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包里的每一分钱,都该花在值得的地方,别让人情变成负担,更别让随礼成了 “肉包子打狗”。
生活里总有些尴尬时刻:
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消息,是多年没联系的人发来的酒席邀请;亲戚办宴非要比排场,红包厚度成了 “面子晴雨表”;你曾真心随礼的人,轮到你办事时却装聋作哑……
其实,有些礼从一开始就不该随。
这三种情况,哪怕抹不开面子,也得狠下心拒绝,因为真的毫无意义!
“在吗?下周六我儿子满月,来喝杯酒啊!”
看到这条消息时,你是不是愣了半天 , 这联系人备注是三年前的同事,离职后从没说过话,连对方儿子什么时候出生都不知道
这种 “突然冒出来” 的邀请,说白了就是 “借钱式随礼”。
平时连句问候都没有,办事时却精准找到你,与其说是 “请你沾喜气”,不如说是 “提醒你掏钱”。
人情本该是 “常联系、互惦记” 的温暖,而不是 “无事不登三宝殿” 的算计。
你的工资是加班换来的,不是给陌生人凑份子的 “备用金”。
遇到这种情况,不用纠结 “没面子”,直接回句 “最近太忙,实在去不了”,省下的钱给自己加个菜,不香吗?
“你知道吗?张姐儿子结婚,酒席摆在五星级酒店,光烟就用了软中华!”
“那我家闺女升学宴,总不能比她差吧?至少得订个带泳池的度假村!”
听着是不是很熟悉?有些酒席早就变了味,不再是分享喜悦,而成了 “炫富大赛”。
为了比排场,有人掏空积蓄办宴,有人借钱撑面子,最后不仅自己背债,还把随礼金额 “卷” 上了天 , 你随 500,他随 1000,仿佛红包越厚,关系越铁。
可仔细想想,这种攀比来的 “面子”,真的值得吗?
随少了,自己尴尬;随多了,钱包受罪。更可怕的是,一旦助长了这种风气,下次轮到你办事,不就得咬着牙 “跟风”?
对这种变味的酒席,果断说 “不去” 才是明智。
省下的钱,给父母买件衣服,给孩子买套绘本,比用来 “撑场面” 有意义多了。
老话说 “礼尚往来”,可现实中总有 “只来不往” 的人。
朋友阿凯就遇过这种事:
前几年同事小李结婚,他随了 800 元;去年阿凯自己买房办乔迁宴,特意通知了小李,对方却只发了句 “恭喜啊,那天我刚好有事”,从此没了下文。
你掏心掏肺随礼,他却当 “过路财神”,收礼时笑脸相迎,回礼时装聋作哑。
这种人心里根本没 “人情”,只有 “算计”,你的钱对他来说是 “收入”,他的钱对你来说是 “支出”,能省则省。
碰到这种 “回礼无望” 的情况,就别再傻呵呵掏钱了。
你的心意该给懂得珍惜的人,而不是喂给 “白眼狼”。
《礼记》里说:“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真正的人情,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 “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 的温暖。
随礼的意义,是传递祝福,不是凑数;是加深情谊,不是添堵。
那些让你为难、让你肉疼、让你看不到回响的礼,本质上都是 “变相索取”。
该花的钱,一分不能省;不该花的钱,一分别多掏。把真心留给惦记你的人,把钱包留给值得的事 。
这才是对自己最负责的活法。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