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万亿美债还不起,特朗普决定“弄死”大债主,为此不惜自曝家丑

美国国债现在已经堆到36万亿这个天文数字,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就是政府花钱大手大脚,税收跟不上趟儿,年年赤字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大。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5月,国债总额突破36.2万亿,相当于美国GDP的122%。这笔钱不是小数目,里面28万亿是向老百姓和机构借的,剩下的7万多亿是政府内部挪腾的。

关键是,每年光利息就得还9210亿,占政府总支出的17%,这数字比加拿大一年的经济总量还多。债务增长速度也吓人,2024年底还33万亿,不到半年就窜了3万亿,预计2026年直奔38万亿。根本原因就是支出超支,军费、社会福利、企业补贴这些大头砍不动,税收又没跟上。

特朗普重回白宫后,本想大干一场振兴经济,结果这债务成了最大绊脚石。他上台时就喊着要节流开源,结果试了试发现都不行。先说节流,他搞了个政府效率委员会,提方案减军费、砍福利、取消企业税收优惠。可军工集团在国会势力大,议员怕丢选票,就搁置了。福利项目涉及太多老百姓,企业优惠是他的金主圈子,动不得。最后委员会就省了点小钱,像办公用品和差旅费,对36万亿来说毛毛雨。

开源方面,他4月宣布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想保护本土工厂,缩小贸易逆差。起初跟日本、欧盟、韩国签了协议,但这些没法律约束,很快就黄了。中国直接反制,加税美国大豆、牛肉、汽车,企业把工厂挪到越南、马来西亚,继续出口。结果三个月过去,美国贸易逆差没降,超市物价倒涨了,农场主货卖不动,其他国家像印度、加拿大、巴西也跟着顶牛,关税战赔了夫人又折兵。

前两招失败,特朗普就把火撒到美联储头上。美联储现在是美国最大债主,手握7.5万亿国债。特朗普觉得降息能省利息,每降1%政府一年少还3600亿。他从4月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怼联储主席鲍威尔,说他行动迟缓,还威胁撤职。4月18日签行政令,收证券监管权,7月16日拿联储大楼装修超支当借口,指责鲍威尔渎职。7月24日他直接去联储总部,当面要降息。鲍威尔没买账,7月30日联储第五次维持利率在4.25%-4.5%,理由是6月通胀2.7%,超2%目标,关税还推高物价,降息会火上浇油。

这把特朗普气坏了,8月1日他发帖爆料劳工统计局局长埃丽卡·麦肯塔弗篡改数据,说她是大选前帮民主党夸大就业数字。当天就解雇她,换上代理局长威廉·威亚特罗夫斯基。新局长上任几小时就发修订数据:5月新增就业从14.4万调到1.9万,6月从14.7万降到1.4万。这等于承认之前数据水分大,特朗普这么干就是想证明经济差,逼联储降息。

这事儿闹得全国哗然,几十年没总统公开说政府数据造假,自曝家丑。股市短暂波动,媒体炸锅,但联储没回应,法律护着它的独立性,特朗普没法子。债务问题没解决,他转而推《大而美法案》,把国债上限从36万亿抬到40万亿,继续减税刺激经济。民主党反对,马斯克等富豪也叫苦,但法案过了。

财政部马上发新债,预计2025年底超38万亿。减税让企业税从21%降到15%,资本利得税也低了,但政府每年少收5000亿,窟窿更大。美国现在陷死循环:借钱付利息,利息越来越多;省钱减不了支出;贸易战没赚反赔;减税刺激经济却加重债务。经济学家担心,这36万亿像定时炸弹,利息快挤占教育医疗开支,还动摇美元地位。

中国在这事儿上挺清醒,连续18个月减持美债,从1.3万亿降到7572亿。日本、英国也抛售。中国把工厂移东南亚,扩大跟其他国家贸易,加强芯片研发,建独立经济体系。短期损失有,但长远分散风险。特朗普进退两难,关税压不住各国,联储不听话,国内支出降不下来。媒体说这是他的三连败。美国靠借债和美元霸权过日子越来越难,中国走独立路经得住考验。未来全球经济多极化,这债务危机可能是转折点。特朗普借新债还旧债,只能暂缓,雪球越滚越大,危机爆发时麻烦大了。

说到底,美国债务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从里根时代减税开始,到布什打仗,奥巴马救市,特朗普第一任期税改,拜登基建,都添砖加瓦。现在利息支付2025年预计9520亿,接近1万亿,占GDP3.2%。国会预算办公室说,到2035年债务达GDP118%。特朗普想通过压联储解决,但联储独立是为了防政治干扰,鲍威尔顶住压力,没轻易降息。

解雇麦肯塔弗这事儿更糟,前局长说这破坏数据公信力,经济学家批评特朗普没证据就指控造假,修订数据是常态,不是阴谋。但特朗普坚持说数据帮了哈里斯,实际就业增长八成水分。这自曝家丑让投资者疑虑,债券收益率波动,影响借债成本。

中国减持美债不是突发,2025年5月持仓7563亿,16年最低。原因多样,分散储备风险,应对贸易战,投资金砖国家。北京商务部说,反制关税是正当,转移工厂是市场选择。美国农场主受打击,大豆出口降,超市物价升,老百姓买单。特朗普关税政策想保护制造业,但全球供应链复杂,盟友都不配合。欧盟签协议后观望,日本持债1.135万亿但也减持。巴西总统骂特朗普经济恐怖分子,印度拒降关税,加拿大征数字税。这不光经济,还牵扯地缘。

债务上限抬高后,财政部发债速度快,2025年1月刚复位36.1万亿,半年就破。专家算账,利率不变,利息2034年达15.7万亿。特朗普减税虽让企业开心,但赤字加剧。必和必拓中心说,2025财年赤字1.4万亿,比去年高7%。这模式不可持续,美元信用降,外国投资者抛售加速。中国持债降到第三,日本第一,英国第二。全球去美元化趋势起,人民币国际化推。

美国36万亿债务是系统问题,特朗普针对联储的举动是无奈之举,自曝数据丑闻更显急躁。利息负担重,减税加剧赤字,贸易战反噬。联储独立性关键,鲍威尔顶压维持利率,防通胀反弹。中国减持明智,分散风险。特朗普三连败后,债务雪球滚大,危机潜伏。未来转折在即,全球格局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财经   家丑   债主   鲍威尔   美国   债务   利息   关税   中国   数据   政府   赤字   财政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