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寒露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二十四节气中首个带“寒”字的节气。作为深秋的起点,此时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拉大,不仅层林尽染秋意浓,也成了血压最易“失控”的关键节点。
每年的10月8日正是全国高血压日。在这个“寒”与“压”交汇的特殊时节,我们更该读懂身体的信号,守护血管健康。
天一冷
血压为啥容易“飙升”?
夏珂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心内科心血管重症监护专科主任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心血管重症监护专科主任夏珂介绍,寒露一降,血压易“飙”。作为首个带“寒”字的节气,寒露可不是白叫的。温差一大,血管阻力增加,血流变慢,血压自然往上窜。
再加上寒冷刺激交感神经,血管进一步收缩,血压更容易失控。尤其对于血管已经“脆皮”的人群,秋冬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季”。
辟谣!
这些降压“玄学”信不得
面对网络上五花八门的“降压妙招”,很多人容易陷入误区。稳住血压的第一步,就是认清这些“坑”!
1.血压高没事
吃好喝好就行!
高血压是“沉默的杀手”,70%的心血管病都怪它!现在不管它,等于给未来埋雷,脑梗、心梗风险大增!
2.降压药副作用大
喝芹菜汁、三七粉更天然
现代降压药经过严格检验,安全可控,副作用很小。而偏方基本是心理安慰,绝不能替代药物!专业的事,请交给医生和科学的药。切勿用“偏方”赌健康。
吃降压药不能吃柚子!尤其是硝苯地平这类药,柚子(尤其是西柚)中的成分会抑制药物代谢、增强药效,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引发头晕、休克等危险。
备孕女性注意!孕前就要测血压。如果偏高,孕前就要开始控盐。等怀孕了再突然严控,反而可能影响宝宝发育。
年轻人,别大意
你的血压可能正在“报警”
世卫组织最新《全球高血压报告》显示,全球患者超14亿,但仅约1/5控制住血压,每10人中7人病情未有效管控。
很多年轻人以为“我还年轻,浪一下没事”,结果血压高了自己都不知道。
2018年中国慢性病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约七成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根本不知情,控制率更是低到离谱,不到10%,妥妥的“隐形杀手”!
如果你觉得高血压离你很远
不妨对照以下症状
头晕头昏
有些是持续性的,有些是一过性的,部分高血压病患者容易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在突然改变体位(如下蹲或起立)的时候,头晕头昏表现得较为明显。
容易疲惫
容易出现乏力、疲劳,因为血压升高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机体各组织器官缺氧,引起疲劳。
心悸失眠
心悸、失眠较常见,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
记忆力下降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动脉的硬化,出现了脑供血不足的情况,这会引起记忆力的减退。
肢体麻木
有时候会肢体麻木,主要以手指、脚趾、皮肤出现酸痛、肌肉紧张、麻木等症状。部分患者常感手指不灵活。
血压高了怎么吃?
6个关键点,吃出稳定血压
血压要稳住,吃对是关键!根据中国最新的高血压指南,小编总结了6个关键点,照着吃,血压更听话!
辣椒放心吃
辣椒中的辣椒素有助于血管扩张,且研究表明常吃辣椒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爱吃辣的你,可以放心!
盐要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5克,(大约一啤酒瓶盖)。这是因为盐中的钠离子会拉高血容量,血容量一高,血压就很难降下来。
补足钾钙镁
钾能对抗钠,促进其排出,多吃新鲜蔬果、豆类、坚果(注意别过度焯水)。钙和镁能辅助血管扩张。可考虑使用“富钾低钠盐”(肾功能异常者请先咨询医生)。
少吃饱和脂肪
饱和脂肪(如动物内脏、肥肉、动物油、棕榈油、椰子油)会加剧血管硬化与损伤。建议换用橄榄油、菜籽油等,多吃坚果和深海鱼。
拒绝含糖饮料
糖分与果糖会损害血管、引发炎症,并间接升高血压。请务必少喝。
酒精尽量避免
大量饮酒会导致血压“过山车”式波动,随后反射性飙升,极大增加脑血管风险。
天气冻手冻脚
血压可别“狂飙”
寒露养生模式,启动!
#保温杯里泡的啥?
评论晒出你的养生三件套
点赞收藏
这个秋天我们一起“稳压”!
图源 | 部分图片由AI生成
来源: 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