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阿姨救人才半个月,作呕一幕上演,子女发声让人心疼官媒怒斥

文|轻岛

编辑|先锋谷影视娱评


不久以前,青岛栈桥的玉米摊前,刘玉荣还只是个每天数着零钱的普通摊主,海风混着玉米香,是她生活的全部。

而现如今,她纵身跃海救人的视频刷爆全网,成了人人称赞的“英雄阿姨”。

可转头,直播间里就飘来“赚快钱”“拿儿子卖惨”的冷言冷语。

从默默营生到万众瞩目,再到被恶意揣度;

这场境遇的反转里,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无奈?为何挺身而出的善意,总会被裹上怀疑的外衣?

仗义出手,救人危难

事件的起因,还是要从今年7月的一次意外说起。

7月7日,山东青岛栈桥旁,刘玉荣刘阿姨如往常一样支起了摊子。

此时正是旅游旺季,主营玉米、冷饮的她,期待着今天能有个好收入。

就在阿姨正忙碌于摊位的营生时,一声声凄厉的呼救从不远的海岸边传来!

刘阿姨赶忙放下手头的活计,与围观众人赶往事发岸边。

只见在波浪之中,有一个年轻女子在水面上漂浮,一看就是试图自救未成,身体已经陷入脱力状态!

再加上面部朝下,呼吸不畅,女子的性命可谓危在旦夕!

见到惨剧即将发生在自己的眼前,刘阿姨顾不得犹豫,纵身扎入起伏不定的海面。

可即便有着过人的游泳本领,刘阿姨还是不敢托大。

相较于陆地施救,救助落水者显然更加危险。

水的阻力、翻涌的浪花,以及落水者应激之下,对施救者施加的阻碍,都是其救助中潜藏的危害。

更何况,此时已经年数已高的刘阿姨,体力远不胜于曾经年轻时。

她只是靠近落水者,体力就已经逐渐不支!

此时不要说救人上岸,就连刘阿姨都自身难保!

“阿姨!接着!”

就在这关键时刻,不知是哪位好心人,向刘玉荣扔来了一个救生圈。

有了救生圈的浮力,加上危急情况下的韧性,刘阿姨强咬牙关,渐渐向岸边靠拢。

在众人七手八脚的帮助下,终于将两人扶上了岸。

事后,在医生及时地抢救之下,落水女子恢复了意识,身体已无大碍。

清醒的她,也向众人讲述了落水的原因。

原来,这位女子是一名前来旅游的大学生,因手机意外落水,心急如焚的她,不小心跌落水中。

而在她清醒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拿着礼品,找到了救命恩人刘玉荣。

面对落水女子的千恩万谢,质朴的刘玉荣倒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事后有人问起她见义勇为时的心理动机,这位淳朴的摊主只是摆摆手:

“没啥特别的想法,救了她,我这一辈子不会感到遗憾。”

而当阿姨的言行被发到网上后,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

网友感动于阿姨的仗义出手,纷纷对其竖起大拇指,大加赞赏!

许多官媒、公益机构更是大肆报道,宣传、赞赏阿姨的见义勇为事迹!

可在这一片赞美声背后,一些令人恶心的现象,正在不断出现。

让好人流血又流泪

在事情发生后,山东青岛政府,以及阿里公益,纷纷向阿姨送来表扬和感谢。

这其中不仅有见义勇为的英雄称号,更有实际的物质奖励。

而对于阿姨来说,见义勇为的她,也看到了一个新机遇。

刘玉荣膝下一女一儿,女儿虽然成家有了孩子,但儿子却身患重度胰腺炎。

这些年给儿子治病,让老两口掏空了积蓄。

眼下因救人爆火的她,正是流量激增的好时机。

渐渐的,刘玉荣开始在网上搞起了直播。

她本人虽然不识字,但在女儿的帮助下,也能和网友们聊聊天。

而对于她的家庭而言,直播的收益也确实能缓解一定的困难。

可谁曾想,正是这开播的举动,让许多不怀好意的人抓到了“把柄”。

渐渐地,在刘玉荣直播间中,出现了很多不好的声音。

有人质疑刘玉荣说一套做一套,趁着热度赚快钱。

有人则抨击二老的一双儿女,指责其用老人的名头牟取利益!

虽然这些不友善的声音,在大多数知情网友的支持声中翻不起怎样的风浪。

但这种抨击情况的出现,还是让老人十分伤心。

眼看着有人让好人“流血又流泪”,一些官媒坐不住了。

新京报、极目新闻等诸多大型媒体,纷纷发表文章,抨击这种网络黑嘴、键盘侠的行为。

与此同时,刘玉荣的女儿也坚称,要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番坚决表态,自然引得网友拍手称快。

文章节选

而对于刘玉荣来说,这些污言秽语只是个例。

她用她生活的变化,向广大的社会证明,善良其实也是会流动的。

每个人都是善的传递者

随着刘玉荣见义勇为的事迹不断传播,她的小摊生意逐渐红火起来。

只是在日益光顾的顾客中,一种奇特又暖心的现象开始出现。

一些顾客开始频繁照顾阿姨的生意,并用高价购买了阿姨的商品。

这些10元、20元的款项,涌进了阿姨的钱包。

更有甚者,甚至直接撇下数十元转头就走,什么东西都没拿。

面对这种情况,刘玉荣也是哭笑不得。

她虽然没办法一一退款,但也绝非让人空手而归。

许多撇钱就走的顾客,被她强塞了一些饮料和食物。

这种超出经济规律的买卖,实际上便是善意流通的象征。

刘玉荣选择奋不顾身,挽救一条即将消亡的生命。

而知情的大众,也愿意以这种超过商品价值的手段,向困难的阿姨捐款。

当然,刘玉荣也不止是善意的承受者。

她曾在私信中帮助过一个因病致贫的家庭,即便自家不富裕,她也要挤出一部分钱财,帮助这个同样深陷泥潭的家庭。

这份淳朴且含蓄的善意流转,才是整个故事最动人的片段。

结语

刘玉荣的日子,还在玉米摊的热气里继续。

从纵身跃海的惊心动魄,到直播间里的委屈落泪,再到被网友用“多付钱”“强塞感谢”温柔包裹;

她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善意的韧性,哪怕被质疑划伤,也能在陌生人的温暖里慢慢愈合。

如今,她会把顾客多给的钱换成玉米塞回去,也会悄悄给困境中的人转去攒下的零钱。

这哪里是简单的“好人有好报”,分明是善意在人间的接力!

她递出的光,被接住了,又照亮了更多地方,而那些流动的温暖,注定比海浪更长久。



部分参考资料

新京报:跳海救人的“玉米阿姨”遭网络恶评,女儿:必要时将采取法律手段

澎湃新闻:“玉米阿姨”,家乡人来了!

阜阳发布:50多岁,跳海救人!是她,阜阳“玉米阿姨”!

百度百科

图片源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6

标签:娱乐   救人   玉米   阿姨   子女   心疼   善意   见义勇为   女子   网友   阜阳   顾客   栈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