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和他的贵人们|新知


导读:“苍苍之天不负人”,苍天也确实不曾负过大贤有德的周敦颐。每到人生关键时刻,他总会幸得贵人鼎助。


周敦颐(1017-1073):又名周元皓,字茂叔,原名周敦实,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中国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


(一)


北宋熙宁元年(1068)正月初三,刚过完年还没出元宵,身为永州通判、权发遣邵州军州事上骑都尉赐绯鱼袋的周敦颐,就趁着新年喜庆的气氛,主持新迁先圣庙祭祀仪式。好友并上司孔延之所撰并被勒石的《邵州迁学记》同日揭碑。自此,邵州学子终于有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新学堂。百姓们为感谢周敦颐在邵州的贡献,合议将当地一口原名“沃泉”的古泉井,沿其“濂溪”之号而改名叫作“濂泉”。


“一以政绩传,一以道脉传也。”朝廷见周敦颐政声这般好,决定拔升他的职务,以示嘉奖。拟由永州通判代理邵州知州之职,调往郴州,名正言顺担任知州。


这无疑是件大喜事,百姓虽然万般不舍,却依然欢欣鼓舞。可是也有人不同意,此人还是他的一位恩人——时任参知政事的赵抃。不过,赵大人的不同意,并非缘于周敦颐德能不配,而是认为这般安排是一种屈才。但又碍于自己曾两度为周敦颐上司,担心自己直接上书为周敦颐发声会遭人闲话。另一位赏识周敦颐的人——同样惜才如命的吕公著,知悉赵抃苦衷后,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以自己侍读皇上之便举荐周敦颐担任更高职务。吕公之谏终获采纳,没过多久,朝廷遂作改派,直接提拔周敦颐为广南路转运判官。


周敦颐赏莲图。(刘俊 /绘)



(二)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原本出身官宦世家,其父周辅成以进士身份曾任桂岭县令,但不久致仕归隐,回到故乡道州楼田堡。十五岁那年,周敦颐丧父,随后跟从母亲离开家乡,投靠时为龙图阁学士的舅舅郑向。这是清嘉庆《道州志》里关涉周敦颐少年身世的一些记述。


周敦颐原本是个好学上进的少年郎。他在月岩读书悟道的故事,至今还在故乡传扬。来到舅舅身边生活的周敦颐,依旧用功读书,日日精进,深得舅舅喜爱。按当朝惯例,郑向依官衔可获朝廷恩荫,允准一名子弟入朝做名小官。爱甥如子的郑向,就将此机会给了周敦颐。于是,周敦颐在二十岁那年,就当上朝廷将作监的主簿,同年还迎娶兵部职方郎中陆参之女陆氏为妻,开启全新的人生篇章。


孔圣人《论语》里有言:“居德不孤。”犹如明韩雍《送张佥宪永锡三考满入京》有句曰,“苍苍之天不负人”,苍天也确实不曾负过大贤有德的周敦颐。每到人生关键时刻,他总会幸得贵人鼎助。


认可他、力挺他的关键人物,首推他的大舅子蒲宗孟。周敦颐到任合州不久,又得到朝廷新的加封,破格转升殿中丞。


在合州,周敦颐不仅短时获得升职,妻子陆氏也跟随到身边,结束了此前分居的生活,第二年生下儿子周寿。升官之后又喜得贵子,堪言双喜临门。但是,在儿子降临一年后,妻子陆氏不幸去世,给了他当头一棒。


嘉祐四年(1059)岁末,身为夔州观察推官的蒲宗孟,回阆州老家省亲路过合州,依礼拜访当地长官。时知州空缺,以签判之职代理通判而行州之职事的周敦颐,接待了蒲宗孟。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蒲宗孟被周敦颐的学识和君子之风折服,禁不住发出“世有斯人欤”之叹,并痛快地将自己亲妹妹许配给周敦颐。蒲宗孟有《别黎郞十娘诗》记述这段姻缘:“六娘周家妇,晚方偶良姻。乃是我手娉,不见五六春。”


蒲宗孟以许配妹妹这种特别方式表达认可,周敦颐在合州期间家庭圆满,得以毫无牵挂履职,周敦颐仕途乃至理学践行就此延展开去。


又说嘉祐五年(1060)开春,花香鸟鸣之时,嘉陵江岸美景如画,周敦颐溯江而上,前往阆中迎娶蒲家六妹为妻。途经蓬州相如县舟口镇时,早有闻得周子声名的当地士绅学子数十人,立身江边码头列队等候,挽留他停船上岸稍作歇息,顺便在舟口讲学几日。


这次被截留讲学,让博闻广识的周子盛名迅即传开,蓬州学子纷纷赶往合州求学,无不受益匪浅。后来《蓬州志略》对周敦颐舟口讲学三日是这样记载的:“先生途经舟口,学者知为学宗,攀留请业……先生既去蜀,学者肖像祠而师之。”蓬州百姓为纪念周敦颐,于熙宁七年(1074),即周敦颐去世次年,在舟口下河街修建濂溪祠,塑其像并刻《爱莲说》于祠内,再往后,又将舟口镇改名“周子镇”,沿袭至今。


就因有蒲宗孟慧眼识珠,成全良缘,这一系列铺陈,客观上为周敦颐理学思想的归体、成型和传扬,做了极好的铺垫。


《文史博览·人物》2025年第3期 《周敦颐和他的贵人们》



(三)


再往后,周敦颐遇到另一个贵人,便是前述的赵抃。


赵抃,曾任殿中侍御史,官至资政殿大学士。他崇尚“修齐治平”,不避权势,时与“包公”包拯齐名,是有“赵青天”之誉的“铁面御史”,后以太子少保致仕。


赵抃任梓州路转运使,周敦颐逢任路下所辖合州判官。其间赵抃到合州视察,得人状告周敦颐不务正业,贪图清淡,沽名钓誉,并有违法受贿行径。虽然后来查无实据,但因有此奏本,周敦颐依然被赵抃列入心目中的“黑名单”。嘉祐六年(1061)周敦颐奉调入京,半年后获授国子监博士,随后领旨出任虔州通判,凑巧再次成为先期到任虔州知州的赵抃下属。


经历一段时间共事的观察,周敦颐出色的表现,令赵抃很快改变成见,消去误解,不仅将周敦颐从“黑名单”移除,更视其为君子钦佩有加。据《宋史·周敦颐传》载,赵抃曾当着周敦颐面,由衷说出“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的心声。从此,他一有机会就力荐周敦颐。周敦颐对赵大人自然也是十分敬仰。


有此一事,足见赵抃在周敦颐心中的分量:


时值治平元年(1064)冬,赵抃从虔州获提升,知州暂缺。周敦颐遂以通判之职“主持全盘工作”,以待正式升任知州。恰此时,因百姓元宵“闹花灯”失火,虔州城内千余间房舍化为灰烬,也将周敦颐升职的希望顷刻烧毁成灰。好在周敦颐之民本情怀,平日里早在百姓心中留下极好印象,流离失所的百姓并未迁怒于他;虽然他主事虔州名不正言不顺,但火灾发生后他不管不顾地倾力救灾和着手灾后抚恤,这种种表现,令时任宰相韩琦也极力为他陈情辩护。最终,他只是因此平移永州,仍职通判。


虽获百姓宽恕,又有皇恩浩荡,周敦颐免于被革职,但他去职虔州时,依然满心惆怅,内心极度矛盾,情绪低落到极点。他携妻带儿作别虔州,并没直接领命去到永州履任,而是到了九江,在庐山濂溪书堂滞留近一年。


好友至交或登门探望,或寄信问候,或吟诗唱和,纷纷劝慰开导,鼓励他重振信心,尽快从失意失落中摆脱出来。其中洪州知府程师孟有诗盛赞永州之好:“永水自然胜赣水,浯溪应不让濂溪”,“曾是忠贤流落处,至今兰芷尚萋萋”。大舅子蒲宗孟也修书给他,随信赋诗十余首相劝:“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颜”,“乡间接营道,风物近庐山”,“不知虔与永,二郡孰安闲?”“重看斑竹泪,还听鹧鸪啼”,“湘水晴波远,苍梧霁色低。不知春日静,何似在濂溪”。


这一句句诤言良语,一番番善意苦心,周敦颐自然会懂,但他又始终难以割舍自己内心的纠结,直到收到赵抃从成都寄来一封书信和那首《寄永倅周敦颐虞部》的诗:


君去濂溪湖外行,倅藩仍喜便乡程。


九疑南向参空碧,二水秋临彻底清。


诗笔不闲真吏隐,讼庭无事洽民情。


霜鸿已到衡阳转,远绪凭谁数寄声。


老上司在来信与寄诗中的告诫、厚望与鼓励,令周敦颐从心灰意冷和志丧沉沦中省醒过来。他立马整理好行囊,更是整理好心情,启程奔赴永州履职。


(四)


堪称周敦颐第三个贵人的,当然就是前面提及的那位站出来保举他的吕公著了。


吕公著何许人也?除了是个大才子,他更算得上是个颇有个性的人物。任同判太常寺时被挑选进官知制诰,在别人看来是求之不得的美差,他却连续三次上疏辞谢,后改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读。可见,吕公著真是位有思想、有主见的通透之人。


读王晚霞校编的《濂溪志·周敦颐年表》和度正所编《周敦颐年谱》,读到一篇吕公著推荐周敦颐的牍文,中有句曰:“周敦颐操行清修,才术通敏,凡所临莅,皆有治声。臣今保举……如蒙朝廷擢用后犯正入己赃,臣甘当同罪。其人与臣不是亲戚……”


何为情怀?何为大义?这分明是搭上自己身家性命为国家举荐栋梁之材啊!故《宋史》称赞吕公著言:“神宗尝言其于人才不欺……为公荐贤之心,日月可鉴。”


当政的神宗皇帝,真的采纳吕公著推荐周敦颐“担当主管一路刑狱和钱粮谷物重任”的建议,遂有了周敦颐直接从邵州“跳级”到广南路任职,并于两年后的熙宁三年(1070),再获擢升为广南东路提点刑狱。


彼时恰任集贤校理的蒲宗孟,得见吕公著奏章后,抄录了一份寄给周敦颐。吕公著的举荐和陈情,令周敦颐感动不已。据吕公著曾孙吕本中后来编撰《童蒙训》记述,周敦颐事后给吕公著的《谢启》里,说自己“在薄宦有四方之游,于高贤无一日之雅”,幸得素昧平生、毫无私交的吕公如此这般鼎力举荐提携;自己无以为报,唯有怀揣感恩之心,恪尽职守,以不负恩公知遇和朝廷重用。


果然,周敦颐自熙宁元年五月赴任广南,至熙宁五年染瘴成疾“寻以病去”,他任职将近五年,奉献岭南开化,鞠躬尽瘁,确是未负重望。他辞去广南职事,归隐庐山之麓不到一年,不幸病逝于他之濂溪书堂。如同蒲宗孟在《濂溪先生墓碣铭》中所写:“君以朝廷躐等见用,奋发感厉”,“君自少信古喜义,以名节自高”。


后人说起周敦颐,自然会联想到《爱莲说》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句耳熟能详的金句。如他《任所寄乡关故旧》中所言,“官清赢得梦魂安”,他最终不仅没令格外赏识他的老上司“赵青天”失望,也没让甘于舍身保举他的恩公吕公著冒半点“同罪”之危,更以一个“廉”字成就千年声名。


文 | 何田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周敦颐   广南   宋史   神宗   贵人   永州   庐山   知州   朝廷   新知   百姓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