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俄罗斯本土遭遇大规模袭击,再加上近日乌军袭击了俄欧能源大动脉,引起欧洲国家的谴责,就连特朗普的怒火都有些压不住了。泽连斯基这样做,不怕欧盟切断援助吗?特朗普又是什么态度?
据参考消息援引德新社消息,8月24日当天,乌军出动至少10架无人机,对俄罗斯波罗的海港口的诺瓦泰克公司炼油厂发起自杀式袭击,虽然防空系统拦截成功,但无人机残骸还是引发了大火。
同一天内,俄防空部队还在库尔斯克核电站附近击落一架乌军作战无人机,残骸坠落造成一台辅助变压器损坏,火势被快速扑灭,机组辐射水平正常。截至目前,乌克兰没有对疑似袭击核电站的行为做出回应,但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明确警告,库尔斯克核电站如果爆发战斗,核泄漏爆发的可能性极高。
而这仅仅是24日当天乌军的动作,据观察者网报道,乌军在21日晚还袭击了俄白边境地区的俄“友谊”输油管道,这导致该管道向匈牙利的原油输送被再次切断。
“友谊”输油管道是从俄罗斯布良斯克州为起点,白俄罗斯、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多个欧洲国家,不仅是全球最长的输油管道之一,还是是俄欧能源连接的“大动脉”。然而乌军却在18日、21日接连袭击该输油管道,引起沿途国家的愤怒。
18日袭击过后,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指控乌克兰,称泽连斯基的军事行动“企图将匈牙利拖入战争”;斯洛伐克外长布拉纳尔则讽刺地表示,布鲁塞尔到底是欧盟委员会还是乌克兰委员会?欧盟在3年多时间里向乌克兰提供了数千亿欧元的支持,换来的就是能源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
此外,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还直接致信特朗普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同为右翼保守派盟友,特朗普很快做出回应,称自己得知该消息后“非常愤怒”,并让欧尔班将他的立场传达给斯洛伐克。
虽然没有直接喊话乌克兰,但欧尔班已经将他和特朗普的通信公布在社交媒体上,这就是在警告泽连斯基不要继续再炸“友谊”输油管道,否则就是在打脸特朗普。然而泽连斯基假装看不见,21日凌晨再炸能源管道,用实际行动做出回应。
那么问题来了:泽连斯基他凭什么敢无视特朗普的愤怒?难道不怕欧盟切断对乌克兰的支持吗?
答案也很微妙:泽连斯基这样做,恰恰是在迎合特朗普,以及增加“入欧”的可能。
首先,特朗普在8月21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不攻击侵略国就想赢得战争是非常困难的”,这话就是在暗示泽连斯基要进攻俄罗斯本土。收到暗示后,乌军当晚就炸了“友谊”输油管道的乌涅恰输油泵站。
虽然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明确抗议,但泽连斯基是“奉旨进攻”,再加上匈牙利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多次阻挠欧盟制裁俄罗斯,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也多次重申对乌克兰的立场,不再继续援乌、停止对乌的人道主义援助、不参与任何在乌的军事行动等等,这都让泽连斯基对两国怀恨在心,此次袭击“友谊”输油管道导致两国暂时无法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也算是蓄意报复。
其次,乌克兰不仅寻求加入北约,还不断尝试加入欧盟,但匈牙利却强硬反对。按照欧盟条例规定:任何国家想要加入欧盟,必须得到全体成员的同意,欧尔班的拒绝等于切断了乌克兰“入欧”的可能。
俄罗斯的底线是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和欧盟,但特朗普却尝试促成乌克兰“入欧”,这话他不仅在普特会上和普京讨论,并且已经致电欧尔班质问:为什么阻挠乌克兰加入欧盟?
在特朗普暗示可以进攻俄本土后,那么对匈牙利的能源安全进行威胁就是迎合特朗普的安排,逼迫欧尔班放弃针对乌克兰。只可惜泽连斯基打错了算盘,在特朗普施压之后,欧尔班公开表示,乌克兰加入欧盟不会带来任何安全保障,他听到了一些声音,但他不会让步。现在“友谊”输油管道再次被炸,按照欧尔班的一贯作风就更加不可能妥协了。
当然了,虽然泽连斯基是“奉命行事”,乌克兰在24日的军事行动也转向袭击炼油厂,甚至不惜袭击库尔斯克核电站转移视线,但如果“友谊”输油管道再次出事,那么特朗普的“非常愤怒”就不能停留在纸面上,因为这不仅会引起欧洲右翼的不满,还会进一步得罪俄罗斯,让俄乌停火遥遥无期,这不符合特朗普的利益。【战旗团队创作,文责自负】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