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的 “眉笔” 螺子黛:从波斯进口的 “奢侈品”。

现在女生出门画眉毛,掏支眉笔几分钟就能搞定,可你知道吗?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姑娘们也有专属“眉笔”,而且还是从波斯远道而来的稀罕物,它就是螺子黛,贵到普通人家想都不敢想。



先说说螺子黛到底是啥。它不是咱们现在用的那种带笔杆的眉笔,更像一小条黑色的“粉笔”,但质地比粉笔细腻多了。这东西的原料来自波斯国,是当地一种天然的黑色矿石,先把矿石磨成特别细的粉末,再加入一些动物胶或者植物胶,调成糊状后压成细细的条状,阴干之后就成了螺子黛。别小看这简单的制作过程,在古代,光把矿石磨得足够细就不容易,更别说还要从波斯运到中国,一路上翻山越岭、跨沙漠过戈壁,运输成本高得吓人。

为啥说它是“奢侈品”?咱们拿唐朝的物价来算笔账就明白了。根据《唐六典》和一些出土的唐代文书记载,唐朝中期,一贯钱大概能买两石粟米,而一石粟米够一个成年人吃一个多月。那螺子黛多少钱呢?史料里说,一两螺子黛能卖到二十贯钱,这二十贯钱能买四十石粟米,够一家人吃好几年。更夸张的是,有时候宫里的妃子用螺子黛,一次就用掉小半条,这相当于普通百姓大半年的生活费,你说奢不奢侈?



而且螺子黛不光贵,还特别好用,这也是它能成为“顶流美妆品”的原因。在螺子黛出现之前,古代女子画眉用的是“石黛”,就是把黑色的石头磨成粉,再加点水调成糊状,用小刷子蘸着画。这过程又麻烦又容易弄脏手,画出来的眉毛颜色还不均匀。但螺子黛就不一样了,它是现成的条状,不用研磨不用调水,直接拿在手里就能在眉毛上描,画出来的线条又细又流畅,颜色还特别正,是那种透着点光泽的黑,不像石黛那样发灰。更妙的是,它还不容易脱妆,哪怕出汗了,眉毛也不会花掉,这在没有定妆粉的古代,简直是“黑科技”一样的存在。



因为螺子黛又贵又好用,所以只有皇宫里的妃子和达官贵人家里的小姐才能用得起。比如武则天当皇后的时候,宫里专门给妃子们配螺子黛,还会按等级分配,地位高的妃子能多领一些,地位低的可能只能偶尔用一次。有史料记载,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每天早上画眉都要用螺子黛,而且只挑最细最匀的条,稍微有点瑕疵的都不用。民间的女子就算想模仿,也只能用便宜的替代品,比如把柳枝烧成炭磨成粉,或者用一种叫“铜黛”的国产颜料,可这些替代品的效果比螺子黛差远了,颜色要么太浅要么太浓,还容易掉色。

螺子黛能从波斯传到中国,还得感谢丝绸之路。当时唐朝特别强大,和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特别频繁,波斯的商人带着螺子黛、香料、珠宝这些特产,沿着丝绸之路来到长安、洛阳这些大城市,把螺子黛卖给唐朝的贵族。因为数量少,每次运过来的螺子黛很快就被抢空,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价格还会往上涨。有些商人看到有利可图,还会想办法造假,用普通的黑土混合胶水做成假的螺子黛,可假的一用就露馅,颜色发暗还容易断,根本比不上真的。

其实螺子黛不只是一件美妆品,它还藏着唐朝的繁荣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故事。那时候的唐朝,不仅能买到波斯的螺子黛,还能吃到西域的葡萄、胡萝卜,穿中亚风格的衣服,听西域传来的音乐,就像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而螺子黛作为其中的代表,成了唐朝女子追求美的象征,也成了当时中外贸易频繁的见证。



现在咱们虽然见不到真正的唐代螺子黛了,但从史料和古诗里,还能感受到它当年的“风光”。比如有诗人写“螺子黛描双蛾浅”,讲的就是用螺子黛画眉毛的样子;还有文献里形容螺子黛“色如点漆,滑如青绸”,把它的颜色和质感写得特别生动。想想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姑娘们拿着从波斯来的螺子黛,细细描画眉毛的样子,是不是觉得特别有意思?这大概就是古今女生对“美”的共同追求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历史   波斯   眉笔   奢侈品   古代   女子   唐朝   西域   画眉   妃子   粟米   眉毛   颜色   矿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