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艺术,是伤害!”9月22日凌晨,《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发文《气得编不出标题》,直指始祖鸟与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联办的“升龙”烟花秀,痛批其“打着大地艺术的名义伤害大地”。这场被品牌方称为“震撼自然与艺术的碰撞”的表演,正陷入前所未有的舆论风暴。
烟花秀现场图
“七八年前我就说过,对刻意追求规模的艺术创作要保持警惕。”李娟在文中提到,当看到烟花秀被冠以“大地艺术”之名时,她“更加愤怒”。她直言,真正的大地艺术应如麦田画、雪地雕塑般短暂而脆弱——“艺术家耗尽心血,却不在大地上留下任何痕迹”。而这场在海拔5000米以上燃放的烟花,在她看来是“傲慢的、贪婪的创作”,是对自然的亵渎。
李娟的质问引发网友共鸣:“艺术可以震撼,但不该以破坏生态为代价!”
李娟 资料图
这场烟花秀的生态代价究竟有多大?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顾垒指出,青藏高原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厚度仅20厘米,地下是缺乏有机质的岩石碎屑层。一旦表层草甸被破坏,土壤裸露,水土流失将不可逆。
“青藏高原的生命网络全靠这层草甸支撑。”顾垒强调,在低温、低氧、强风环境下,草甸自然恢复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人工干预几乎不可能:“即使有种子飘落,也要经历无数次有机质积累才能形成土壤,这个过程漫长到难以想象。”
网友直呼“触目惊心”:“原来我们看到的绚丽烟花,背后是高原生态在‘流血’!”
9月21日,央广网“看丹观察”发文痛批:始祖鸟的烟花秀与其长期宣扬的环保理念严重背离,是“对自然生态的轻慢”。文章质疑:
“艺术不该是商业营销的幌子,生态净土经不起‘高端品牌’的任性试错。”评论直指核心:当商业利益凌驾于生态之上,再华丽的包装终将被市场抛弃。
截至目前,始祖鸟官方未正面回应生态影响质疑,仅表示活动“遵循严格环保标准”。但网友并不买账:“标准是什么?谁监督的?请拿出数据!”更有环保组织呼吁:“公开评估报告,否则抵制品牌!”
艺术与生态,能否不再“非此即彼”?
喜马拉雅的夜空下,烟花的绚烂与草甸的脆弱形成刺眼对比。当品牌试图用“艺术+自然”的叙事收割流量时,是否想过:我们究竟要留给后代一个怎样的地球?
来源:央广网综合央广网此前报道、中国之声、政事儿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