年人为了“健康”,一刀切戒糖反而出现了新的问题。有医生提醒,戒甜反而“减寿”?这个观念到底是真是假?

甜食到底好不好?医生有话说

其实,“老人要远离甜食”这种说法,很大程度是对糖的误解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1年的一项横断面调查,涉及超2万名55岁以上中老年人,发现适量摄入糖分并不会显著提高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风险。相反,完全不摄入糖分的老人,低血糖、情绪波动甚至心脏骤停的风险上升了约16%

这里的“糖”,不仅仅指蛋糕、糖果,还包括米饭、馒头、水果、牛奶等天然食物中的糖类。这些都是人体最主要、最直接的能量来源。完全戒掉糖分,可能导致大脑反应迟钝、抵抗力下降,甚至增加骨密度流失风险

北京市老年病研究所临床数据显示,老人过度控糖导致营养不良、虚弱和肌肉流失的占比高达12.3%,而每日合理摄入适量糖类的老人,反而精神状态更好、免疫水平更高

坚持戒糖,三个月后身体可能出现这些变化

很多像王大妈一样坚持戒糖的老年人,时间一长,就会发现身体不对劲。医生总结,正常人完全戒甜,3个月后可能出现这几个变化,尤其是第2点往往最被忽视

低血糖反复发作:糖是大脑和身体运行的“燃料”。一旦摄入不足,容易出现心慌、手抖、出虚汗,甚至猝倒昏迷。据《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调研,老年低血糖发生率高达10.8%,戒糖族占大头。

营养失衡,免疫力降低过度限制主食、奶制品和水果,会缺乏维生素B、C和膳食纤维,让人变得疲软易病。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门诊72例案例显示,8成老年“戒糖”患者检出缺锌、缺钙

心情抑郁、睡眠变差:“管住嘴”带来的并非全是快乐。糖分参与神经递质合成。适当甜食能提升愉悦感,帮老人抗压、助眠,戒掉后不少人却变得闷闷不乐。

骨健康隐患完全拒绝奶酪、酸奶等乳制品容易导致骨密度下降。中华医学会的追踪数据显示,奶制品摄入低于每日60克的老人,骨折风险提升13.2%

其实,真正引起代谢紊乱和慢病的罪魁祸首,是精制糖和过量添加糖。天然主食与水果并不需要完全避开。很多老人却混淆了概念,把健康“甜食”一刀切,反而给身体埋下新隐患。

老年人如何科学吃甜,这三招帮你安心又长寿

甜食并非“健康敌人”,但老年人的确需要学会科学选择与控制。医生建议,注意以下三点:

优选天然“甜来源”:平时多选 新鲜水果、南瓜、红薯、牛奶,少吃糖果、糕点、汽水类。水果虽甜,含有丰富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不会像原糖那样快速升血糖。

少量多次,“三餐定时”:不主张暴饮暴食,也不提倡某一餐不吃主食。每餐主食约50-100克,保证稳定供能。感到饿了可以适当加个苹果、全麦面包做加餐。

看食物标签,避开“隐形糖”陷阱:选购包装食品时,关注配料表中的“葡萄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糊精”等添加糖成分,这些才是身体的“负担”。普通糖尿病老人,每日总糖摄入量建议<50克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 《老年人糖的科学摄入建议》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老年糖尿病综合管理共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健康老龄化膳食指引》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老年人营养与代谢监测报告》

北京老年病研究所. 《中老年群体营养及代谢异常干预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6

标签:养生   甜食   老人   医生   低血糖   糖分   老年人   主食   长寿   老年   水果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