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家一直推行三胎政策,原因就是,这几年我国人口速度一直呈现负增长的趋势。
人作为一项资源,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意味着“产能”下降,同时距离衰落也就不远了。
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却达到了1041万人,2023年,出生人口902万,死亡人口1110万。
要一直照当前这种情况,曾有教授预言,从2024年到21世纪末,我国将会有12.3亿人口的死亡。
那么,2024年的死亡率和出生率又如何呢?
很多人不明白,现在生活条件明明很好,而且医疗水平也非常的发达,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死亡呢?
那是因为,当初的年轻人都变老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多子多福”的理念像春风一样吹遍城乡。
那时候,一家有三四个孩子是常态,有的家庭甚至有五六个,街坊邻居碰面聊起孩子,语气里满是对人丁兴旺的期盼。
这种生育观念直接推动了当时人口数量的增长。
与此同时,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中国人的生命长度不断延长。
1949年刚建国时,全国人均预期寿命还不到50岁,很多人因为一场感冒、一次感染就可能失去生命。
但到2023年,全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8.6岁,不少老人能轻松活到八九十岁。
有专家专门做过推算,认为国内的人口死亡高峰会出现在2060年左右。
理由很简单,到那时候,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大多已经年满百岁,这部分人群集中进入生命终点,自然会让死亡人数大幅上升。
这个推算结果让不少人心里捏了把汗,毕竟死亡人数激增会给医疗、殡葬等行业带来巨大压力。
不过,2024年全国死亡人口是1093万人,死亡率7.76‰,对比2023年的1110万人,不仅没上升,反而略有下降,可即便是这样,人口依旧是负增长的局势。
而这背后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脱不开关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身边晚婚晚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还有不少人干脆选择不婚不育。
问起原因,年轻人总会提到房价,一线城市一套房的首付就要上百万,二三线城市也不便宜,光是还房贷就压得人喘不过气。
车价虽然比以前透明,但养车的油费、保险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更别说抚养孩子的成本,从出生后的奶粉、尿不湿,到上学后的学费、兴趣班费用,一路算下来,养一个孩子要花几十万。
除了经济压力,现代年轻人的观念也在变。
他们更看重个人发展,不想因为结婚生子耽误工作晋升,也更在意生活质量,不愿意把时间都耗在照顾孩子上。
再加上人口总数里男女比例失衡,适婚女性数量相对减少,不少男性找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自然也就没法生育。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新生儿数量一年比一年少。
低生育率带来的影响已经慢慢显现。
最明显的就是劳动力人口减少,以前企业招工,门口能排起长队,现在就算开出更高的工资,也很难招到合适的工人。
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直接影响了社会生产力,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甚至因为缺人被迫减产。
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导致养老金收支平衡越来越难,有时候不得不靠财政补贴才能保证按时发放。
养老院的床位更是紧张,不少老人排队等了好几年都住不进去。
家里有老人的都知道,照顾老人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家庭养老负担加重的同时,社会养老压力也在攀升。
当然,现在的老人越来越注重健康,愿意在养老、医疗、保健上花钱,市面上的养老社区、康复器械、保健产品销量都在上涨。
但这也对社会资源分配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保障老年人需求的同时,不挤占年轻人的发展资源,成了需要仔细琢磨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都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紧紧绑在一起,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观察者网——2025-01-17《统计局:2024年人口总量减少139万人,增长率为-0.99‰》
中国网——2024-01-17《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 自然增长率-1.48‰》
界面新闻——2024-07-06《中国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专家呼吁加快安宁疗护体系建设|最新研究》
更新时间:2025-09-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