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锅了!卧床老人被推到银行取钱?银行:多年没取已变成不动户

#春日生活打卡季##春日领花束#​#银行回应卧榻老人被推到柜台取钱#

本可以上门服务,对方等不及!四川绵阳,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一位卧床的老人被家属推到银行柜台取钱,而他的子女其实知道密码,银行要求本人验证,相关视频引发关注和网友热议。目前,安州区邮政储蓄支行回应卧床老人被推到银行取钱 :多年没取那笔钱。已变成长期不动户,本可以上门服务,对方等不及!


网传视频显示,一位卧床的老人被家属推到银行柜台取钱,有网友介绍,他的子女知道密码,引发了各方面的关注。


原来,老人的账户因为多年没用,被银行判定为长期不动户。银行规定,这种账户需要本人到场验证身份才能取钱。


家属本来想代老人取钱,但银行坚持要本人到场。银行还提出,周一可以提供上门服务,但家属等不及,觉得把老人推到银行更方便。


银行工作人员说,这是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必须本人验证。家属也理解银行的规定,觉得这样做也没错

评论区中,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要是人没了,就更难办了。长期不动户,这是准备自己吃下去,怕别人取走!


还有不少网友质疑:银行这种反人性的操作和规定!说了好多年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改过来!你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上门,万一老人不在了,那你们就不是服务了,变成你们的了


马上有不少网友解释:现在银行把长期不用的储户。已经全部冻结。如果你要开通。必须本人过来重新开通。我不知道他们这是为什么?但是我肯定。这么猜测的。这是他们针对老年人的关灯的老年人死去了。这笔账。这属于呆账了。


还有不少网友建议:银行对长期不动的存款,应主动联系储户。可能有些储户忘记了,也可能有些储户都已经不在了而家人却不知道有这笔钱,银行不能装聋作哑,任由这笔钱无限的沉睡着。

那么,从法律层面来讲,到底该怎么看呢?

先说结论:银行要求本人验证是合法的,但服务流程确实需要改进。家属如果擅自取款可能构成无权代理,正确做法是提前办理监护手续或委托公证。


第一,为什么银行坚持要本人到场?银行到底有没有错?


首先,根据 《民法典》第165条规定,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对开户之日起6个月内无交易记录的账户,银行应当暂停其非柜面业务。


因此,在这起事件中,对于长期不动户,要求客户本人进行核对,银行这个看似"不近人情"的规定,其实是为了保护储户资金安全。


并且,按照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委托代理必须用书面形式。简单说就是:就算子女知道密码,但没有正式的授权文件,或者是监护证明擅自取款的话,有可能构成无权代理,银行有权拒绝非本人操作。


所以说,就像你朋友告诉你家门密码,但没给你书面授权,物业也不会让你随便搬走他家东西一样。银行如果随便让非本人取钱,万一发生冒领纠纷,是要承担责任的!


第二,遇到老人意识不清紧急情况怎么处理?

首先,银保监会之前有通知要求金融机构为行动不便的客户提供上门服务,这属于行业规范,但具体执行可能因银行而异。


与此同时,民法典中的公序良俗原则也支持银行在必要时提供便利服务,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效率问题,比如上门服务需要时间安排,导致家属选择自行带老人到银行。


因此,对于这种紧急情况,记住这个"三步走":

第一步,意识清醒时办手续:趁老人能签字时,去公证处办委托书(哪怕按手印也行)

第二步,特殊情况找社区:如果老人已失能,带着医院诊断证明去法院申请监护权认定

第三步,提前存好证据:用手机录视频记录老人授权意愿,虽然不能替代法律文件,但能辅助证明

第三,不少网友提出新的质疑,认为银行为什么不主动联系客户?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银行必须主动联系储户处理长期不动户,但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银行有信息披露义务,可能在开户时告知相关条款。


不过,本事件中,银行没有主动联系,导致家属不知情,这可能引发公众对银行责任的质疑,但法律上未必有强制要求。


长期不动户的三大真相

1.银行不会私吞:根据 [《储蓄管理条例》规定,银行只是暂停非柜面交易,钱永远属于储户


2.不会自动销户:哪怕账户沉睡20年,继承人仍可凭继承权公证书取款


3.查询有窍门:带着户口本和亲属证明,可以要求银行查询已故亲属账户(逐个银行查)


第四,老人去世后的正确操作?

老人去世后的存款处理。家属需要先办理继承权公证,然后凭公证书到银行取款。


如果账户被列为长期不动户,可能需要额外步骤解除限制。如果银行不配合,家属可以通过诉讼解决,但过程可能繁琐。


继承四部曲:

1.准备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

2.所有继承人去公证处办继承公证(像分房子一样)

3.带着公证书去银行办过户

4.如果账户余额小于5万,有些银行可以直接凭密码取款(具体看银行规定)


最后,给普通人的实用三个建议,定期动账户:每半年用银行卡交次话费,保持账户活跃;重要信息备份:把银行账户信息写在家庭备忘录,放在保险柜;提前做公证:趁着父母身体硬朗时,把委托公证、遗嘱都办好?


对此,您怎么看?下方评论区等候您的高见。

————————————————————

感谢点赞、转发、关注@何律普法​,我们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老人   银行   民法典   公证书   储户   上门服务   家属   账户   多年   密码   网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