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政状况堪忧,人民币被动升值130点,1美元兑换7.2元人民币

文 春公子

最新消息,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升破7.20关口,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日内涨逾130点。

最近人民币突然“支棱”起来了!原本1美元能换7.3元人民币,现在只能换7.2元了。这就好比昨天你拿100块人民币能换13.7美元,今天突然能换13.9美元了。钱袋子虽然没变厚,但国际购买力悄悄涨了点。

那么今天的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元开始贬值,人民币开始升值了呢?其实巴菲特昨天在股东大会上说的一段话,很是关键。

巴菲特说,若美国政府继续放任财政恶化,美元可能面临“失控式贬值”。他直言:“我们不会投资一种正走向崩溃的货币”。


美国最近通胀降温(好比菜市场肉价涨得慢了),大家觉得美联储可能要降息(类似银行存钱利息变低)。这时候国际资本觉得“美元不香了”,纷纷换成人民币、欧元等其他货币,导致美元自己贬值,人民币被动升值。

这里用一个例子给大家说明一下,就像菜市场里猪肉价格突然不涨了,隔壁牛肉摊老王趁机吆喝“买牛肉送香菜”,顾客全跑老王那去了,猪肉摊主只能降价促销。

中国经济在5月劳动节得到全面释放,五一假期全国铁路发送1.44亿人次(比春运还热闹),说明大家敢花钱了。此外我们的5月份出口数据超预期(好比你家开的淘宝店突然订单暴增),制造业PMI连续扩张(工厂机器轰隆隆转得更欢了),外资也开始回头买A股(国际土豪觉得中国股票便宜了)。这些信号让市场觉得“人民币资产有赚头”,自然愿意多持有人民币。


美国政府财政持续恶化,这导致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不信任美元!可这里有一个问题很多朋友不理解,那就是特朗普团队想要制造业回流美国,既然制造业想要回流美国,那弱美元对于制造业回流美国来说,岂不是更好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弱美元在传统经济学中确实能降低美国商品出口价格(如波音飞机从1.2亿美元降至1亿美元),刺激海外需求。同时,美元贬值使海外企业用美元在美国投资建厂更划算,理论上吸引制造业回流。

但现实的问题是,美国制造业成本结构已发生根本改变,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9倍,即使美元贬值30%,仍无法抵消人力鸿沟。

面对企业压力,美国不得不对电子产品豁免关税(如智能手机、芯片),承认“强推制造业回流”不可行。这种政策反复进一步削弱市场信心。

还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弱美元本应吸引产业资本回流,但2025年一季度美国制造业FDI同比下降23%,反而有1800亿美元流向东南亚。资本用脚投票表明:汇率工具在产业链重构中已失效。

截至2025年,美国联邦债务突破36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达124%,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背负10.8万美元债务。

当前美国财政危机已非周期性波动,而是结构性失衡的集中爆发。美联储不降息的核心原因是控通胀优先级高于短期经济增长,而非对制造业回流的判断。若要打破僵局,需通过政治共识推动财政改革(如削减福利、加税),但两党博弈与选举周期使这一可能性微乎其微。

正如前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所言:“美国财政轨道不可持续,但政府缺乏解决问题的政治意愿。”若无法扭转趋势,美元霸权瓦解与债务危机或将成为2025年最大的“黑天鹅”。#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财经   人民币   状况   财政   美元   美国   制造业   美国政府   债务   通胀   菜市场   猪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