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ST天圣(002872)被立案调查引发股价雪崩
1. 突发利空:监管立案调查
2025年1月8日,ST天圣公告称公司及实控人刘群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前,刘群已因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多项罪名被判有期徒刑19年,并需退赔公司超1.25亿元。
2. 业绩持续恶化
自2019年起,ST天圣连续5年营收下滑、净利润亏损,累计亏损超9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仅4.02亿元,净利润再亏3635万元,公司深陷经营困境。
市场反应:1200万股“地板价”出逃,机构抄底惨遭闷杀
1. 股价一字跌停,流动性枯竭
1月9日,ST天圣开盘即封死跌停板,报4.06元,封单超12万手(约1200万股),全天成交寥寥,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
2. 机构抄底被套
尽管此前机构在股价短期大跌后尝试回补(如网页1中提到的日海通讯、汇金股份案例),但ST天圣因突发立案调查导致抄底资金被“一锅焖”。类似案例中,机构在熔断行情中抄底50亿元后被套(如2016年熔断事件),或分众传媒暴跌时机构出逃14亿元、外资反向抄底,均显示机构在极端行情下的操作风险。
法律后果与投资者维权
1. 退市风险与索赔机制
若ST天圣信披违规被认定为重大违法,可能触发退市。根据证券法,2025年2月26日前买入并持有该股的投资者可参与集体诉讼索赔(参考江苏吴中案例)。
2. 历史教训:立案调查的连锁反应
类似案例中,江苏吴中因立案调查6个交易日暴跌28%,律师迅速启动维权征集;五粮液曾因调查引发股价波动,但机构通过护盘最终化解危机。ST天圣的长期亏损叠加监管风险,投资者需警惕后续波动。
机构行为分析:抄底逻辑与风险
1. 抄底动机
机构通常在个股短期超跌后介入,如日海通讯跌停时机构买入320万股,或星徽精密暴跌中机构快速建仓。然而,ST天圣的突发利空打破了技术面反弹预期。
2. 风险警示
机构抄底需基于公司基本面改善或估值修复逻辑,若遭遇不可预见的政策风险(如立案调查),则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例如熔断机制下机构资金因无法及时出逃被套。
结论:市场不确定性下的投资策略
1. 规避“问题股”
对存在信披瑕疵、实控人涉案或连续亏损的公司,投资者应保持谨慎,避免盲目抄底。
2. 关注机构动向与法律救济
机构操作可参考但不可盲从,需结合公司公告及行业动态;同时,善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如集体诉讼)。
3. 长期视角与分散风险
极端行情下,外资与内资机构的分歧(如分众传媒案例)凸显多元化配置的重要性,避免单一标的暴雷导致重大损失。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