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回老家,发现从小灵动可爱、眼睛亮晶晶的外甥女变得不爱说话了,双眼好像也被蒙上了灰,再也不是之前灵动的模样。
看到她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涌现出一句话:“她的灵气消失了……”
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类似的孩子,明明小时候那么可爱,脑袋总是天马行空。可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变了。
这让我想起儿童心理学家说的:每个孩子都是带着灵气降生的,可惜很多孩子的翅膀,在飞起来前就被折断了。
所以,当下父母最重要的,不是内卷孩子,而是用我们的方式,去守护孩子的灵气。
灵气是与生俱来的,也是能通过环境锻造的。
反之,灵气也可以通过环境来毁掉。
而想要恢复孩子的灵气,家长需要牢记三要、三不要。
一、从3方面恢复孩子灵气
01、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生长环境
我们总想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于是内卷孩子的学习,内卷孩子的才艺。
孩子每天不是在学校读书,就是在培训班培训,虽然琴棋书画样样通,可看上去十分呆板。
其实,想要成为更优秀的人,不是他的学习有多好,会多少才艺,而是他的综合素质是否到位,是否拥有开阔的眼界,有趣的灵魂。
带孩子多接近大自然,尝试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体验别样的人生。
既可以广泛阅读,也可以迈出脚步,用眼睛去看,去行动去体验,吸取智慧和力量。
我认识一位单亲妈妈。
她每月都会带孩子进行“城市探险”,有时去老城区听匠人讲故事,有时在郊外小溪找萤火虫。她女儿十岁时就能辨认三十多种鸟类,作文里总是充满奇思妙想。
她妈妈说:其实不必远行,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而我们要做的,是别让诗歌变成说明书。
02、鼓励孩子探索
当代父母,这不让孩子做,那不让孩子做。
“你这个年纪,除了好好读书,什么也不需要干。”
将孩子关在家里面,不舍得让他做家务,不准他去做冒险的事。
其实,勇于探索的孩子,他的内心是强大的,并且会引发思考。
不要轻视了你孩子自身的能量,放开手让孩子去做,维护他的探索欲,他将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03、多带孩子做一些“无用”的事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的时间就应该花在学习上,所以,一些“无用”的事情,父母统统不让孩子去做。
其实,我们应该允许孩子做做家务、发发呆、去养一个小动物、学一点看似不务正业的才艺。
孩子能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内心变得更加富足,心态也会更加积极。
二:3不要,别亲手掐掉孩子的灵气
01、不要拿孩子作比较
邻居家孩子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而你看着自家的儿子,叹了口气道:
“同样是学生,为什么别人能考第一,而你每次都不及格?”
“你看看那谁谁谁,文质彬彬,你多跟人家学着点……”
您知道吗?
当你拿孩子作比较的时候,他已经给自己贴了个“不如人”的标签,日后不论做什么,总是畏手畏脚,不敢行动。
02、不要不停给孩子纠错
孩子鞋带没系好,你说:
“这么大了连一个鞋带都不会系,真差劲。”
孩子不小心弄脏了衣服,你说:
“你是乞丐吗,天天把自己弄得这么脏。”
孩子做的事情没有按照你的预期发展,你说:
“你做错了。”
“应该这样做”。
“这个字这样写的。”
“你怎么这么笨啊!”
在你不停给孩子纠错的时候,他已经接收到一个信号:“我不行,总是无法做好。”
渐渐地,他变得自卑了,灵气消失了。
其实,我们可以换一个更好的方式。
比如等作品完成再提建议,比如用“如果...会不会...”代替“你该...”,比如把失误变成趣事。
一直纠错,真的会剪断孩子想象的翅膀。
03、不要把孩子当成学习机器
孩子的人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只会学习。
很多父母卷孩子,让娃6点起床背英语单词,晚上刷题刷到12点才睡。
每天的时间,都被学习占满了。
他虽然每次考试都得高分,可他除了学习啥也不会。
你问他有什么理想,他说考一个好大学。
你问他有什么特长,他想了很久,摇了摇头。
其实,真没必要卷孩子的学习,因为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优不优秀的标准,一个只会读书的人,注定是不快乐的。
写在最后:
灵气不是教出来的,是保护出来的。
也许明天,当孩子又把衣服弄脏,当他的作业本上出现“不合理”的答案,当他说想养只蝌蚪看它变青蛙...
请先别急着否定。
世界广阔,人生苦短,我们不能当作家,书写孩子这一生到底要怎么活。
而应该当守护神,守护着他的灵气,让他始终热爱这个世界,热爱自己,并活出精彩的人生。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