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戏在科隆游戏展压轴亮相,震撼德国,很多外国玩家开始搜索“钟馗”是谁?而在游戏的背后,一个东方神话宇宙已经建立起来,吸引了大量来自国外的目光,也为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出去做好了铺垫,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在2002年,德国莱比锡举行了第一届 “Game Convention”游戏展,但因为诸多限制,使得展会很难扩大规模,吸引更多的观众。因此在2009年, “Game Convention”将举办地改在了德国第四大城市科隆,在这座展会名城的影响力加持下,科隆游戏展最终发展为欧洲乃至全球最大的国际游戏展会。但在今年8月20日,科隆游戏展备受外界关注,因为中国游戏首次在该展会压轴登场。通过《黑神话:悟空》拿下多个国际奖项,创造Steam平台销量2300多万份的销量纪录后,游戏科学带着他们的第二部作品《黑神话:钟馗》,亮相科隆游戏展,瞬间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而且,游戏科学的目光放得很长远,他们正在以中国神话传说为基础,打造一个宏大的“宇宙”。选择“钟馗”作为第二部游戏的主角,而不是哪吒、杨戬等耳熟能详,且能对得上事迹的神话人物,更能说明这一点。在中国神话中,钟馗的知名度很高,但故事存在两个特点:一是为人熟知又脉络纷繁;二是缺乏固定的广泛流传故事架构。在《黑神话:钟馗》公布后,很多外国玩家纷纷搜索“钟馗”,因为相比“孙悟空”,他们几乎不了解这个中国神话人物。而中国玩家在介绍“钟馗”时,也很难描述得很具体,只能用“中国的驱魔人”“加强版康斯坦丁”来形容。钟馗故事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使得游戏科学有了很丰富的创作素材,在不违背基本传统的前提下,构建富有文化底蕴,且带有创新性的中国神话宇宙。
同时,《黑神话:钟馗》亮相科隆游戏展,引发国内外大量讨论的情况,也说明国产游戏进入了“自带关注度”的文化驱动势能场。尤其是这次科隆游戏展不仅有任天堂、暴雪娱乐、万代南梦宫、2KGames、卡普空、EA、世嘉、育碧、微软等全球知名巨头参展,还有魔兽世界、生化危机等热门IP参加,但《黑神话:钟馗》依然能获得压轴的位置,可见国际游戏产业对其影响力的认可。而取得这番成就,游戏科学靠的是《黑神话:悟空》的空前成功,这说明中国的优秀文化内核,通过制作精良的游戏,也能在国际上大放异彩,进而提升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黑神话:悟空》诞生前,不少外国玩家对“孙悟空”的印象,要么是日本漫画《龙珠》中的“孙悟空”形象,要么是道听途说的“会耍棍的猴子”。而在《黑神话:悟空》的在steam平台英文测评的词频中,关于角色塑造、文本叙事的占比达到了41.1%,可见这款作品的文化传播效力。而且,41.1%测评也说明,即便是不怎么知晓中国神话的外国玩家,也很乐意了解相关人物的形象,对游戏科学的人物塑造和叙事非常认可。因此,“黑神话”的第二个主角选择“钟馗”,进一步说明这部作品不仅想要玩家关注,更要追求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关注,这让我们无比期待。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