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想到,去年还站在亚洲之巅的中国女篮,会以这样一种黯然神伤的方式倒在半决赛。81比90,9分的分差,把中国女篮隔在了2025年亚洲杯决赛大门之外。更让人难以平静的,则是场边的各种表情:日本主帅盖恩斯罕见地放下谈判桌气派,在终场哨响后露出孩子般的咧嘴笑,而宫鲁鸣的脸上,只剩下深深的无声。
这一夜,本应属于复仇与王者争锋。在上届决赛2分险胜日本的滋味还残存在中国队咬牙的齿缝里,没人会预料,这次,日方竟然全程三分玩命飙射,硬生生拆解了中国内线的堡垒。从田中心首节5记三分的精准开炮,到宫泽夕贵、今野纪花、东藤奈奈子多点开花,日本队如同多个冷面刺客,三分线外轮番上阵,硬生生将“中国女篮有高度,但无宽度”的短板暴露得淋漓尽致。
这场败局不是一节半节的崩溃,而是一场缓慢溃败的叠加。首节,张子宇在内线依旧如巨人般稳坐中军,却被三分雨噼里啪啦泼成了镜花水月;半场结束,中国女篮还领先2分,彼时更衣室里大概没人预感到毁灭的暗流。下半场,日本以灵动应对钢筋铁骨,一个换人,一顿加速——每当中国女篮硬生生地靠篮下得分追近比分,日本三分立刻封喉,将中国女篮从希望的边沿拉回绝望。
最令人窒息的,是中国女篮锋线的黯淡表现:四大锋线合力只得到15分,竟不敌宫泽夕贵一人飙下的18分。从张茹、黄思静,到罗欣棫、翟若云,她们的表情在摄像机慢镜头下显得多么迟滞、苟且,那种“无状之状”的心理困局几乎肉眼可见。失误、畏缩、犹疑,在几个回合里反复上演。镜头扫过教练席,宫鲁鸣的颈肌一次次绷紧,每当李缘攻不进、防不住,甚至连一次像样的突破都做不到时,他眼神中的无奈几乎要穿透下半场的篮球馆。
突然想起赛前那场针锋相对的“口水仗”——日本主帅执意放话“要赢中国”,宫鲁鸣则冷冷一句“别再像打澳大利亚时那样无能”。台上的自信,无非是给姑娘们壮胆,但当真实比赛刺破所有底裤,才发现,这个世界上,嘴上要强最终都要回到球场本身。
拥有着傲视亚洲的身高、内线、甚至上届冠军头衔,为何一夜间脆弱不堪?三分成了对方的重锤,速度也被日本死死锁住。篮板只比日本多一个,外线是被吊打的噩梦,几乎注定了结局。更残酷的是,日本女篮三分34投16中,超五成命中,几乎每次中国队刚刚喘口气,对面就一个三分泼腿而过,杀人诛心。每个中国球迷都能体会那一幕的无力感。
更深层的失败,隐藏在被寄予厚望却集体低迷的球员心理里。李缘,本届亚洲杯四场首发,得分记录近乎透明。此役更是三分钟被换下,连喘息的时间都没留。或许这正是中国女篮的症结之一:一套战术打到底,球员心理一旦出问题,缺乏迅速调整的弹性。锋线的失色、李缘的隐身,都为这场溃败写下复杂注脚。
我一直觉得,女篮这支队伍的气质向来不同于男篮。她们拼、她们不服输、她们有硬度。但今夜,日本姑娘们用流水线般精准的转移和三分,将中国队的傲慢一刀刀剥下。有没有哪个瞬间,你也像场边那些低头的球员一样,突然意识到“对手已经不是过去的自己”?我们曾以为,身高、板凳深度和国内联赛的竞争力,是屹立亚洲的不二法门。但数据冰冷地提醒着,每一次田中心三分破网,其实就是在告诉你——篮球的本质,已然在悄悄改写规则。
该问问自己:中国女篮该不该像当年日本女排那样,从零开始革新思路?如果说上一次的胜利让我们过度自信,这一次的失败,也许才真的是一次警钟。看着赛后日本队员拥抱在一起欢呼,镜头给了田中心一个大特写,她汗水淋漓,头发尚有凌乱,却满脸那种只有赢家才拥有的平静。
归根结底,这一败,不只是技术的落后,更是思维、心态和备赛模式的大考。中国女篮还能否破茧重生?你是否也和我一样,不忍复盘,却又忍不住期待,下一场,她们会不会有勇气承认并直面自己的短板?
也许,只有彻底穿过这一夜的失落,才有资格重新出发。
更新时间:2025-07-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