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七部门对创投重磅布局

8月5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中对创投行业释放了重要的支持利好,我们摘取重点并分析解读如下:






首先,《意见》提出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优化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业务流程和定价机制,这是有利于畅通退出渠道的举措。


随着退出成为股权投资行业的关键问题,许多母基金与直投基金面临退出压力,这也给S基金(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当前,我国S基金行业稳步发展,参与者不断丰富。随着市场对S交易的认可度上升,市场化母基金、政府引导基金、银行、保险、信托、AMC、地方国企和产业集团等,均已开始了对S基金的布局。我国S基金正在从分散式向系统化转变、从捡漏型向配置型转变、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迈进。


母基金研究中心对“S基金”的定义为:1、从基金的投资者手中收购基金份额或企业股权的母基金;2、有专门的S基金管理团队;3、已在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备案;4、S基金的存续管理规模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


今年的国办1号文《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5〕1号)中也提出“鼓励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并购基金等。”“探索简化项目退出流程,优化政府投资基金份额转让业务流程和定价机制,推动完善政府投资基金评估体系,构建更加畅通的退出机制。”


这是比较突破性的举措:优化政府投资基金份额转让业务流程和定价机制,这意味着S基金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要来了。我们此前就分析过,由于一级市场上最大的LP群体政府投资基金并没有大规模入场参与S交易,中国S基金的发展一直属于早期阶段,规模尚小。而定价及资产评估体系的不确定性是他们参与交易的一大障碍。


其次,本次的七部门《意见》在募资方面也给予了利好:鼓励保险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在风险可控、商业自愿前提下,通过股权、私募基金等形式,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


长期资金来源一直是制约我国创投发展的关键问题,募资市场目前仍然缺少真正的“长钱”。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创业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从最初介入初创企业到实现退出,一般需要5-7年,这就需要大量长期资本的支持。参照国际经验,VC/PE 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养老金等保险资金、大学捐赠基金和各种家族财富,而国内这方面资金并未成为主流,甚至渗透率只有 2%—3%左右。


不过,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长期资金进入一级市场正在出现积极变化。


4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高了险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


《通知》中规定,“保险公司投资单一创业投资基金的账面余额占该基金实缴规模的比例不得高于30%”,这将保险公司对单只创业投资基金的最高投资占比从20%提升至30%,我们认为,这对股权投资行业来说,是巨大的支持和利好:险资的大体量、长周期属性,天然匹配股权投资的期限配置,在促进投资收益持续稳定和有效的分散风险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险资都天然是VC/PE的最优选LP,也是当下人民币PE和VC最渴求的市场化LP种类。


母基金研究中心关注到,险资自2023年以来进一步加大对股权投资行业的布局,超50家险资参与了对私募股权基金的出资。综合来看,保险私募股权的投资重点主要聚焦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与保险主业密切相关的养老和大健康领域,一方面是国家战略支持的重点领域,包括新基建、新能源、科技制造等行业。


同时,我们关注到,银行资金正成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LP领域越发重要的参与者。银行是中国最大的金融机构,银行理财市场更是我国各类资管产品中规模最大、投资者覆盖面最广的类别。大体量的银行资金是真正的长期投资者。


在去年6月发布的“创投十七条”中,也对其有所布局:6月26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关于银行资金,我国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银行业资产占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超过了90%,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引导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创业投资的支持力度,可以说还有很大的潜力。


为此,《政策措施》提出,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平台,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资产管理机构加大对创业投资的投入,发行适配创投基金特点的长期资管产品。


此外,本次七部门《意见》还强调支持创业投资基金等主体落户集群;完善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在投资方向上,也对政府投资基金、国企基金、保险公司做了相关要求。这都是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的利好举措。


我们关注到,2024年以来,创投行业的政策环境迎来了重大利好,国家层面对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据我们统计发现,去年以来,股权投资行业频迎支持和鼓励,政策利好不断:







未来,相信股权投资行业也将进一步响应中央号召,加强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耐心资本培育更多企业的科技创新。相信在多方共建之下,中国创投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将扮演最为重要的战略性力量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财经   重磅   布局   部门   基金   股权   银行   行业   政府   利好   资金   未来   国家   试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