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天子”最近的家族有多传奇?来广州海事博物馆围观

“去天尺五——汉唐长安韦杜家族生活特展”开展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梁善茵 何文涛 实习生 朱玺文 通讯员 海博宣

4月16日,“去天尺五——汉唐长安韦杜家族生活特展”在广州海事博物馆开幕。展览以图文及部分文物呈现,分为五大篇章,宛如五幕史诗,紧扣韦杜家族与时代脉络,生动再现历史瞬间。

唐代俗语有言:“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为韦、杜是距离“天子”最近的家族。汉唐时期,韦、杜家族枝繁叶茂,人才辈出,人们所熟知的杜甫、杜牧、韦应物等“大诗人”都出自此二家族。

本展由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海事博物馆、长安博物馆、铜川博物馆主办。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10月16日。

开创“退休”制度先河的第一人

韦、杜均为古老姓氏,韦氏源于商代豕韦氏,杜氏源于西周杜伯。汉宣帝时,韦玄成、杜延年徙居杜陵,开启了两家族世居长安的历史。

展览重点讲述了韦、杜家族迁居长安的故事。汉宣帝时,韦、杜先祖奉诏迁至长安城南,开启家族新篇。两汉时期,家族人才辈出,有父子宰相、儒学大师,推动家族阶层跃迁,家风与美德传承为成为“名门望族”奠定根基。

走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唐代的鎏金錾花铜尺。唐尺不仅有实用功能,更是一种礼器。唐代皇帝向大臣赐予尺子,是对大臣的一种勉励。如张九龄就曾被赐予尺子。汉宣帝时,韦氏和杜氏先祖奉诏迁居长安。“房谋杜断”的政治美誉,《通典》《唐六典》的济世名著,在长盛千年的家族荣光里熠熠生辉。

展览以图文形式讲述了韦贤的故事。他字长孺,是韦氏家族迁入长安的始祖,西汉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任丞相,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请求“乞骸骨”即退休,为日后官员“告老”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参照。

汉宣帝随即解除了他的丞相职位和相应的俸禄,任命了新的丞相,并且赐给韦贤“黄金百斤”等“养老金”。韦贤“乞骸骨”的先例开了之后,西汉、东汉不断完善、调整官员退休制度,逐渐建立起从规定退休年龄到规范化退休待遇在内的一系列制度。

文治武勋兼修推动国家大一统

汉时,韦、杜两大家族以读书治学、任官治民为主。到了魏晋南北朝的乱世,两大世家又涌现出了杜预、韦孝宽等名将,建立起赫赫战功。

公元546年,韦孝宽在玉壁城之战顽强抵抗东魏进攻,重塑对峙格局。南北朝时期,家族成员效力于关中政权,韦彧、韦瓘等在地方治理上推动民族融合。家族将领如韦彪、韦皋等身披“金甲”,守护边疆,推动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

展览通过满墙的箭矢、摇晃的旌旗和各式各样的军备,向观众展示了战争的惊险景象。此外还特意设计了“玉璧城之战”攻守棋,方便观众进行互动。

韦、杜家族从文治走向武勋,军功延续了显赫的门第声望,跻身王朝核心统治层。三国时期的名臣兼名将杜预在经学和军事上都有很高的造诣,被称为“杜武库”,是明代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了文庙和武庙的英才。他在灭吴的过程中所说的“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乃是成语“势如破竹”的最早来源,至今已传颂千年。

与此同时,联姻也是韦、杜家族加强权势的手段之一。观众转过走廊,可以看到唐代女子的卧房。展览方多方考证,精心设计了完整的唐代婚仪解说,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展出几位韦、杜家族成员的婚姻与人生轨迹,让游客自主进行选择。记者注意到,目前被选择最多的是韦让与汾阳公主的婚姻。无论顺境逆境,二人始终不离不弃。

“帝室羽翼”推动唐朝走向繁荣

隋唐时期,韦、杜家族真正跻身帝国统治核心层,成为皇室的“飞鸿羽翼”。两家族从政为官者如云,被誉为“海内冠冕”,或入朝堂参决机要,或赴地方理政安民,推动帝国走向繁荣。

杜如晦以“房谋杜断”著称,韦氏九大公房中多位成员担任宰相,如韦安石、韦贯之等流芳百世。而王婉教子和睦、韦思谦弹劾权贵,亦展现了尚廉务俭、崇文重教的家族传统。现场设计了古代官职和现代职务对照表,为游客提供深入浅出的指引。

展览还以诙谐幽默的留言形式展现韦杜家族成员的生活。如唐代韦后的弟弟韦洵:“人生坎坷,但有一个做皇后的姐姐,就不一样,它会更坎坷。”还有功成名就,分属两个时代的杜预、杜佑二人的“梦幻联动”。杜预:“我努力一生,成就一生,我得想想,真想不到还有啥遗憾。”杜佑:“俺也一样。”

为一展盛唐气象,唐代天王俑、仕女俑等珍贵文物从长安博物馆“南迁”而来。天王俑穿戴盔甲,面部表情威严,双目圆睁,眉毛上扬,蓄有胡须。双臂握拳,姿态有力,一足踩于动物之上,凸显其威武霸气。而旁侧的三彩胡人俑高鼻深目、发型高耸、络腮胡须,身穿翻领窄袖胡服,生动写实,领口与袖口处的蓝色与主体黄色对比鲜明,极富冲击力。

胡人是唐三彩艺术中的经典题材,生动展示了唐代丝绸之路上的异域人物形象,反映了唐代中外交流的繁荣景象。杜甫《黄河二首》诗云:“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描写的正是胡人结队成群的场景。

促进岭南的蜕变与发展

在唐代这一繁华与战乱交织的时代背景下,韦、杜家族以诗词歌赋为舟,探寻人生的起伏与意义。这是诗歌的黄金时代,韦、杜家族诗人们以敏锐的观察和坚定的内心,创作出多姿多彩的诗作。

韦庄作为“花间派”词人,描绘着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而韦诞以书法著称,韦偃以绘画闻名,皆在追求高逸超然的意境。他们以敏锐的观察和坚定的内心,创作出沉郁顿挫、豪爽俊朗或恬淡高远的诗作,在逆旅中书写悲欢,在田园中寻找宁静,用艺术抚慰人心。

而展览最后的“烟海岭南”章节,讲述了韦、杜家族成员在岭南留下的深刻足迹。

唐代,韦、杜家族任岭南节度使者达6人,其他任职者及与两家有关联者亦不乏其人,如元和年间的岭南节度使孔戣,其母、妻皆出自京兆韦氏。他们主政之时,广施仁政,轻徭薄赋,取海贸之利,使岭南出现地方安定的大治局面。

亦有家族成员因政治失意被贬岭南,如韦执谊,被贬崖州后,组织兴修水利,传播中原文化,其修建的水利工程岩塘陂、亭塘陂,201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韦、杜家族在岭南的活动,推动了我们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了岭南的蜕变与发展。现场展出了一系列从汉到唐各时期的生活用具,再现其日常生活情境。

韦、杜家族,甲第兴盛,绵延千载。这是中国人重视家族传承与发展的生动案例,更是强调家国责任而结出的满园硕果。该展览不仅生动呈现汉唐时期关中世族文化,促进岭南地区与中原文化深度交流与融合,更是通过展览的形式,为黄埔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据悉,此次展览也是广州海事博物馆首次尝试展览收费。展览期间,广州海事博物馆还将持续举办丰富多彩的配套教育活动,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一步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展品为西安市长安博物馆藏

编辑:聂粤

来源:金羊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海事   胡人   博物馆   家族   长安   汉唐   岭南   广州   唐代   天子   时期   成员   距离   传奇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