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芳生于公元一六二二年,二十六岁中进士,初任浙江金华府推官,二任刑部广东司主事,三任刑部山西司员外郎,四任刑部湖广司郎中加一级,五任广西道监察御史,六任湖广道监察御史,七任正四品顶带食俸,河南道监察御史,八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九任吏部右侍郎,十任浙江总督、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十一任兵部左侍郎从二品,十二任浙江总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正一品,十三任兵部尚书,十四任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正一品加三级。
李之芳于康熙三十三年,即公元一六九四年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二岁,康熙帝感慨道人能效命即为勇士,芳为总督虽不谙骑射执刀立船首,率众突前破敌彼时同出征者,还京皆称其勇今承平久,善射能约束士卒尚不乏人,若屡经战阵者甚难得也!【清史稿】载之芳力扼三衢敌虽东略,终不能得志仙霞,下闽之功与有劳焉!虽曰遭时盘错,亦圣祖驭材之效哉!并践纶辅易名曰襄呜呼伟矣!
始祖李鲜明万历年间自直隶枣强迁居武定,原配康氏继配任氏生二子,长子登云、次子凌云。二世李登云号小川配肖氏生五子,才兴、才望、才聚、才富、才魁、二女。五子中才兴、才富早年夭折无后。三世李才望号双泉,生于明万历三十三年,靠勤劳置田庐家产乐善好施慷慨好义,原配李氏生二子,长子之芳、次子之庄、一女。李才聚号次泉原配刘氏生子之蓊。李才魁号首泉生年不详生三子,之蕡、之藻、之蒝、一女。李才望夫妇、李才聚夫妇,于明崇祯十六年农历三月初五日,去世于清兵攻城的乱军之中。
崇祯十一年李之芳十七岁娶胡氏,胡氏生于明天启壬戌十月二十七日丑时,卒于康熙二年四月十三日午时得年四十一岁,育有李钟麟、李攀麟。康熙二年六月娶张氏,育有李容麟、李宜麟以及两女。李钟麟有十二个儿子二十个孙子,李攀麟有四个儿子十五个孙子,李容麟有两个儿子七个孙子,李宜麟有四个儿子八个孙子,李之芳共有二十二个孙子五十个曾孙。
李之芳长女嫁今滨州无棣王尔梅,曾为七品京官淡于荣利喜读书广交游无俗韵,嗜酒及书法醉则为小诗似戏似真,出则以一婢操杯从之,尤精岐黄但不易应人求,已诺则必止酒精思三五日而后得之,投则必效以其有妨于酒故不为也!著有【南游诗草】传世。次女嫁廪膳生冯云勷夫妻无子女,被【清史稿】卷五百十一列传二百九十八篇记载,冯云勷早逝遂不饮食,其兄延医手为调药而拒不接纳,数日以后令丫鬟扶行傍柩侧遽绝。
李之芳家族在清朝近二百七十年间,自四世起进士有八位,有诏举孝廉方正殿试一等,拔贡朝考二等。仅李甡麟一支,祖孙五世出了四名进士,官至知县以上者达八十余人,其中有四十余人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先后科考中进士者九人,举人二十二人,贡生五十五人,有功名者一百七十余人,受封赠者三百四十余人。
据【武定府全志】记载:李之芳的故居在南门大街北首路西,北至仁义胡同南至苏家街,西至龙王庙街占地三百零六亩。大门座西朝东门额为相国第,整个大院分北中南三院,李之芳住北院共有房屋一百六十八间,门前有四柱三门冲天式石坊上书【四世一品坊】。李之芳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均为一品,这便是【四世一品坊】的来历。
李之芳的后人
李之芳的长子李钟麟,字玉书号筠巢一妻三妾,曾任湖广岳州同知后升任潮州知府,因父丧归里守丧服阕赴京候补,特授分巡凤庐道兼袭拖沙喇哈番、诰授中副大夫。原配王氏诰封恭人晋赠太夫人。副室郭氏敕赠孺人生三子,寿泓、寿浵、寿湜。副室杜氏敕赠孺人诰赠夫人生六子,寿沅、寿潢、寿沪、寿演、寿潮、寿江。副室陆氏例赠孺人生三子,寿湘、寿淞、寿淮。李钟麟为政之余酷爱诗文,擅集唐句其诗文著作甚丰,存世著述有【四书反身录序】、【建告祠堂记】、【甘井记】、【重修武定州志征事迹引】,其诗作有【筠巢诗集】传世。
李之芳四子李宜麟字绣书号义圃一妻一妾,原配德州顺治辛丑进士田雯之女田氏诰封恭人,生三子,寿瀚、寿潇、寿滉,副室林氏生一子寿浚。李宜麟康熙五十三年既1714年任光禄寺寺丞,晋升为陕西分巡驿传道按察使司副使,负责驿站及派遣、雇用人员、马匹、做好物资传递。时逢策妄阿拉布坦侵扰哈密西垂边防,清军兴师新疆必过陕西。李宜麟日夜不息操劳驿务,出嘉峪关进戈壁滩,辗转奔波于大漠深处雪山脚下,餐风宿露屡濒于殆,历时八载方回西安,积劳成疾告病归里不久去世,事迹载入【武定府全志】。
李之芳长子李钟麟八子李寿演,李寿演字斌亭一妻三妾,雍正二年甲辰科武进士赐御前侍卫,浙江温州平阳镇署温州军处总兵官,诰授昭勇将军,例授武显将军。补浙江湖北守备。元配广东潮州总兵薜受益之女薜氏,继配乐陵候选州同张均安之女张氏,继配贵州威宁府知府佟铭之女佟氏生子本樾。继配济宁监生高恒之女高氏生三子,本梪、本棅、本栒。李寿演微服密侦擒湖北大盗汪三,超擢太湖营游击,因治理有方盗无所容,致使湖境以清。迁抚标中军参将后迁平阳协副将,以靖盗安民为急务驭军有方军纪严明深受总督德沛叹许。
李之芳四子李宜麟之孙李师敏字仲坚号允堂,一妻一妾原配徐氏生一女,继配吕氏生六子,宗蕃、宗衍、宗榖、宗鲁,夭折两子。乾隆十八年中举,次年被授临朐教谕之职,乾隆二十二年中进士,三甲第三十三名,初至京师担任刑曹,后历任湖广司主事、福建司员外郎、福建司郎中等职,乾隆二十九年因母病辞官,后补刑部安徽司郎中,乾隆三十三年出任福建兴化知府,三个月后任漳州知府,乾隆三十七年四月,调任台湾知府在任两年,乾隆三十九年因病卒于任上。
李之芳胞弟李之庄长子李甡麟,字丹书号畏斋自号怡山,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敕授征仕郎,乡谥孝端。以子寿澎官,诰赠奉政大夫,礼部主客司郎中。以孙本樟官,晋赠中宪大夫,安徽池州府知府。元配本邑顺治乙丑进士王笃庆之女王氏生三子,寿洤、寿澎、寿渊,二女。李甡麟官至翰林在任三载,即因思念父母而告归养,居家四十余年不复为官。治家严整有度,对人不分贵贱必以礼相待,对儿孙极尽慈爱而不为之姑息。长子寿洤参加乡试、次子寿澎参加礼部考试,督促之严厉象对待刚上学的儿童一样。平时总是援引古今忠孝之大义,为儿孙讲论,存心行事深戒浮薄轻佻之陋习,儿孙等虽小事必严亦不忽略,所以子孙五十年来时时遵守礼法不敢放任自流。
李之芳胞弟李之庄六世孙李作士字景皋号啸山,道光庚戍应廷试取二等,初以知县分发江西,咸丰三年冬署江西宜黄,咸丰四年任新淦知县,咸丰六年夏,闻母亲去世,回籍料理丧事尽礼尽制,心力交瘁几于不支。服肖未期奉爵相曾国藩檄调,奏派随爵帅曾国荃大营,总理粮台军中上下无不悦服,后擢升直隶州知府。同治二年春,李作士随曾国荃谋划收复金陵,移粮台迫近城下安置。是年冬奉旨以道员之职留江南补用,不久加盐运使衔。同治三年六月,曾国荃督师攻克太平天国的金陵叙功请旨,加李作士布政使司衔,是年七月一日卒于军中享年四十一岁。
李之芳胞弟李之庄十世孙李钧策字惺原号观堂,道光八年戊子科举人,十八年癸巳科进士。先后任安徽铜陵、太湖等县知县,补英山县知县,升滁州、直隶州知州,署宁国凤阳等府知府。诰授朝议大夫,任英山知县期间,鸦片战争爆发,李钧策沿江防堵英军沿江西犯,出廉俸捐铸炮位,教练军队严密沿江布防。据【武定府志】载补安徽英山令。值英夷沿江西犯大宪檄防堵,乃捐铸炮位教演兵戎部署有法,中丞王植保升知州补滁州牧。咸丰元年凤庐一带捻军窃发,檄署凤阳守,不到三月擒捻军首领程六等二十余人。咸丰三年正月,太平军攻陷皖城,李钧策莅制军周天爵行营,调动兵戎井井有条。宿州牧郭世享曰,某亲见公身不离鞍马,五月竟以积劳受暑年未五十而殁。
李之芳的陵墓被挖、尸骨被弃
二零一五年二月二日【鲁北晚报】报道,一九六七年农历七月中旬,山东惠民县第一油棉厂修建榨油车间,挖地槽挖出了一座古墓,在县文教局的指导监督下进行挖掘。古墓外层是三合土内层是套椁 ,三合土与套椁之间灌有松香,套椁内是棺材椁棺之间的空隙约零点六米,棺上覆盖有铭旌铭旌为紫红绫子,长四百七十厘米宽三十三厘米楷书金字:清诰授光禄大夫文化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正一品加三级邺园李公之柩, 两旁还有三幅铭旌:授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邺园翁李老年伯之灵柩,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谥文襄邺翁李老年伯之灵柩,兼吏部尚书正一品加三级谥文襄邺翁李老年亲家之灵柩,铭旌现收藏在惠民县博物馆。
上述记载详实可信,以下描述纯属杜撰:开棺见尸死者高大,长脸高颧骨须发完整,肌肉仍有弹性,身穿睡衣衣呈黄色以腰带系之,头戴元狐帽帽顶有颗玛瑙顶珠,约核桃般大小深褐色,中间有孔用金丝系着,死者口内含金币金币与人民币贰分硬币大小相似。由此可见作者的杜撰毫无历史知识而言,该报道作者是何方神圣无从考证,下面把我的亲眼所见与查证的资料分享给大家。
一九六七年我十一周岁,农历七月十三左右我和几个小伙伴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抛放李之芳遗体的人员,已经离开了几十米,我们是第一批围观的人,当时李之芳的遗体除了没有官帽之外,其他朝服完好无损,我们看了十几分钟的时间,这时的围观人群陆续到了大约二十几人,我们到了墓地挖掘现场看了半个小时左右回来,李之芳遗体的官服被人脱了个精光,这一幕六十多年来历历在目,时至今日遗体被埋何方不得而知。
解放战争时期的渤海军区,惠民作为的渤海军区首府,其境内并没有发生战争,主要是土地改革支前征兵,不管是地主恶霸家的祖坟应该是归属个人所有,李之芳的墓地归属那位后人在管理?到了一九六七年县油棉厂选址占地时,有没有和管理者履行手续不得而知!
李之芳的墓地被挖掘尸骨埋往何处?到目前为止李之芳的后人并没有追问!在历史名人热甚至无序争夺的大潮下,当地政府也没有寻找李之芳的尸骨埋往何处?古墓被挖掘的时候,陪葬饰品被县文教局收藏,至于数量多少?有何配饰具体数目不得而知!
李之芳的配饰
李之芳去逝时长子李钟麟约在五十五岁左右,曾任湖广岳州同知任潮州知府,因父丧归里守丧服阕赴京候补,特授分巡凤庐道兼袭拖沙喇哈番、诰授中副大夫,李之芳的丧事自然由他主持。按李之芳一品官员的标配,应该有朝珠、暖帽、凉帽、扳指、腰牌等,应该属于陪葬饰品。被康熙赏赐的古玩玉器也不在少数,个人物品如文房四宝古玩字画,更是绝对名贵也绝对不在少数,也应该在陪葬饰品之中,初步评估总价值至少在五个亿之上。
就陪葬饰品中的朝珠而言,按清朝的【大清会典】规定,朝珠原料多为珍贵珠宝,如东珠、红宝石、珊瑚、翡翠、玛瑙、蓝晶石、琥珀、沉香木等。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朝珠的用法和绦色都有区别。东珠和明黄色绦只能皇帝、皇后、皇太后才可使用,全绿和金黄色绦是王爷所用。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
目前缅甸产红宝石价格大概六万到七万左右一克拉,斯里兰卡产红宝石鸽血红价格大概在四万到五万左右一克拉。【注一克拉为两克】红宝石朝珠珠径尺寸一点四㎝,重量约六百四十九克等于三百二十五克拉,按缅甸产红宝石的市场价格六万一克拉,其市场价格约在一千九百五十万元。
二零一零年香港苏富比拍出,御制东珠朝珠成交价为六千七百八十六万港元。二零一一年保利春拍的清宫御制翡翠朝珠,被溥仪带出宫廷被民国侨商首富黄仲涵购买收藏,而拍出了两千三百万元的高价,翡翠朝珠比红宝石朝珠低了两个等级。二零一四年亮相拍场的慈禧太后曾将一盘东珠朝珠赏给了光绪帝,而光绪帝转赠给了珍妃,起拍价高达一点八亿元。
目前清朝一品官员的红宝石朝珠,并没有任何拍卖信息,大概原因是这种官员的古墓没有被挖掘过,所以没有也没有流入民间,在红宝石朝珠物以稀为贵的时下,按上述拍卖信息预估最低起拍价不得少于一个亿。其他如暖帽、凉帽、扳指、腰牌等饰品,以及文房四宝古玩字画等而评估,文物总价值至少也得一个亿,也就是说红宝石朝珠与其他饰品的文物价值在两个亿左右。
山东滨州拆巨资打造的【杜受田故居】【吴式芬故居】,被当地政府誉为旅游文化的名片,杜受田老前辈是咸丰皇帝的老师,最高官职做过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吴世芬老前辈最高官职内阁大学士。杜受田前辈、吴世芬前辈,与李之芳的官职业绩相比差了很多。再就是名闻遐迩的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其功绩与李之芳相比也不过尔尔,可他们的故居早已开发被世人所观瞻而使其业绩名噪天下,而官正一品加三级的李之芳却被红尘湮灭,但是他老人家的业绩,在历史长河的深处永远会煜煜发光。
如果我的身上流淌着李之芳的血脉,我会用仅有的一点道德良知,砸锅卖铁也要呼吁流淌李之芳血脉的后人,也要找一找李之芳的尸骨埋在何处,和当地政府协商为李之芳重建墓地。我作为李之芳的故乡子弟,正在砸锅卖铁为挖掘李之芳文化,而准备露宿街头抛尸荒野。蚍蜉撼树的典故我是知道的,我早就做好了以自燃的准备,来唤醒那些被泯灭的良知,救赎那些无良掘墓人的罪恶。
名人热哄抢名人热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祭祖热的案例数不胜数,滨州地区的【杜受田故居】【吴世芬故居】,成了该地区的打卡文化名片。杜受田老前辈是咸丰皇帝的老师,最高官职做过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吴世芬老前辈最高官职内阁大学士,杜受田前辈、吴世芬前辈,与李李之芳的官职官职业绩相比差了很多。再就是名闻遐迩的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其功绩与李之芳相比也不过尔尔,可他们的故居却在名扬海内外。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