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古老的丝绸之路,让中原与哈密千里相牵;一根灵动的绣线,让洛阳刺绣与哈密刺绣再续前缘。近日,洛阳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李晓丹与哈密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卡德尔·热合曼、热娜古丽·素批相聚在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文旅学院非遗实训室展开一场围绕技艺、传承与创新的深度对话。在这场对话中,一个两年前的发现成为了连接两地刺绣文化的关键印证。
"两年前在洛阳,在洛阳理工学院河洛非遗艺术传习所里,我看到了晓丹老师外婆的作品。"卡迪尔老师的声音有些激动,"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我妈妈的作品。那些纹样、那些针法,让我找到了哈密刺绣的根”。这个发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热娜老师指着一幅双牡丹的纹样说,"哈密刺绣的经典纹样牡丹花,特别是双牡丹”,晓丹老师打开外婆绣制的肚兜,上面恰好缀着鲜活的并蒂牡丹,“太像了”热娜老师惊呼“和我妈妈的绣的”拿出了妈妈绣制的双牡丹花帽,图中的平衡感、针脚间的韵律,乃至对吉祥寓意的表达方式,都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
三位传承人还发现了更多共鸣。无论是洛阳刺绣的典雅精致,还是哈密刺绣的浓烈奔放,都原汁原味的保留着"剪纸+刺绣"的传统工艺组合,都蕴含着吉祥美好的寓意。讲到动情处,卡德尔老师即兴唱起了歌谣:"美丽的天山美丽的雪莲花~美丽的洛阳美丽的牡丹花~~我们是并蒂花呀~千里遥相望~~"
这朴素的歌词,道出了三人心中的共鸣。一条丝路牵起中原与哈密,一根丝线连接洛绣与哈密刺绣,我们在彼此的作品里看到了自己的妈妈,三位老师激动的将手紧紧的握在一起脱口而出,“血脉相连,我们是同一个妈妈”。
对话尾声,三位传承人共同许下约定:将建立"洛阳—哈密非遗联创计划",通过合作研发、巡回展览、人才培养等方式让两地的刺绣文化在澎湖在碰撞中,更多可能,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续写了丝路文明交流的新篇章,更印证了非遗传承的真谛——在守住根脉的同时,让古老技艺在当代社会中绽放新的生命力。正如那即兴歌谣所唱,天山雪莲与洛阳牡丹,虽遥相望,终是并蒂花开。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