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战败后曹操变聪明了:他的一条锦囊妙计,要了周瑜半条性命

现在对曹操的评价,是“东汉末年丞相、权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 魏王,曹魏政权奠基者。”对诸葛亮的评价,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发明家、文学家。”

能称得上“军事家”的三国名人,似乎还有周瑜,但却没有刘备和孙权。这些评价是否准确,一时间难有定论,咱们还是换一个角度,以《三国演义》为依据,来看看曹操在军事方面的才能——细看之下我们就会发现,曹操是无愧于“军事家”称号的,他赤壁之战后似乎忽然变聪明了,他给曹仁留下的那条锦囊妙计,就差点取了周瑜的性命。

曹操之所以兵败赤壁,确实有骄傲致败的因素,如果他不先写信吓唬孙权,也不在襄阳享受胜利喜悦,而是穷追刘备不舍,那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整个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其实只有五万人,其中有刘备两万、周瑜三万,如果曹操先彻底消灭刘备,孙权可能就真的俯首归降了。

要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看,曹操灭掉刘备、收服孙权,无疑是最好的结果,那样就可以避免战乱持续了——曹操不管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奉天子以令不臣,都是以大汉丞相的身份征讨割据诸侯,他干掉刘备、把孙权带回许都,天下或许就能安顿一段时间了,至于皇帝是姓曹还是姓刘,跟老百姓都没有太大关系,只要不打仗就好。

曹操在进占荆州之后,确实犯了一连串错误,尤其是打造连环战船后没有第一时间向东吴进攻,更是一大战略错误——如果他早点进攻,周瑜放火就只能烧自己了。

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也可能是真想帮曹操,因为庞统不会天气预报,也没想到曹操会那么磨蹭,读者诸君细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庞统的办法,确实可以提升曹军战斗力:“是日西北风骤起,各船拽起风帆,冲波激浪,稳如平地。北军在船上,踊跃施勇,刺枪使刀。前后左右各军,旗幡不杂。”

如果曹操当时就下令把演练变成突袭,乘着西北风大起之机,一鼓作气冲上长江南岸,周瑜那三万水军,根本就不够曹军打的。

曹操放弃了最佳进攻良机,又对东南风气疏于防范,这才导致被周瑜火烧战船一败涂地。

不管是正史还是小说,记载和描述的赤壁之战都是一场击溃战,曹营高级将领和主要谋士一个都没损失,在曹仁的接应下安全撤入南郡,荆州地盘也并没有完全落入刘备孙权之手——曹操回许都之后,才有周瑜攻取南郡和刘备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曹操没有做到胜不骄,却做到了败不馁,即使是在奔逃途中,依然笑得出来,尽管三次大笑引来赵云、张飞、关羽,要不是关羽网开一面,他就逃不出华容道了。

事实上刘备和诸葛亮让赵云打头阵、张飞打二阵、关羽把守最后一关,明显是要放曹操一马,这样才不至于把曹营的复仇怒火引到自己身上,也能避免周瑜在曹操死后把刘备也灭了。

曹操撤退到曹仁镇守的南郡,放声大哭后痛定思痛想出一计密授曹仁:“操唤曹仁曰:‘吾今暂回许都,收拾军马,必来报仇。汝可保全南郡。吾有一计,密留在此,非急休开,急则开之。依计而行,使东吴不敢正视南郡。’仁曰:‘合淝、襄阳,谁可保守?’操曰:‘荆州托汝管领;襄阳吾已拨夏侯惇守把;合淝最为紧要之地,吾令张辽为主将,乐进、李典为副将,保守此地。但有缓急,飞报将来。’”

这里顺便解释一下:合淝就是因东淝河与南淝河交汇之处,后来史书一般都写成合肥,似乎也不算错误,比如包头吕布、石家庄赵子龙,那都是地名变更出的“梗”。

从曹操的部署来看,他手里还有大片荆州地盘,这些地盘都交给曹仁统管,张辽、乐进、李典三人驻守合淝,也为后来的逍遥津之战埋下了伏笔——后来曹操也给张辽送了一个“木匣妙计”:“张辽为失了皖城,回到合淝,心中愁闷。忽曹操差薛悌送木匣一个,上有操封,傍书云:‘贼来乃发。’”

有了曹操的“木匣妙计”,才有了张辽八百破十万威震逍遥津,吓得东吴小儿不敢夜啼,曹操留给曹仁的锦囊妙计,就是要施展“曹版连环计”,将周瑜引入城中射杀。

南郡之战足足打了一年多(瑜、仁相守岁余,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小说没写那么长时间,但射伤周瑜却跟史料记载基本一致,所以我们就可以按《三国演义》的描述,来看曹操的锦囊妙计有多高明了。

曹操的妙计高明,曹仁的演技也不错:“拆书观之,大喜,便传令教五更造饭;平明,大小军马,尽皆弃城;城上遍插旌旗,虚张声势,军分三门而出。却说周瑜救出甘宁,陈兵于南郡城处。见曹兵分三门而出,瑜上将台观看。只见女墙边虚搠旌旗,无人守护;又见军士腰下各束缚包裹。”

曹操的锦囊妙计就像一个剧本,曹仁就是按照剧本演,连道具包裹都没疏忽,周瑜果然上当,他也犯了曹操翻过从错误——太高估东吴将领的实力:“曹洪出马搦战,瑜自至门旗下,使韩当出马,与曹洪交锋;战到三十余合,洪败走。曹仁自出接战,周泰纵马相迎;斗十余合,仁败走。阵势错乱。周瑜麾两翼军杀出,曹军大败。”

与其相信韩当三十回合能击败曹洪、周泰十回合能击败曹仁,还不如相信潘凤能斩华雄、“刘三刀”能杀吕布。

可能是曹洪曹仁演技太高,精通音律的周瑜也没看出破绽,然后他就悲剧了:“韩当、周泰引前部尽力追赶……瑜在背后纵马加鞭,直入瓮城。陈矫在敌楼上,望见周瑜亲自入城来,暗暗喝采道:‘丞相妙策如神!’一声梆子响,两边弓弩齐发,势如骤雨。争先入城的,都颠入陷坑内。周瑜急勒马回时,被一弩箭,正射中左助,翻身落马。”

周瑜痛得死去活来(疼不可当,饮食俱废),就是因为箭头上有毒,射中的是肋骨,华佗可能也没办法刮骨疗毒,所以周瑜的箭伤一直也没有完全痊愈,一生气就吐血,那就是毒气入肺腑的症状。

周瑜三十六岁英年早逝,绝对跟那一箭有关,《三国志》也证实了周瑜那次受伤很重:“流矢中右肋,疮甚。”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曹操绝对算得上一位智者,他或许会有一两次疏失,但静下心来挖坑下套,算计比他小二十岁的周瑜,还是绰绰有余的。

曹操给曹仁留下锦囊妙计,一箭要了周瑜半条命,这当然是演义小说的说法,但这说法也不完全是杜撰,起码周瑜被射成重伤,是有史料记载的。

周瑜是军事家,曹操更是军事家,至于刘备和孙权算不算军事家,读者诸君自有公论,咱们最后的问题只有一个:如果曹操当年不等东南风起,就亲率连环战船,数十万大军蜂拥冲上长江南岸,赤壁之战的结果又将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2

标签:历史   赤壁   锦囊妙计   性命   聪明   周瑜   军事家   太守   东吴   荆州   襄阳   丞相   战船   演义   妙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