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编辑:法拉
一个曾经因为身体残疾,在两岁时就被亲生父母狠心抛弃的孩子,谁能想到,二十多年后,他竟然凭借自己的努力,站上了全国冠军的领奖台。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他功成名就、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的时候,当年抛弃他的亲生父母,竟然主动找上门来,希望能与他相认。
这事一出来,大家伙儿都议论纷纷,这到底是真情流露,还是看中了孩子现在的成就呢?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当年,这个后来成为全国冠军的男孩,名叫陈艺,当然,这是他后来为人所知的名字。
在他只有两岁,还不太会说话,走路都摇摇晃晃的时候,就因为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被父母遗弃在了杭州城站附近。
可以想象,一个小小的孩子,在人来人往的车站,该有多么无助和害怕。
幸运的是,他的哭声引起了附近两位好心人濮素珍和金桂秋的注意。
他们抱着孩子在周围找了半天,也没见着孩子的父母。
没办法,两位好心人只能把孩子送到了警察局。
警察同志也尽力了,发了寻人启事,可就是没人来认领。
最后,这个可怜的孩子被送到了当地的福利院。
福利院的院长给孩子做了身体检查,这才发现,孩子双腿有残疾,走路姿势和别的孩子不一样,这大概就是他被抛弃的原因吧。
因为被捡的时候身上没有任何身份信息,福利院的院长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江建。
就这样,江建在福利院里,靠着国家的帮助,一待就是二十年。
福利院里的孩子,大多都有些内向,江建也不例外。
他渴望外面的世界,更渴望那份从未体验过的亲情。
福利院的院长是个细心人,看出了江建内心的想法。
江建在福利院办的学校里读书时,成绩一直不错,院长也挺喜欢这个孩子。
于是,在江建上小学的时候,院长就把他送到了自己父母的家里,让他感受一下家庭的温暖。
这短暂的家庭生活,让江建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家,什么是亲情,也让他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更加强烈了。
哪怕,他心里也明白,父母当年或许就是因为他的残疾才抛弃他的,见面了也可能不会相认。
时间一晃就到了2005年,江建进入瓶窖中学读书,三年后又考上了杭州江南专修学院。
上了大学的江建,一开始对未来也没什么特别清晰的目标,心里头最大的念想,还是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不过,他有一个自己的爱好,那就是射箭,他常常一个人待在体育馆里练习射箭。
直到有一天,一位学长看到他这么痴迷射箭,就把他推荐到了浙江省射箭队去训练。
这个消息对江建来说,就像一道光照亮了他有些迷茫的生活,他突然有了一个努力的方向。
他想,如果自己能做出点成绩,能让更多人认识自己,那么,远方的父母是不是就有可能看到他,认出他呢?
怀着这样的信念,江建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射箭训练中。
他几乎是废寝忘食地待在训练场里,一遍又一遍地练习。
他也开始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比赛,并且凭借出色的表现,逐渐在射箭圈里有了一些名气。
老天爷似乎也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的努力。
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在浙江举行,因为江建在之前各类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他被选为点燃主火炬盆的最后一棒火炬手,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在五十米射箭项目的比赛中,江建更是顶住压力,不负众望,为浙江代表团夺得了一枚金牌,而且这还是那届残运会的首金!
接下来的比赛里,他再接再厉,又拿下了两枚银牌,一时间,江建成了赛场上耀眼的明星。
残运会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颁奖仪式,省里的领导亲自为江建颁发了奖牌。
他就读的杭州江南专修学院也为他举办了表彰大会,很多领导和媒体记者都来祝贺。
在表彰大会上,江建在感谢了所有帮助过他的人之后,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埋藏在心里二十多年的愿望。
他说,自己是个残疾人,从小在福利院长大,不知道父母的爱是什么滋味。
他宁愿相信自己是小时候不小心走丢了,或者是因为别的原因和父母分开了,也不愿意相信是因为自己的残疾而被抛弃。
他说如果可以,他愿意用自己获得的所有荣誉和奖牌,来换取一次和父母团聚的机会。这番发自肺腑的话,通过媒体的报道,迅速传遍了全国。
让人没想到的是,消息发出后不久,真的有一对夫妻,哭着找上门来,说他们就是江建的亲生父母。
但这次“寻亲事件”,却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有人祝福,也有人质疑。
这对声称是江建亲生父母的夫妻,在电视上看到江建的报道后,就觉得这个年轻人和他们年轻时很像。
当江建在媒体上展示了一封当年被遗弃时留下的书信后,这对夫妻更加确定,江建就是他们当年无奈遗弃的儿子。
于是,他们立刻驾车好几个小时,从温州赶到杭州,希望能和江建相认。
据了解,这对夫妻现在的生活条件已经不错了,家里的生意也越做越好,算是步入了小康。
但他们说,当年遗弃孩子的事情,一直是他们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那当年这对父母抛弃江建,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隐情呢?
原来,江建的寻亲之路引起轰动后,他通过一些网络平台发布了寻亲信息,并且上传了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一封信,就是当年他被遗弃时,放在他襁褓里的那封家书。
这封信,在他被送到福利院后,院长就一直替他保管着,想等他长大后再交给他。可时间一长,这事就被淡忘了。
直到江建获奖后,工作人员在整理他的资料时,才意外发现了这封信,并交到了他的手上。
信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写信人自称是南方陈家村人,说孩子患有小儿麻痹症,为了给孩子治病,已经花了一千多块钱,家里因此欠下了很多债,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把孩子托付给好心人或者慈善机构抚养。
信中还说,如果能减轻孩子的痛苦,他们就算是死了也瞑目了,这份恩情,只能来世再报了。
读完这封信,江建更加坚信,父母当年抛弃他,并非完全是无情无义,而是有他们的苦衷。
这也让他寻找父母的想法,变得更加迫切了。
双方见面后,江建和父母一起吃了一顿久违的团圆饭。
面对因为内心愧疚而痛哭流涕的父母,江建一时间也有些手足无措。
毕竟,这是他二十多年来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一切都感觉那么不真实。
之后,在山东卫视的一档节目中,人们又看到了江建和他父亲的身影。
节目中的江建,精神状态看起来好了很多,脸上也带着笑容,看得出来,他回家后的生活,应该是比较幸福的。
从他们相认到现在,又过去了不少年头,关于江建的消息也渐渐少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现在应该过着平静而美满的生活。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有时候,父母的某些决定,确实会给孩子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
即便背后有再多的无奈和辛酸,但做错了就是做错了。
好在这个故事的结局,还算是一个团圆。
这也离不开国家和福利院的培养。
正是在福利院的照顾和支持下,江建才能有机会接触射箭,并最终成长为一名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将,也才有了后来与家人团聚的可能。
更新时间:2025-05-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