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美国人发话,你们一分东西也拿不走!”
2019年5月29日,华为曾遭遇了一记灭顶之灾。
本是去装货的150辆大型卡车,全部被伟创力代加工厂挡在了门外,最终只能空载而归。
原因也很可笑,仅凭一句“里面可能有美国零部件”,就把价值7亿的东西全部压着不发。
要知道,这可是跟华为有着20年合作历史的“铁杆兄弟”,却在美国宣布制裁后,第一个跳出来“争宠”。
一时间,漫天的寒意,飘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150辆货车在伟创力门口
伟创力,诞生于上世纪,早在2000年代初便踏足中国,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和低成本优势迅速扩张。
珠海、长沙、苏州等地的工厂相继建成,成为全球化生产布局的重要节点。
起初,它以成熟的制造流程、精细的管理体系,吸引了华为这样渴望向海外拓展、提高产品品质的中国企业。
双方的合作模式是典型的“送料加工”。
华为提供所有核心零部件与图纸,伟创力则负责组装、测试与交付。
这样的合作不仅保障了产品稳定性,也降低了成本。
伟创力
华为曾公开承认,这种合作让它既获得了制造实力,又避免了过度投资生产线的风险,而伟创力也因此积累了可观订单。
2018年,华为订单约为24亿人民币,占其营收5%至10%之间的比例,这对于代工企业来说绝非小数目。
在那段时间里,双方合作无间。
伟创力内部还有一句形象的描述,在长沙新建的工厂,生产线都是根据华为手机尺寸量身定做的,内部甚至称之为“华为专线”。
然而,二十年沉淀的信任仅因一张“黑名单”而烟消云散,这背后的裂痕,释放的震荡,才刚刚开始。
伟创力
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公司向其供应技术与产品。
这意味着与华为合作的任何美企,都必须立即停止相关交易和服务。
伟创力当晚紧急召集团队,于第二天发布全球暂停与华为合作的通知,并迅速停掉所有华为订单生产线。
这种反应速度之快,可见事前已做好应急准备。
5月17日晚,华为调动约150辆货车,奔赴珠海伟创力工厂,准备将存放于厂区内、价值约4亿元的华为设备与物料,全部运回华为总部或其他代工工厂。
华为产品
这些设备原本用于下一批5G基站网络设备生产,时间紧迫。
然而,当车队抵达厂区门口,却遭到厂区高层明确命令,拒绝放行任何物资。
伟创力以美国法律为由,声称必须先审核物资是否涉及“受限美国技术”,并无视华为的物权归属。
驱车前往的工人、物流团队和华为法务人员当场惊愕,150辆集结整齐的卡车彻底空载离去。
华为内部员工形容那一刻,像被人当众羞辱”
背后的情节远非简单的调度冲突,而是一种信任彻底崩溃的姿态。
伟创力选择站在美国法令一边,站在华为对立面,做出了划时代的背刺行为。
伟创力
面对突发局面,华为管理层选择冷静应对。其最初策略是通过内部协商与谈判,寻求平稳解决。
最好既能确保生产设备及时归还,又避免影响客户交付。
于是,华为派出采购、法务与现场团队进行面对面沟通,展开超过十轮谈判。
在这些谈判中,伟创力有数次表现出“初步妥协”的信号,比如同意归还部分物资,或允许华为派人来检验设备状态。
然而往往是在华为调整调度计划、寄来文件准备移交时,伟创力立刻翻脸。
当天方案变更,次日被叫停。
伟创力
这种不断翻转、出尔反尔的行为令华为团队,报以极大失望与无奈。
有华为中层员工透露,我们协调得再细致,再客气,就是换来对方一次又一次打脸。
经过多轮磋商未果,直到6月中旬,伟创力才同意归还部分物资,但附加条件苛刻,必须由华方指定非实体清单关联公司作为中转方,并自行承担全部物流与处置费用。
最终据华为内部估算,归还物资仅约4亿元人民币,余下3亿元物料仍被扣留,补偿与赔偿问题仍未解决,而华为不得不临时另行购置设备满足客户订单需求。
这一过程,不仅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也造成客户订单延迟,给华为在国际市场的信誉带来隐性损失。
华为与伟创力
伟创力的这次“翻脸”行为,并未如它所想得以讨好美国,反而彻底断送了其与中国最大通信设备商的合作。
华为从此将伟创力从其全局供应链系统中剔除,并将其代工订单全部转给国内代工商,如富士康、比亚迪等。
就这样,伟创力珠海、长沙等为华为定制的生产线一夜之间失去客户,仅剩空置产能。
其在中国的制造系统迅速陷入停摆。
原先被规划为年产值上百亿的华为专线生产工厂,如长沙那条新建中的线路,也被迫停工,部分项目转由比亚迪接手运营。
华为
曾被当地政府期望为产业支撑的重大投资项目,瞬间成为烂尾楼。
工厂停滞与资产崩塌:犹如投资50亿流水成空
根据公开财报,截至2020年11月30日,伟创力在中国的运营状况惨淡。
其资产总额从2019年末的约10.28亿元暴跌至仅2.06亿元。
营业收入从2019年年报公布的285.38万元,急跌至156.54万元,几乎四分之一的产值没了,全年营收几乎等于零。
这其中珠海工厂因长期停工,电费缴纳困难,生产线闲置,甚至债权人催欠,到了年末被迫以远低于建厂成本的低价出售。
至于长沙工厂二期工程项目,更是在停工后变成烂尾工程。
华为
原先规划一旦投入运营便可实现百亿年产值,但如今现场空无一人,一度被评为“死城”。
信誉坍塌:客户敬而远之,全球竞争力丧失
伟创力过去曾引以为傲的信任基石,在一次“背弃”后彻底破碎。
合作多年的中国及国际大企业纷纷中止合作。
中兴通讯大幅削减订单份额,小米直接终止合作,印度乃至欧洲多个品牌客户也因担忧相似风险,主动避开伟创力。
伟创力
与此同时,无论是盈利还是市场口碑,都迅速趋向负面。
2020年起,公司利润已接近零甚至亏损,股价从20多美元跌至10美元以下。
原本引以为傲的华为订单成为痛点,其丢失带来的代价不仅是营收下滑,更是客户忠诚度的崩溃。
一个被动站队美国法令以讨好政治面而完全失去信用的企业,竟在最短时间内将自己置于信任破产的边缘。
信源:观察者网2020年12月24日关于““捅刀”华为后一直停工,伟创力无奈变卖珠海工厂”的报道
信源截图
伟创力欲借政治站队讨好美国,却用背弃合作换来自身坍塌。
被踢出供应链、工厂停摆、资产缩水、声誉崩溃。相较之下,华为以坚韧自研与快速调配国内资源为根基,在风口浪尖上奋力回击,重构自主供应链并重塑全球布局。
这不是简单的胜利叙事,而是对中国制造信念的再一次证明,长期主义与信用力,胜过短期投机与政治附和。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