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英特尔来说,2025年这个时间点多少是有点“特殊说法”的。一方面,英特尔是在1985年进入中国市场,因此今年正好是他们业务入华的第40周年。

另一方面,1985年10月,英特尔发布了个人电脑处理器80386。它凭借着出色的性能、合理的价格一炮而红,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英特尔后来的市场领先格局。所以今年,自然也是80386发布的40周年整。

不仅如此,关注PC行业最近这段时间进展的朋友可能知道,就在2025年的前段时间,英特尔刚刚“搞定”了全新的自研18A制程和全新的CPU架构方案。自此之后,他们将有望时隔多年再一次“统一”消费端的酷睿与企业端至强处理器的制程和架构,令它们重回“自研制程”与“快速迭代”的轨道。
迎接在华40周年,英特尔高调晒出新品
或许正是因为无论是从对过往的纪念价值、还是对未来的关键性来看,2025年的现在对于英特尔来说都意义非凡。所以就在今天,也就是2025年11月19日,英特尔以极高的规格,在重庆召开了“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大会”。

在此次活动期间,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首次以中文进行了公开演讲,为英特尔进入中国40周年献上祝福。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合作伙伴的承诺,“我的任务很明确,创造好的产品,能解决您最关键的挑战,助力大家在市场上赢得先机。”

当然,英特尔选择在这个时间点高调庆祝,本身自然也有“底气”。有看过我们此前《18A制程首秀、新架构井喷:2025 Intel Tech Tour解析》相关内容的朋友,已经相当于比今天在场的许多合作伙伴“提前”得知了英特尔最新的技术成果,以及他们对于新产品线的一系列规划。

是的,我们说的当然是指英特尔已经量产的18A制程,以及目前已经完成工程测试,事实上距离实际产品上市不远的酷睿Ultra 300系列处理器Panther Lake。

根据英特尔方面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Intel 18A制程在RibbonFET(全环绕栅极)和PowerVia(背面供电)两大核心技术的加持下,晶体管密度提升了30%,同时在相同功耗下性能提升超过15%、相同性能下功耗降低25%以上。

于此同时,Panther Lake作为英特尔酷睿Ultra 200V与200H这两条产品线的“融合+继承”之作,在相同功耗下的多核性能提升了50%、图形性能增长50%以上,同时还带来了多达40%的功耗降低。当然,它还首次带来了新的英特尔自研GPU架构Xe3,以及新一代的CPU、GPU与NPU共同构成,高达180TOPs算力的“XPU”整体端侧AI解决方案。
合作伙伴轮番登台,为英特尔生态“撑腰”
虽然这可能是英特尔第一次在如此盛大的场合主动谈及他们的新制程、新架构,但很显然对于此前已经近距离接触过这些的我们三易生活来说,它们并非本文的“主角”。

实际上,比起预告最快要到明年1月才会登场的新品,展示与行业伙伴们之间的合作成果,以及借此“宣示”根植中国市场的生态影响力,更像是英特尔此次活动的重点所在。

比如今天上午的主题演讲期间,我们就先后看到了来自联想、惠普、华硕的厂商代表登台,他们分别展示了与英特尔深度合作的各种产品成果。

有的是双方合作共创的专属高端PC产品线

有的是共建AI PC的底层优化技术

当然,也有游戏玩家会感到兴奋的旗舰PC主板以及高端AI PC游戏本。
熟悉这些品牌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上述这些厂商他们并非“只用英特尔”,但有一个客观事实就是,在他们的产品线里搭载英特尔处理器或芯片组的产品,往往客观上会有更高端的定位、更豪华的周边配置,甚至明明是与其他芯片的SKU共用模具,但会在细节设计上“更加用心一些”。

虽然可以说这来自于各大PC厂商与英特尔长年的亲密合作伙伴关系,以及英特自身在“合作研发”方面给予的更大力度技术支持,但从“功利”点的角度来说,又何尝不是反映了消费者对于“intel inside”更高的认同度呢?

除此之外,来自中国移动咪咕公司、火山引擎、中兴通讯、超聚变、华勤等一系列企业级客户的代表也在今天“现身说法”,演示了包括英特尔第六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英特尔Gaudi 2E AI加速器、锐炫专业版显卡在内的一系列企业级“AI全家桶”,对于如今国内AI基础设施建设、AI生态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入华40周年,英特尔的贡献远超想象
作为个人与企业PC市场的“老大哥”,英特尔的名号对于如今任何一个消费者而言可能都并不陌生。但直至来到此次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大会现场,看到英特尔展出的那些40周年纪念材料、大量使用英特尔技术和芯片的产品之前,即便是我们三易生活也没有料到,英特尔与中国科技行业之间长期以来一直维持着“同频共振”的紧密关系。

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英特尔在北京设立第一间中国办公室,这便是英特尔在华业务的正式开端。

20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战略号角吹响,英特尔在1994年于上海成立架构开发实验室,加大力度支持中国本土软件生态;同年11月,英特尔上海芯片封装与测试工厂破土动工。
1998年英特尔在北京成立中国研究中心,开始了本地化产学合作的探索之路。此后“中国研究中心”不断升格,到了2024年,英特尔在北京启用面积达到1500平米的GTC科技体验中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英特尔解决方案展示机构。

2002年英特尔在深圳设立亚太区应用设计中心,并在数年后启用深圳办公室,加大了对区域内PC上下游产业的支持力度。到2023年,英特尔与深圳市南山区政府合作的“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正式成立,成为湾区科技行业发展的排头兵。
2003年英特尔封装制造基地落户成都,直接促成了全球知名电脑生产与研发企业在西部地区的集中布局。

2007年响应“振兴东北”计划,英特尔在大连投资建设了旗下首个亚洲地区300毫米晶圆厂。2015年这个工厂升级最新的制造技术,进一步促进了大连高科技产业链的繁荣。
2023年英特尔在海南三亚注册成立英特尔集成电路(海南)有限公司,加速融入海南自贸港建设大潮……

同时英特尔也在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推动中国的数字化教育进程。截至目前为止,英特尔数字化能力培养计划已经在全国29个省市的高校、职业院校和中学落地生根。从2020年到2025年的最近这5年时间里,英特尔仅是面向乡村教育的数字化教学设备捐赠项目,价值便已超过了1182万元。
产品节奏重回正轨,英特尔正面临新一轮的爆发
平心而论,英特尔过去几年的产品、尤其是在个人PC领域的一些产品,确实不能说是“毫无槽点”,但这也恰好解释了英特尔要在今天高调纪念在华业务40周年的理由。

毕竟随着18A、14A等自研制程的稳步推进,以及PantherLake、Novalake、Diamond Rapids等新品的陆续落地,英特尔正在快速重塑他们的产品线,并重新赢回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正如英特尔副总裁兼中国区软件工程和客户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高嵩在他的发言中所说到的那样,我们今天看到的,已经是一个“崭新的英特尔”——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思路、新的篇章。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