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钢铁铁运分公司深化改革纪实
在鞍山钢铁本部厂区,一列列铁路机车日夜不息地穿梭于各个产线之间,犹如钢铁巨龙,承担着原材料运入与产成品输出的关键任务。这些机车全部来自鞍山钢铁铁运分公司——全国规模最大的冶金运输企业。作为生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该分公司始终坚守在保产保供、应急抢险的第一线,屡次攻坚克难、建立功勋,有力地支撑企业高效稳定运行。
但辉煌背后,隐患渐生。
长期在相对封闭的系统中运行,使得该分公司陷入封闭的管理模式——调车与乘务系统分立、专业壁垒森严、协同效率低下、安全意识薄弱。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浮现:企业运输量逐年下滑、外部收入萎缩、“公转铁”政策推进迟缓、局车空返率居高不下,企业发展状况与鞍钢集团加快建设更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相距甚远。
2024年7月,该分公司新任负责人初次踏入机关办公楼,却被一扇铁门拦住去路。经询问才得知,这座大楼长期设有门禁,非内部人员难以进入。这扇门,不仅阻隔了人员的往来,更折射出一个封闭滞后、与现代企业治理格格不入的组织形态。
“铁门背后,是思维的门、管理的门、效率的门。”
面对困局,该分公司领导班子毅然决然,于2024年下半年全面启动深化改革,坚持“集权有方、放权有序”的原则,推动这家老牌企业清除陈年痼疾、剥离积弊、轻装上阵,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该分公司灵山驼峰大调车场。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该分公司持续强化精益管理并将之贯穿运营全过程,系统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今年年初开始,冶金区域大面积的冬季除雪任务不再协力外委,由机关的同志自己干。虽然工作量大了,但这可是实打实地为企业降本了。”该分公司机关干部王浩告诉记者。为深挖内部人力资源潜力,该分公司将冶金区域除雪、部分内燃机车整备等7个原协力项目全部取消,协力项目压降68%,费用压降463万元。
成本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去年以来,该分公司以“全流程、全要素、全员参与”为原则实施成本革命,推行“月计划+日管控”机制,全年各项费用误差控制在5%以内,彻底告别“糊涂账”。同步推进设备管理、工程造价、费用结算等核心业务上移,实现维检修工程立项由89项减至44项,工程造价审批流程由7级减至3级,结算审批流程由5级减至3级,合同管理审批流程由5级减至3级,能源报支单数量由41张减至14张,为全流程降本提供管理新样本。
记者走进该分公司南部站,只见调车场半空中,一台无人机跟随电力机车的接触网(电网)反复盘旋,铁运保障工区运行室主任陈传毅正聚精会神盯着无人机操控屏幕,“无人机利用先进的热成像、遥感等技术能够发现接触网上微小的设备缺陷。现在用它对电力机车接触网进行点检真是太方便了,再也不用爬上爬下了。”
数智化技术为该分公司强化精益管理插上了智慧翅膀。在该分公司集控中心的大屏幕前,分公司设备保障部部长刘博向记者介绍,未来,该分公司还将在无人化调车取消调车员尾部骑乘、机车地面充电桩安装、电车斩波调速改造等方面持续探索,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构建“数智化运输”新生态。
对新接管的13座解冻库,该分公司全面完善解冻库功能状态,精益操作组织,低耗高效完成保产任务,大幅降低局车故障率。与前三年平均值对比,解冻库煤气消耗减少16%、电能消耗减少12%,累计降本513万元,国铁沈阳局集团苏家屯车辆段来函表扬。
采购成本的压降是该分公司降本工作的重要抓手。目前,参与该分公司投标的供应商新增11家,维修工程降采比例13.4%,备品备件降采比例20.7%,分别比去年提升3%和9%,共计节约采购成本856万元。
“你看,这是我前几天拍的设备隐患照片,上午提出来,下午就改了!”职工王永达站在炼铁调车场,拿着手机点开隐患排查的“钢钢好”群向记者展示着。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事关职工生命和企业形象。”该分公司安全负责人邹继波告诉记者:“自改革以来,铁运分公司以‘零脱轨’‘零事故’为目标,推行‘下沉’式管理,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真正将办公室设在一线,将服务扎根基层,持续抓好安全履职、标准化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防控等重点环节。”
该分公司将作业区安全员上移至厂级部室,突出安全管理前移;将环保职能调整至设备部门,实现“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全覆盖;投入超800万元全面恢复安全积分激励,投入超20万元奖励职工自主发现、处理隐患和避免事故,调动全员“参与管安全、做到守安全”的积极性,形成“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群防格局。
据介绍,今年,该分公司积极争取安全措施项目投入,已经有两批次19个项目获批,累计投资1898万元,大幅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目前,隐患整改率达100%,安全管理再次走向正轨。
如今,该分公司这场以“集权有方、放权有序”为统领的改革不仅重塑了企业筋骨,更激活了发展的血脉,一个响应更快、协同更畅、成本更低、服务更优的现代物流运输新体系正加速形成。
改革未有穷期,发展永无止境。站在新起点,鞍山钢铁铁运分公司将以“高效保产”筑牢生命线,以“对外经营”拓展增长极,持续深化“调乘一体化”与全链条保障模式,推动数智赋能、精益管理和本质安全再上新台阶,为鞍钢集团加快建设更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鞍钢集团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 石运来
编辑 张明杰
责编 姚炳宇
制作 孙树徽
校对 运来
更新时间:2025-09-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