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刷到日本“网吧难民”的新闻,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画面里那些人,看着年纪都不小了,头发花白,裹着旧外套在网吧隔间里蜷着,有的在啃便利店饭团,有的对着电脑发呆。
你可能想不到,这群人里好多以前都是穿西装、坐办公室的中产,现在却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这就是日本中年返贫最真实的样子,泡沫经济一破,曾经的好日子全成了泡影。
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那可是真风光。
本来想只说东京房价高,后来发现那时候整个社会都透着股“不差钱”的劲儿。
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是“卖掉东京能买下整个美国”,现在听着像吹牛,但当时没人觉得夸张。
那会儿的60后,算是赶上了好时候,一个个都挤入了“一亿总中流”的队伍。
啥是“一亿总中流”?就是大家都觉得自己是中产,日子过得有模有样。
我见过当时的老照片,东京街头全是高楼,商场里买奢侈品的人排着队,家庭出游去海外也成了常态。
一个典型的家庭,丈夫在公司上班,妻子在家当全职主妇,孩子上的是好学校,闲了还能买点股票。
可现在回头看,那时候的中产其实特别脆弱。
他们把所有希望都押在了“稳定工作”上,觉得只要不失业,日子就会一直好下去。
更要命的是,大家都疯狂买房,不管房价多高都要上车,好像不买就亏了。
我总觉得,这种“all in”的做法,其实早就给后来的返贫埋下了坑,一旦工作没了,房贷还不上,整个家就垮了。
好景不长,泡沫说破就破了。
最先垮的就是房价,以前高价买的房子,一下子就跌了一半还多,有的甚至跌了七成。
更坑的是日本的房贷,要还35年起步,平均还清年龄都到73岁了,有的还得还到85岁。
你可能会问,房子跌了,把房子给银行总行吧?不行,日本房贷是“无限责任”,就算银行收了房,剩下的债还得你还。
有个朋友给我讲过一个事,他邻居以前是公司高管,泡沫时买了套大house,后来失业了,房贷还不上,房子被收了,自己还欠着银行一大笔钱,最后只能打零工还债,六十多岁了还在送外卖。
不光是房贷,工作也保不住了。
以前的“终身雇佣制”说没就没,好多企业倒闭,就算没倒闭的,也开始裁人。
中年人的日子最难过,一旦失业,想再找个好工作比登天还难,只能去做清洁工、保安这些临时活,收入比以前少了一半还多。
2002到2012那十年,有14.7万中年男人选择自杀,说实话,看到这个数我都有点懵,得难成什么样,才会走这条路啊?
家庭也跟着散了,泡沫破了之后,35岁以上夫妻离婚的越来越多,1995到2004那几年,这类离婚的占了三分之二。
有的是因为没钱吵架,有的是男人觉得没脸面对家人,干脆离家出走,最后躲在网吧里当“难民”。
更麻烦的是,有的房贷还得孩子接着还,也就是所谓的“子孙贷”,年轻人怨父辈透支了繁荣,父辈怪年轻人不努力,两代人越闹越僵。
中年人的日子过不下去,整个社会都受影响。
最明显的就是年轻人开始“躺平”了,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不生娃,连花钱都不敢。
我问过一个日本年轻人,为啥不买房?他说“看我爸还房贷到七十岁,我可不想走他的路”。
这种“低欲望”其实是怕了,怕自己也陷进债务里。
社会活力也没了,以前大家都信“努力就能过好日子”,现在呢?底层出身的人想当中产,比以前难多了。
年轻人觉得努力没用,中年人觉得被社会坑了,整个社会都在怀念以前的“黄金时代”,可怀念也没用,日子还得接着过。
日本政府也不是没管,搞了养老金、社保,还给失业的中年人发点补助、找临时活。
这些措施也就够个温饱,想回到以前的中产生活,门儿都没有。
有个在东京的朋友说,他们区给失业中年人安排的临时活,一小时就1200日元,一个月挣的钱连以前的一半都不到,“饿不死,但也活不好”。
看日本这几十年的事,我总觉得,中年返贫不只是个人的事,更是社会的事。
中等收入群体就像社会的“稳定器”,他们一垮,整个社会的信心、秩序都跟着乱。
现在日本还有好多老人,七八十岁了还在打工还债,想想都觉得心酸。
日本的例子其实是个提醒,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得有点风险意识。
别觉得日子一直会好,也别把所有赌注都押在一件事上。
毕竟,谁也不想中年的时候,从“喝红酒”变成“喝自来水”,你说对吧?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