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把钱给中国,也不白送给特朗普?美国人是疯狂,还是清醒?
图片取材于网络
特朗普大手一挥搞关税战,本想让中国“服软”,结果越来越离谱的关税没有让中国垮掉,反而把美国老百姓逼得远渡重洋来中国,一时间,中国各地纷纷“长”出美国人,他们看似是来观光,实则是来花钱!
美国人来华疯狂采购一番,行李箱满了,钱包却空了,即便如此,他们仍直呼:在中国买东西简直爽翻了!中国究竟有什么政策和便利,能对美国人产生如此强大的吸引力?而他们来中国纯粹只是为了买东西吗,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
图片取材于网络
特朗普一拍脑袋,对全球加征关税,不少美国民众还天真地以为这是在薅其他国家的羊毛,自己国家稳赚不赔。可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们的脸,真正为这些关税买单的,恰恰是美国老百姓。
图片取材于网络
可能有人会疑惑,关税不是加在进口商品上了吗,怎么就变成美国老百姓自己掏腰包了呢?道理很简单,当美国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外国出口商为了保住自己的利润,要么提高商品价格,要么减少出口。
图片取材于网络
进口商只能自己吃下这部分增加的成本,然后再把它转嫁给下游企业,下游企业为了不亏本,又只能把价格提高,所以最终买单的还是普通消费者!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中国制造在美国到底有多么常见,无需多说,简单举两个例子,有美国博主发现特朗普大厦里的诸多纪念品,绝大多数都是由中国制造,而哪怕是在关税风暴最火热之时,白宫发言人也穿着中国制造的衣服。
图片取材于网络
耶鲁大学算过一笔账,加征关税后,普通美国家庭一年要多掏1300到5400美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辛辛苦苦赚的钱,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物价上涨“吃”掉了,谁不心疼呢?
图片取材于网络
美国老百姓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物价涨成这样,大家一边抗议,一边寻找省钱大法,有网友发现同样的商品,在美国买要花高价,通过中国电商平台购买,哪怕加上运费和关税,还是比在本地买便宜,这种好事谁能不心动?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一时间,美国消费者纷纷投向中国电商的怀抱,淘宝、敦煌网等中国购物APP直接杀进美国下载榜前几名。谁也没想到,这只是开始,之后越来越多美国人亲自跑来中国购物,这又是为什么呢?
图片取材于网络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美国消费者,当你发现从洛杉矶飞上海的往返机票打折时只需四五百美元,而在中国一次性购买几十件衣服、几十双鞋,再加上一堆其他商品,总价竟然能比在美国买便宜一半多,你会不会心动?答案显而易见,很难有人能忍住不行动。
图片取材于网络
所以在美国物价飞速上涨的大前提下,越来越多的美国消费者选择亲自来到中国开启“买买买”模式,大肆采购一批极具性价比的商品,而中国实施的两项政策,更是给这股“中国购”热潮添了一把旺火。
图片取材于网络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其实现在可不只是144小时了,从去年12月起,这一政策的时间就已经延长到240小时,也就是整整十天。
这对外国游客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以前时间紧巴巴的,很多东西来不及挑选,现在有了十天时间,足够他们慢慢逛、细细挑,尽情享受购物的乐趣。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中国还为境外游客推出“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措施,外国游客在购物现场就能拿到11%的应退增值税额,方便快捷,买得越多,退得也就越多,这可太有吸引力了,原本就性价比高的中国商品,再加上退税,价格优势就更明显了。
图片取材于网络
以售价2000美元的奢侈品包包为例,在美国,包包在145%关税的加持下,售价可能超过4900美元,但在中国,退税之后只需支付1780美元,瞬间省了3000多美元,扣除往来机票费用,还有剩余。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中国完善的移动支付体系也让美国游客惊叹不已,他们发现,在中国,只需要带上手机,有支付宝就能畅行无阻地购物,扫一扫就完成支付,碰一碰就能交易成功,花钱简直太方便。
支付宝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前半月,来华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 1.5倍,美国用户使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 2 倍。
图片取材于网络
商品物美价廉,支付方便快捷,退税极具吸引,这三大元素,单拎一个出来,就十分令人心动,更不要说三个叠加在一起,多数美国人压根无法抵抗。
所以这些天,从繁华一线城市的高端商场,到充满烟火气的特色市场,都能看到美国游客兴致勃勃购物的身影,他们穿梭在各个店铺之间,挑选着心仪的商品,人数多到令中国人自己都有些恍惚,到底谁才是外国人?
图片取材于网络
可是,这么多美国人大费周章来到中国疯狂地“中国购”,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日常消费需求吗?其实他们还有另外的目的!
除了自己购物,还有一部分美国游客来华有着更“精明”的打算——做代购。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中国商品种类丰富、物美价廉,再加上离境退税等政策,让这些商品在价格上极具竞争力,既然来一趟,不多买点什么好像挺亏的,所以常会看到有些美国游客购物,全家出动,拎着大包小包,有些美国游客购物,主打快准狠,几十个行李箱塞得满满当当,甚至拿编织袋也行。
这波“反向代购”让中国人震惊,却也让不少外国人赚得盆满钵满,他们甚至已经摸索出一些规则,走中高端路线去北上广深,而走亲民路线就去浙江义乌。
图片取材于网络
把东西运回国内后,他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展示在中国的购物成果,分享各种好物,吸引客户下单,也可以在线下平台进行销售,如此一来,不仅满足了美国民众对中国商品的需求,自己也能从中获利,可谓是一举两得。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完全不愁卖不出去,而且在美国物价上涨的背景下,就更显得中国商品性价比高,代购者一转手,利润可达40%。
其实不管是自己购物,还是代购转卖,都展现出了美国消费者“不让中间商赚差价”的目的,与其在美国买东西白白支付高额关税,还不如在中国买东西,把这钱花在自己身上。
图片取材于网络
无论是来旅游,还是来购物,相信只要亲自踏上中国这片土地,每一个外国人都会改变自己对中国的原定看法。
中国的商品物美价廉,城市的夜景美丽动人,夜间的道路充满安全,轨道上的高铁又快又稳,路边的美食丰富多样,这里的人们友善真诚,这些感受和看法的改变,才应该是他们这趟“中国购”最大的收获。
图片取材于网络
从跨境网购到亲自来华扫货,从普通消费到“反向代购”热潮,美国消费者的选择,不仅撕开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虚伪外衣,更印证了一个真理:开放包容的市场永远比封闭对抗的壁垒更具生命力。
图片取材于网络
当世界看到美国民众宁可跨越万里拥抱中国商品,也不愿为霸权政策买单时,这场贸易博弈的胜负早已揭晓——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的,从来都是互利共赢的合作,而非损人不利己的对抗。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2025年4月21日《为何美国消费者蜂拥到中国扫货?》
湖南日报:2025年4月20日《中国制造掀起“反向代购”风潮 美国游客用支付宝消费涨200%》
京报网:2025年4月18日《海外掀起“淘宝旋风”?中国电商爆火登顶多国下载榜》
中国网:2024年12月17日《中国过境免签:54国144小时延为240小时》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