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
据悉,前段时间因为荷兰擅自“管制”中国安世半导体,还强行更换CEO事件引发热议。荷兰政府的说法是,他们出于对国家“安全保护”,以及担心知识产权被带出中国的风险,所以进行一系列保护措施。但类似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事后多家媒体曝光,其实这件事是美国在背后操作,让荷兰队中国科技公司下手。这种说法荷兰也从来没有承认,甚至一度“保证”根本不会受到来自国外的影响。

半导体产品
当时美国试图通过“技术溯源”切断中国企业与全球产业链的联系,但忽视了安世半导体的独特产业格局——其70%的封装测试产能集中于中国东莞,每年为全球提供超900亿颗车规级芯片,覆盖全球40%的小信号二极管市场。中方随之实施的出口管制,直接导致大众、宝马等欧洲车企陷入“芯片荒”,大众汽车2025年产量或降至1958年以来最低,宝马的芯片库存仅能维持2-3周。这种“管制即反噬”的结果,让美国不得不承认:试图以单边规则切割高度整合的产业链,最终只会引发全球产业体系的连锁崩塌,而其自身也无法置身事外。

车内部芯片
31日,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白宫将宣布安世半导体即将恢复芯片出货。这也更说明美国是“幕后元凶”,安世半导体虽总部位于荷兰,但其自2019年起便由中国闻泰科技全资控股,这一股权背景成为美国介入的切入点。2024年底,美国商务部将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2025年9月更进一步推出“50%穿透规则”,将管制范围扩大至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50%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因此自动沦为管制对象。根据规则,美国企业向安世出口技术或商品必须获得特别批准,这使得依赖全球产业链的安世半导体在关键物料获取上陷入困境。

产品流水线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甚至通过外交渠道向荷兰施压,提出“更换中国籍CEO方可获得豁免”的明确要求,将管制从技术层面延伸至企业治理层面,这种深度干预凸显了两者间由美方主导的强制性关联。当美国收紧管制阀门,安世不仅面临美国本土供应商的断供风险,其与欧洲合作伙伴的技术协作也因“美国技术含量”的追溯要求而受阻,最终引发全球汽车芯片供应危机——美欧日车企纷纷陷入库存告急,美国最大汽车供应商协会警告行业距停产仅余两到四周,这种连锁反应恰恰印证了技术链条上美国对安世的隐性控制力。

美国众议长
所以直白来说,安世半导体掌控着全球40%的小信号二极管市场,60%的产品供应汽车行业,其出货中断直接冲击美国本土汽车产业利益。这种“管制即反噬”的困境,迫使美国在战略目标与产业现实间寻求平衡。当中方以出口管制反制,冻结安世中国基地的成品出口,进一步加剧全球供应链紧张时,美国不得不主动释放恢复出货的信号。这种从“施压管制”到“推动复供”的转变,揭示了两者关联的本质——美国试图将安世半导体工具化,却最终因产业规律制约而陷入被动,也是自食其果了。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