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金骏二十载,骏眉传九州”——纪念金骏眉创始20周年座谈会在福建武夷山桐木、湖北巴东小神农架两地同步举行。金骏眉创始团队、见证者及推动者,茶界专家、政府及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回溯中国高端红茶金骏眉从“武夷首创”到“九州绽放”的壮阔历程,探讨红茶产业创新升级路径,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
武夷山是乌龙茶、红茶的发源地,正山小种是红茶的“鼻祖”。2005年,正山小种红茶第24代传承人江元勋率领团队,在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制作技艺基础上,创制出“汤色金黄、水中带甜、甜里透香”的金骏眉。这一创新,不仅填补了中国高端红茶空白,更以标准化、品牌化推动中国红茶从“原料供应”转向“品牌引领”,为传统红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范本。
桐木活动现场,茶农、专家、合作伙伴共话20年风雨兼程,诠释“一片叶子何以富一方水土”的创新精神。嘉宾们品鉴了不同年份的正山小种与金骏眉,见证岁月沉淀的醇厚与经典品质传承。同时,与会嘉宾围绕骏眉工艺输出的作用与意义展开交流。
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会长潘征表示,茶产业是乡村振兴支柱产业,金骏眉使中国红茶产业跃上新的台阶,同时助力乡村振兴,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
“传统产业唯有以创新为刃、以品质为基、以惠农为责,方能行稳致远,金骏眉的二十年,正是中国乡村振兴在武夷山茶产业的典型案例。”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林钟乐在致辞中表示。
▲嘉宾在记录产业硕果的卷轴上,按下鎏金印章
自2010年起,正山堂将金骏眉创新工艺输出至全国14个优质茶产区,依托《骏眉红茶》团体标准,构建“一脉工艺,千山风味”的产业体系。从武夷山的云雾茶园到湖北巴东的小神农架秘境,从宁夏的塞上江南到西藏的雪域高原,金骏眉创新工艺与各源头产区的山水人文深度融合,开发出西藏察隅红茶、巴东红、信阳红、普安红、广元红等一系列独具地方特色的创新红茶,为中国红茶注入多元活力。
小神农架地处湖北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是正山堂·巴东红·小神农架野茶的原料来源。当天,巴东会场特别设置“神农寻茶之路”探访活动,嘉宾们深入云雾缭绕的小神农架秘境,见证“生态富硒、天然无污染”的茶树生长环境,感受正山堂“以工艺赋能原产地”的实践成果。巴东活动现场,专家们围绕原产地保护、传播神农文化等展开交流,为巴东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茶香岁月里的传奇之路
纪念金骏眉创始20周年座谈会侧记
有多少人,喝到金骏眉,就会想起武夷山桐木村?
岁月忽已晚。距离金骏眉的创始,已经过去了20年。
4月20日,武夷山桐木村,纪念金骏眉创始20周年座谈会在这里举行。
茶香氤氲间,回顾过去,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当然,话题只有一个:金骏眉。
▲镌刻着“金骏眉发源地”的石头,是桐木村一景
破茧:
从“正山小种”到“金骏眉”
暮春时节,时雨时晴。桐木村,山间满目青翠,溪流里绿水潺潺。
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鼻祖,至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桐木村位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这里产出的红茶品质上乘,远销海外。但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5年,正山小种外销单价低廉,内售则因“浓、红、苦、涩”的特点鲜有人饮用,桐木村经营一度陷入困境,正山小种也几近停产,茶山大量荒废。
“最严重的时候,似乎整个福建做红茶的厂,就我这一个了。”正山小种红茶第24代传承人江元勋说。
二十载时光,足以让青丝染上霜华,却无法磨灭茶叶的芬芳。
座谈会上,金骏眉的创始团队代表虽已两鬓斑白,但眼中闪烁的光芒,仿佛将众人带回到了二十年前那个改变命运的瞬间。
“那是2005年的夏天,当时的情景和激动、喜悦的心情,我至今记忆犹新。”江元勋率先发言,语气中满是感慨。
创始团队成员们深知,唯有打破常规,方能寻得新的出路。一次偶然的机会,受到北京友人的启发,他们决定在正山小种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合,研制中国高端红茶金骏眉。
然而,创新之路荆棘丛生。金骏眉率先摒弃了以往粗枝大叶的采摘方式,采用“掐尖”式采摘。“芽头细嫩,采摘难度极大,第一次组织采摘时,十多名女工忙碌一天,仅收获三斤多茶芽。”创始团队代表温永胜回忆道,每斤金骏眉成品需采摘五万至六万颗芽尖。“初次制作时遭遇失败,茶汤带有青味。因为新芽层层包裹,我们只看到表面发酵变红,内部却仍是青色。”
制作工艺的探索更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征程。当时茶量稀少,发酵困难,他们尝试各种方法加热。
“为了让它发酵,白天揣在怀里,晚上捂在被窝里。”桐木村村委代表王坤武说。
“金骏眉让茶香变成了‘财富香’。”王坤武说,2023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9万元,生动诠释了“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产业密码。
绽放:
从“金骏眉”到“骏眉中国”
“第七杯茶,是骏眉工艺的经典之作,来自华中秘境——湖北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小神农架野茶’。它带有天然的草木清香,茶汤柔滑甘甜,滋味醇厚,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智慧的结晶。”
“第八杯茶,来自3000公里之外,西藏雪域高原的察隅红茶,茶香散发着独特的花香气息,甘甜饱满,令人沉醉。这杯茶以西藏林芝的品质茶叶为原料,结合创新骏眉工艺,匠心制作而成,如同高原的晨曦温暖而明亮,每一口都让人感受到雪域的纯净与神圣。”
“第九杯茶,是来自宁夏的‘枸杞红茶’,这杯枸杞红茶是闽宁协作的延续,它融合了宁夏枸杞的养生功效与红茶的甘醇,每一口都蕴含着健康与活力,枸杞的甘甜与红茶的香浓交织,让人在品饮时也能感受到宁夏大地的温暖与热情。”
在这次座谈会的红茶品鉴环节里,九盏红茶佳茗次第呈现,宛如一部时光长卷,勾勒出金骏眉从初露锋芒到声名远扬的历程中的辉煌节点。轻抿一口,茶香馥郁,带来味蕾极致享受的同时,也引领品茗者“穿越”时空,见证从“金骏眉”到“骏眉中国”的传奇。
座谈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忠表示,正山堂将枸杞与骏眉工艺结合,开发出枸杞红茶,打造养生红茶新典范。他提到跨区域的产业协同不仅提升了茶叶附加值,更激活了产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潜力,“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从2010年起,正山堂把金骏眉红茶带动桐木茶产业发展、带动茶农致富的经验做法带到全国各省茶区,积极实施“标准走出去”战略,将骏眉红茶创新工艺输出至贵州普安、湖南古丈、湖北巴东、西藏林芝等贫困产茶地区,给当地贫困户无偿提供茶树专用有机肥料,安排技术人员面对面进行茶园管理、茶青采摘、科学施肥施药等技术培训和指导,使当地红茶制作加工水平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结合各产区茶青资源禀赋,利用骏眉红茶创新工艺,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正山堂普安红、巴东红、古丈红等系列名优红茶产品,增强了贫困山区茶叶发展的后劲和内生动力,有力带动了贫困山区茶产业的发展和茶农增收。
▲品鉴红茶,感受“一地一韵”的多元魅力
4月20日,同期举办的金骏眉创始20周年纪念会——巴东·小神农架村站纪念活动中,嘉宾们重走神农寻茶之路,探秘小神农架野茶基地,感受正山堂“以工艺赋能原产地”的实践成果。
湖北巴东,神农得茶之地,千年贡茶之乡,是骏眉中国红茶体系的经典产区之一。当地与曾经的桐木村相似,生态极好,拥有优质的茶树资源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却因交通不便、缺乏市场主体带动、茶园管理不善等原因,茶叶价格走低。
金骏眉工艺输入后,正山堂巴东红公司积极研究保护开发利用小神农架野茶资源,通过技术培训、品牌共建,当地野茶资源被激活,两年内助农增收超200万元,昔日的“穷山沟”蜕变为“致富乡”。
二十载砥砺前行,金骏眉从武夷山一盏金汤成长为神州大地的万千茶香,其成功印证了传统与创新融合的力量——既坚守工艺根脉,又以技术革新推动产业升级。金骏眉的二十年,是中国茶人以匠心守正、以创新破局的二十年。
正如与会专家所言:“金骏眉不仅是中国的红茶名片,更应成为世界的共同味道。”金骏眉,以一杯茶的力量,激活乡村振兴春水,重构世界红茶格局,更在“三茶统筹”中彰显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智慧。
这杯承载技艺与使命的经典红茶,正以创新为笔、匠心为墨,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书写乡村振兴、香飘世界的新篇章。
裴礼辉 林李冰 文/摄
更新时间:2025-04-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