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太难看!43年前比赛叛逃美国,导致中国惨败,晚年却回国捞金

文丨冒泡

胡娜,这位前网球名回国的事可真是炒得沸沸扬扬。

这位曾经的“叛逃者”时隔多年回到祖国,迎接她的是什么可想而知。

胡娜在代表国家出战国际赛事时突然“人间蒸发”,留下一地鸡毛,她的叛逃不仅让中国队惨败收场,更让一度引发外交风波。

如今,这位昔日的“叛逃者”摇身一变成了画家,频繁现身国内商业活动,试图用艺术洗白过往。

然而,互联网的记忆远比她想象得更长久。网友们的评论一针见血:

“当年跑得有多快,如今回来捞金的吃相就有多难看!”

那么,这位网球名将的身上,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过往呢?

艺术回归遭群嘲

现在胡娜已经六十出头了,常分享自己的画作,她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用艺术表达内心”。

可网友根本不买她的账。

2014年,胡娜以画家身份高调回归,却被网友们翻出她过往的“黑历史”。

在北京画展上,当年那些事件被人们重新提及,这让众多网友直言不讳地表示,

她所谓的“艺术”不过是捞金的遮羞布,画展门票简直就是收智商税。

近年来胡娜在两岸之间来回穿梭频繁,一会开设网球夏令营,一会又举办画展,甚至还加入了直播的大军。

有些支持者总是不忘强调“赤子之心”和“归乡之情”,努力塑造出一副爱国形象,可惜网友们并不买她的账。

有人毫不客气地吐槽“都快60岁了还靠往事炒作”,也有声音批判她“别把爱国当生意,消费民族情感不道德”。

据传,早在2014年的北京画展上,她一幅标价20万的“禅意画”就被人泼了墨抗议。

而说起胡娜这个人,当年她可是风光无限的国家队员,却在国外比赛时叛逃。

这一举动不但让她自己身败名裂,还连累了很多队友。

如今年过花甲,突然满口艺术情怀回国办画展,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有人认为“她办画展和直播,就是在卖自己这个有争议的人设,可惜观众早就看穿她了。”

这话确实直击要害,胡娜现在的一举一动,都被网友视为回国捞金的手段。

如今她的画作和言行举止,在网友眼中早已不是什么“艺术表达”,而是赤裸裸的名利双收。

1982年叛逃事件

时间拉回到1982年美国联合会杯赛场,当时中国队首战3:0横扫日本队。

18岁的胡娜作为主力单打,表现十分亮眼,风光无限。

谁能想到意外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次日对阵德国队前,胡娜竟然从酒店人间蒸发,现场只留下一床整齐的被褥和桌上那包没拆封的大白兔奶糖。

队友李心意回忆说,前一晚胡娜还笑盈盈地和大家讨论战术,谁也猜不到她会这样不辞而别。

胡娜这一消失,直接让中国队乱了方寸,最终0:3惨败给德国队。

这件事被定性为“新中国体育界最严重外事事件”,导致中美体育交流项目严重受挫。

后来真相大白,胡娜居然在旧金山,通过律师提交了政治庇护申请。

这种为了个人利益不顾集体荣誉的行为,确实令人唏嘘不已。

胡娜的选择或许成就了她个人的“梦想”,但背后牺牲的是整个团队的努力和国家的荣誉,这样的代价未免太过沉重。

美国梦碎收场

胡娜当年叛逃到美国,以为自己能在网球世界打开一片新天地,殊不知现实给了她当头一棒。

因为身份问题,还有一年的空窗期。

据传,这段日子她只能在地下球场做陪练,导致体重猛增20斤。

1984年复出后,她只能从最底层的赛事慢慢打起。

好不容易在1985年温网闯进第三轮,这已经是她职业生涯的最高成就。

然而之后因为伤病和缺乏系统训练,成绩一落千丈,1992年她选择了退役。

而那些留在国内的选手们虽然训练条件艰苦,却都坚守在自己的国家。

比如李娜,她巧妙地在体制和职业化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可见李娜能成功,胡娜的美国梦却成了笑话,没有国家的支撑,天赋再高也没用。

更尴尬的是,即使后来胡娜在台湾创办了自己的网球俱乐部,但“叛逃者”这个标签却如同甩不掉的阴影一直跟随着她。

反思与抉择

关于胡娜的争议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公众对这位昔日网球名将的看法截然不同。

小部分支持者认为当年体制封闭,她只是追求个人发展空间,都过去40年了该翻篇了。

但大多数人对她的叛逃行为持强烈批判态度,怒斥叛逃是原则问题,不存在洗白的可能。

还犀利地反问“是谁让她踏入国门的?”。

部分网友认为,虽然能理解个人选择,但她让国家队付出惨痛代价,到现在还毫无悔意。

这哪里是什么“追梦”,简直就是极端自私的表现。

年轻一代网友对此事的态度更为激烈。

00后网友尖锐地指出,他们这代人中也不乏出国追梦的,但没人会踩着队友跑路,她的问题不是选择本身,而是做事毫无底线。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多角度的社会思考,有人联想到体育界中个人梦想与国家责任如何平衡的老话题。

还有人从爱国主义教育层面展开讨论,胡娜事件暴露了当时运动员国家认同感的薄弱,

现在我们强调祖国培养的概念,正是为了避免这类悲剧重演。

其实每个人在追梦路上,都应该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维护祖国利益和荣誉才是根本,这一点不容妥协。

如今回顾这段历史,那些支持胡娜的人终究是少数。

时间并没有冲淡人们对背叛行为的厌恶,反而在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下,年轻人对此类行为的态度更加坚决。

这告诉我们,无论过去多少年,原则问题就是原则问题,不会因为时间而被淡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美国   中国队   画展   晚年   中国   队友   网球   难看   当年   年前   事件   网友   艺术   国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