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公里运拉一条龙,中国绕开美国眼线,从第三国运回大量刚需

日前,巴西和中国达成了一项协议,协议规定,将加快推进一条连接秘鲁的钱凯港和巴西的伊利乌斯港的铁路。这条铁路全长4500km,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运输路线。这条铁路建成后,估计能将南美到中国的运输线路缩短12天,同时也能绕开美国的眼线,从南美运回大量刚需。这些刚需有大豆、铁矿石和肉类,在当前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大豆不仅是食物,更是战略级别的饲料,中国进口的大豆主要是用于榨油和饲料,尤其在猪、鸡鸭的饲料配方中,大豆蛋白占绝对的核心位置,每年中国需要进口大概1亿吨大豆,其中超过1/3的比例来自于巴西。

如果没有稳定供应亦或者说,全程运输都展露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那么一旦运输发生波折,中国的猪肉价格将直接涨上天际,民生压力巨大。此外大豆还决定了国内食用油的供应稳定性,毕竟粮油价格是最敏感的生活指标之一,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当下,美国多次威胁限制对华大豆出口,而南美大豆就是中国的最好的对冲选项。

再看铁矿石,它绝对是中国工业制造业的心脏。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年产钢量约为10亿吨,而钢铁的核心原料铁矿石有70%以上依赖进口。巴西是中国第二大铁矿石供应国,第一是澳大利亚,而澳大利亚近年与中国政治摩擦频繁。贸易风险随之加大。

在当前中美高端制造业脱钩的趋势下,中国产业链必须保证原材料的安全稳定,以及不被美国及其盟友掌控源头。

最后看肉类,中国人口多,肉类消费量大,近年来中高端人群对牛肉、羊肉等红肉需求显著上升。但国内牛肉生产成本高、周期长,无法快速放量,所以从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地进口已成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出现猪瘟、禽流感等突发事件,进口肉类是缓解市场恐慌的关键渠道。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国和南美洲的货运非得绕开美国呢?目前,南美货物出口亚洲大多依赖于巴拿马运河和美西港口,加上太平洋航道。巴拿马运河受美国影响极深。一旦中美爆发高强度贸易摩擦,美国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性限制,卡断中间物流,建设钱凯港-伊利乌斯港铁路,相当于中国在南美洲打通了自己的铁路线。

这是一条摆脱美国控制,是中国控股的港口加上战略物资的直通线。一旦中美海上冲突升级,或者美国加征极限关税,中国也能依靠南美洲,给自己供应刚需物资。

大豆,养的是猪;铁矿,撑的是厂;牛肉,稳的是餐桌。而这条从巴西到中国的南美铁路,不止是货运线,更是地缘战略的安全底牌,是在中美博弈格局下,中国悄悄织起的一张全球保供网络。

在如今高度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还能依赖某一条唯一的航线和某一个单独的伙伴过日子。南美这条穿越安第斯山脉,跨越南美大陆腹地的铁路,是中国对自身命运边界的一次重申。大豆,铁矿石,肉类这三种看似寻常的商品,串联的是我国的粮食安全,工业稳定和民生温度

当中国人用铁轨把南美资源和本土需求连接的时候,做的不只是采购,而是我们在全球地缘政治这盘大棋上,为自己布下一条不受任何人牵制的生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财经   国运   眼线   美国   中国   南美   大豆   巴西   中美   铁矿石   肉类   巴拿马运河   铁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