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衣草颜色好看、味道好闻,
很多人都喜欢用带薰衣草精油的产品。
但是,最近一位博主的帖子,
却引起了很多家长的担忧
:
薰衣草精油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
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尚无明确科学证据表明
二者存在因果关系
先为大家揭晓答案:
虽有病例提示了可能性,有实验揭示了潜在机制,但目前的证据尚不足以证明薰衣草精油与儿童性早熟存在因果关系。家长无需过度恐慌,但需注意使用场景与产品选择。
争议来源:
有儿童经常接触薰衣草精油产品
出现早熟症状,停用后消退
2019年美国《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期刊》的研究显示,4名儿童因长期接触含薰衣草精油的香氛、沐浴乳等产品,出现乳房早熟症状,且停用后3-6个月症状消退;
实验室研究发现,薰衣草精油的主要成分(芳樟醇、乙酸芳樟酯)具有“弱雌激素样” 和 “抗雄激素样”活性,理论上可能影响激素信号,但实验采用的是远高于日常接触的剂量,且未考虑人体皮肤对精油的有限吸收率,无法直接等同于现实使用场景。
大规模研究结论:无显著关联
为了进一步回答这一问题,研究者开展了更大规模的调查与系统综述。2022年一项涵盖556名2-15岁儿童的横断面研究发现,接触薰衣草精油的儿童与未接触者,内分泌疾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
一篇系统性回顾总结了自2007年以来全球的相关病例,2007年以来全球仅报告11例与薰衣草精油相关的乳房发育异常案例,且这些案例普遍存在“样本量小、暴露定义模糊、未排除肥胖等混杂因素”的问题,证据力度极低;2023年的综述也强调,目前的研究更像是提出一种假设,而非形成确凿结论。
动物实验也验证:给大鼠喂食相当于人类日常最高暴露量数千倍的薰衣草精油后,未观察到类似雌激素的作用。
儿童性早熟的真正风险因素
儿童性早熟是“遗传、营养、生活方式”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外源物质导致。
一项涵盖了13项研究、15个队列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总结出几个值得关注的风险因素:
01 体重指数(BMI)的升高
这是公认的重要危险信号。性早熟儿童的平均BMI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值接近0.93kg/m² ,提示肥胖与青春期提前密切相关。过多的脂肪组织会分泌瘦素、胰岛素等代谢激素,加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活化,提前触发青春期。
02 母亲初潮年龄的早晚
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女儿的发育节奏。性早熟儿童的母亲,其平均初潮时间比对照组提早0.3年,说明青春期的时间不仅受环境影响,也带有明显的遗传烙印。
03 喂养方式
接受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的儿童,发生性早熟的风险降低近一半。母乳中的活性因子能帮助避免能量过剩,从而延缓青春期启动。相比之下,早期以配方奶为主的喂养方式,更容易导致儿童BMI升高,进而推动青春期提前。
本质上,上述因素均通过调控体内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等关键激素水平,改变青春期启动时机。
避开性早熟坑!
这3个关键动作更重要
01 优先管控核心风险:
预防肥胖,坚持健康喂养
◼避免孩子长期摄入高糖、高油、高热量的加工食品(如油炸食品、含糖饮料),减少脂肪过度堆积;
◼条件允许时,尽量保证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降低配方奶喂养带来的BMI升高风险。
02 谨慎选择儿童洗护产品、玩具、文具
◼3岁以下婴幼儿:不建议使用任何含香料的产品(包括天然薰衣草精油、合成香料)。婴幼儿皮肤屏障未发育完全,香料易引发过敏、刺激;且部分不正规产品可能混入邻苯二甲酸酯、对羟基苯甲酸酯(已知内分泌干扰物,与性早熟有一定关联);
◼选择正规渠道产品:留意成分表,避免购买 “成分模糊”“无生产资质” 的小众洗衣液、沐浴乳;
这三个标识在包装上一定要注意要有——
选购塑料玩具:认准强制性国家标准GB6675-2014《玩具安全》;并且必须加贴3C标志。
选购文具:认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1027-2020《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
03
理性看待 “性早熟传言”
◼无需因“个别博主分享”“零星病例”恐慌,判断是否为风险需参考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系统综述等证据;
◼若发现孩子出现异常发育迹象(如女孩8岁前乳房发育、男孩9岁前睾丸增大),及时就医排查,而非盲目归咎于某类产品。
图片源自网络
申工社综合整理自科普中国、人民网科普等
本期编辑:王冰鑫
转载需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