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与女儿的一张珍贵合影,李小琳温柔大气像爸爸,父女俩很温馨

文/历史勘探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或许你不认识李小琳,但你一定认识她的父亲李鹏,身为中国电力国际发展公司首席执行官,又是中国国家领导人李鹏的女儿,李小琳走到哪里都备受瞩目。

李鹏总理有很多他和家人的合照,但是和女儿的合照却是少之又少,这张留影也成为了父女俩平淡生活中的一点温馨。

在这张照片里,李鹏总理少了几分往昔的意气风发,却多了岁月沉淀出的沉稳气质,工作中,他雷厉风行,生活中,他也是满怀慈爱的父亲。

此刻,身后女儿李小琳正细心地为他整理衣领,李小琳容貌并不张扬,透着大气端庄,仔细端详,父女俩眉眼间还真有几分相似,画面满是温馨。

1961年,李小琳在北京出生,她回忆起童年,笑着说自己小时候就像父亲的“小尾巴”,是父亲的忠实“跟班”,从十几岁起,她就跟着父亲奔波于各个电站考察。

那些年,中国较大的水电站、火电站,她几乎都走遍了,对各类电站的情况十分熟悉,李鹏头戴安全帽,在工程现场指挥技术人员施工的场景,深深烙印在年幼的李小琳的记忆里。

小时候,看到父亲为中国电力事业四处奔忙,李小琳心中就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头戴安全帽深入一线,指挥千军万马。

这张照片,正是年幼时的李小琳,她小小一只,模样可爱极了,小嘴巴轻轻一撇,满是孩童的童趣与天真。

再仔细一看,她那双大眼睛亮晶晶的,眉眼间竟还隐隐透着几分妈妈朱琳年轻时的优雅风范。

李小琳跟着父亲下基层访问时,李鹏还有意带她去当地的特困户家,在那里,李小琳看到在煤油灯下刻苦学习的孩子,父亲指着这些孩子语重心长地教育她,要珍惜自己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

在女儿眼中,父亲李鹏是个超级爱学习的人,即便退休后,他也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

参加工作前,李鹏就开始坚持每天写日记,退休后,他打算把这些日记分门别类,按10个不同类别陆续出版,如今已经有好几本问世。

整理资料和写作,占据了李鹏大量的退休时光,李小琳说,有时自己回家,还能看到父亲伏案工作的身影,十分辛苦。

很多事情,李鹏都喜欢亲力亲为,比如自己上网、打字,他希望自己身体健康,能看到未来改革开放的新成果,身体硬朗的时候,李鹏常在家里看书、锻炼身体,尤其热爱游泳。

在父亲的感染下,李小琳也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她把每天的感悟、思考,工作情况、发言讲话。

接受媒体采访的内容以及各种来信,都一一收集起来,辑录成多本自编的《心路历程》,闲暇时翻阅,成就感满满,还能自省自励。

在女儿李小琳心里,父亲李鹏意志坚定、目标明确,做事还特别认真,他不会一本正经地给孩子们讲大道理去教导他们。

可孩子们在日常相处中,不知不觉就受到了他的影响,学到了他身上那股坚韧的意志和优秀的品德。

小时候的李小琳特别顽皮,总想着作弄爸爸,她想出各种小点子,可每次都没能成功,试过几次后,就再也不敢随便胡闹了。

刚开始学日文和英文的时候,李小琳发音不太准,英文水平不算好的李鹏,却特别上心,一有空就考问她单词、句子,还时不时突击检查她的功课。

现在回想起来,李小琳还觉得心有余悸,笑着说:“那时候被抽查,要是答不上来可就惨咯,心里一直提心吊胆的!”不过,也正是父亲的这份严格,让她在学习上不敢懈怠,不断进步。

李小琳觉得自己无比幸运,拥有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这个家给人的感觉总是暖融融的,上一辈和谐的婚姻,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生活。

她的母亲朱琳有着远大的理想,是哈尔滨军工大的高材生,还曾做过电影演员,但她一心想着像“苏拉”一样为大多数人谋幸福。

朱琳是个充满正义感的女性,率直无私,李小琳的直率、有爱心等秉性,正是受母亲的影响。

在他们的家庭生活中,李鹏和朱琳很相爱,十年如一日,朱琳每天都会为李鹏准备好常规要吃的药,他们一起吃饭、看电影、讨论事情。

偶尔有争论时,李鹏会让着朱琳多一些,而朱琳承担家里的责任则多一些,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延续到了李小琳的小家庭。

她感慨地说,自己很庆幸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有一个像兄长般体贴的先生和一个像朋友般亲密的女儿。

朱琳经常教导李小琳:“你们做儿女的一定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能给父母添任何的麻烦,只有干出一番业绩,才是对父母真正的爱。”

李小琳记住了母亲的教诲,而一些报纸总是喜欢捕风捉影,把李鹏和他的子女扯在一起。

在世俗眼光里,不少人觉得领导干部的子女能被提拔,靠的就是“上面有人罩着、脚下根基深厚、身后背景强大”,而不是凭自身真本事,这种情况在现实中确实存在。

但认识李小琳的人却不这么看,大家都认为,即便抛开她的家庭背景,单凭她自身的才华、高尚的人品,还有那实实在在的工作能力,她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或许会更丰硕。

她用自身表现证明,不能一概而论地给领导干部子女贴上“靠背景上位”的标签。

李小琳完全是凭借自身能力闯出一番事业的人,少年时期的她就展现出了出众的组织和管理才能,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还一直担任班长、大队长、团支部书记等重要职务。

当时,李鹏和朱琳工作十分繁忙,年仅13岁的李小琳就挑起了家里的大梁,当起了“账房先生”。

父母把工资交到她手里,由她来安排全家的一日三餐,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那时农村还没有电灯,人们只能用铁皮罐头壳和一绺延伸在外的棉线做成煤油灯来照明。

昏暗的灯光下,李小琳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火,这盏破旧的煤油灯让她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长大以后,一定要把光明播撒到每一个黑暗的角落。

也正是这份初心,让她后来坚定地选择了学习电力专业,投身于电力事业。

1988年,李小琳凭借自身的努力,获得了清华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

毕业后,她的职业生涯丰富多彩,在电力技术学院当过老师,在华北电力公司做过调度员、技术员、工程师。

后来,她凭借出色的表现调入了能源部,担任国际司经贸处副处长,每一个职位的晋升,都是她脚踏实地、辛勤付出的结果。

第二年,李小琳迎来了新的机遇,她成功考入联合国的一个援助项目,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深造管理。

斯隆商学院声誉极高,影响力甚至一度超过了哈佛商学院,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所倚重的经管智囊团成员,大多都出自这所学院。

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她的家庭背景对她另眼相看,但她从不把这当作炫耀的资本。

她深知,前辈的荣誉和成就属于过去,能让自己感到幸福自豪,却无法成为一生的依靠,唯有自己的不懈奋斗,才是最可靠的支撑。

她常说,理想是人生的境界,虽然人生难以做到尽善尽美,但只要朝着理想不断努力,就要持续学习、超越自我。“靠天靠人不如靠自己,求神求佛不如求吾心”,这就是她的人生信条。

李小琳对登山情有独钟,她已经征服了众多山峰,其中不乏十几座海拔超四千米的雪山。

像北京的云蒙山、雾灵山、上房山、凤凰岭、黄草梁等,她几乎都一一踏足、爬了个遍。

小琳钟情于山,自有她的缘由,在她眼中,大山沉稳又刚毅,能让她心生信赖,找到依靠。

当她登上山顶,极目远眺,或是身处山间,临渊沉思,便能真切体会到东方哲理的深邃。

大山赋予她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理性的思维,而登山的过程,更让她收获征服的喜悦与成功的满足,这种体验让她深深着迷。

昔日的李小琳比较低调,一直在默默耕耘,1994年,她受中国电力部委托去香港创建中国电力,以后的时间被她形容为“十年磨一剑”。

2003年年末,在李小琳的直接牵头与精心谋划下,中电国际及时对国际化发展战略作出调整,毅然决然地踏上香港红筹股上市之路。

此后半年多,她每日行程满满当当,为了推进上市,她频繁奔走于政府各部门、境外投资银行、中介机构以及香港特区之间。

无数个夜晚,她挑灯夜战,咨询方案、精心筹划;无数次谈判桌上,她据理力争、艰苦洽谈。

她争分夺秒,凭借智慧与经验,只为让公司尽快融入国际发展浪潮,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强势品牌,这是她一直追寻的梦与人生目标。

电力市场关乎中国经济命脉,李小琳担任CEO的中国国际电力公司在这当中地位至关重要,自然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面对外界抛出的各种刁钻问题,她总能应对自如,巧妙化解,还让在场的人都感觉如沐春风。

她曾表示,自己所说的“相由心生”,就是要拥有快乐的心境,怀揣一颗懂得感恩的心,如此才能展现出好的状态。

参考资料:

人民网-环球人物——之女谈家事:父亲退休爱看书 尤喜游泳2013年05月08日


凤凰网——小琳:不因父亲才成功(组图)2008年08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历史   大气   珍贵   温柔   爸爸   温馨   女儿   李鹏   李小琳   父亲   斯隆   家庭   电力   工作   国际   商学院   背景   事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