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一旦孩子出了事,有些当父母的就怨天怨地怨空气,还“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唯独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据媒体报道,浙江一个3岁半的小男孩,喝了妈妈手里的珍珠奶茶窒息身亡。
这事发生在浙江台州一个商场的游乐园里,时间是10月19日,妈妈来这里遛娃。
年轻的妈妈喜欢喝奶茶,就买了一杯珍珠奶茶,坐在那里一边喝奶茶,一遍低头玩手机,让孩子去跳蹦蹦床。
孩子玩了一会儿,口渴了,就来到妈妈跟前,妈妈就将自己的奶茶让孩子喝,孩子喝了几口,然后又跑去玩蹦蹦床了。
突然,一个小朋友跑过来,喊这位低头玩手机的妈妈。

妈妈抬头一看,发现自己的孩子躺在蹦蹦床上挣扎,慌忙跑过去,只见儿子脸色铁青,嘴唇发紫,呼吸困难。
妈妈大慌,一边哭一边拼命喊人,救护车来了 ,将孩子拉到附近医院。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抢救,最终没有挽回孩子的生命,医生说,是奶茶里面的珍珠堵住了孩子细细的气管,回天乏术。
这真的令人叹息,非常让人心疼的一场悲剧,可是后来孩子家长的操作却让网友不淡定了。
孩子死了,其父母却领着一大帮人堵住了商场门口,甚至说要砸了这家奶茶店。

他们说,奶茶店的珍珠太大,没有告知儿童不可食用。
他们一共问责三方:奶茶店、游乐园和商场。
奶茶店是珍珠惹的祸,商场监管不力,出现事故后,没有采取急救措施,游乐场是没有尽到提醒的责任,没有严格看管不让携带食物饮料入场等等,总之,男孩的父母怨天怨地怨空气,就是不怨自己,好像自己没有一点责任。
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珍珠奶茶是按标准放的珍珠,杯子上印了“儿童饮用需成人看护”的字样。妈妈做到了吗?
游乐园里有“儿童游玩时家长需全程陪同”的提示贴纸,并且贴纸到处都是,非常醒目,妈妈只顾低头玩手机,根本不去看。

说商场的应急措施不够,难道商场还要配医生急救人员吗?
这个家长本来很值得同情,孩子没了,父母伤心难过情绪宣泄,这都可以理解,但是不能乱甩锅,好像全世界都有错,唯独监护人没有错,这就让网友看不下去了。
有网友说,奶茶店、游乐园和商场,可以人道主义出一些慰问金,但是没有直接的责任,就是告到法院也是一样的结果。
孩子的父母目的就是该问责的都问一遍,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说,最好都给他们出钱,孩子都没了,父母眼里只有钱吗?
类似的事情很多。

我们该不会忘记,去年8月11日,河北容城一位父亲带11岁儿子骑行,结果悲剧了。
爸爸骑得快,孩子没有体力,骑得慢,他竭力想赶上爸爸,可是心一急,摔倒在机动车道上,刚好一辆汽车呼啸而过……
孩子倒在地上,爸爸却对司机吼:“你怎么开车的?不会慢点吗?”还要殴打对方,逼迫对方下跪。
难道孩子的父亲就没责任吗?
孩子才11岁,按照规定小于12周岁是不能骑车上路的,小孩骑行速度37迈,已经是极限了。爸爸不能等等孩子,照顾一下孩子吗?

还有上海一对夫妻开车出去,车上坐着一家4口,爸爸开车,妈妈带着5岁的女儿坐在第二排,最小的儿子只有两岁,自己坐在最后一排。
正在行驶中,女儿要调整座椅,按下了调节按钮,可没想到,她调节的过低,导致座椅压住了坐在最后排低头玩手机的弟弟。
等到妈妈发现时,弟弟已经全身青紫,没有了呼吸。
按说这个责任完全在孩子的父母疏忽大意,可是他们却要甩锅给车企,开口索赔200万元。
车企的回应是,随车的《用户手册》中清楚地写着要为幼童安装儿童保护装置。而且这款车辆经过了国家强制认证的,座椅调节功能设计为手动可控,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存在违规或安全隐患。

河南一个女孩刚刚9岁,上小学3年级,在2024年5月11日下午,孩子上厕所时吃了一个口香糖,不小心呛入气管晕倒窒息。
其它孩子赶快喊老师,老师用了2分钟就到达了现场,结果送到医院后女孩已经死亡。
于是家长要学校给个说法,说老师用2分钟才赶到现场,太慢了,而且没有及时报警,要求开除这个老师,学校赔偿100万元。
据了解,口香糖不是学校发的,是同学分享给女孩的,学校没有提倡让学生吃口香糖。说老师2分钟后赶到。老师从办公室跑到厕所,2分钟应该是够快的,救护车绝对不会这么快。
总之,他们也是为了一个钱。
河南某地还有一个男孩,今年7岁了,不久前因在学校食堂就餐时,被馒头噎住导致死亡。

家长说,这事怨学校怨老师,
因为学校虽然在第一时间采取了急救措施,但是实施抢救的不是校医,而是另外一位男老师。
原来这个男孩虽然只有7岁多,但是体重已经超过了100斤,典型的“小胖墩儿”。而校医是个娇小的女生,体重还不到100斤,于是她就请求旁边的男老师帮忙。
在对孩子实施抢救的十多分钟过程中,学校拨打了两次120急救电话,
无奈,120救护车来到需要一个时间,男孩被拉到医院抢救,最终还是不幸身亡。

家长一连在学校闹了多天,学校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决定给家属20万元的补偿。
孩子是正在生长的花朵,需要父母、老师的呵护,但总会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情,出现了问题,是应该追究责任,但是不能无理取闹。
以上这些案例,可以给家长们一个警示,平时我们家长真的起到了监护和教育责任了吗?
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请在下边留言,谢谢友友的关注。
更新时间:2025-11-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