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试验区打造特色产业链,为区域协同贡献“天津经验”

  津云新闻讯:4月27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新闻发布会,滨海新区区长、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单泽峰表示,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是天津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发展的成功经验。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创新“基因”融入高质量发展“血脉”,坚持以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以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突破产业瓶颈,培育出一批世界领先的特色产业集群,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金融形成规模。探索联合租赁、跨境转租赁、保税租赁、离岸租赁等40个租赁模式,飞机、船舶、海工平台跨境租赁业务全国占比超70%;首创保理行业标准、创新政策30余项,成为全国商业保理行业的重要创新策源地、模式输出地和机构聚集地。

  “保税+”多点开花。保税维修涵盖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船舶等众多品类,成为国内业务模式最丰富、政策制度创新最多的地区;保税研发首次应用于航空领域,有力推动了国产飞行模拟机研制;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油加注业务落地,天津港配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网络货运蓬勃发展。打造共享经济企业综合服务系统,累计整合来自全国的司机426.6万名,车辆392.5万辆,2024年,完成运单5367万单、货运量5.8亿吨,运费总金额超900亿元,并将服务延伸至运输装备、成品油网络零售、碳资产管理等上下游领域,形成完整的行业生态。

  生物医药创新突破。实施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试点、进口研发药品白名单制度、境外生物制品跨境分段生产等创新举措,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基因和细胞产业促进条例,吸引罗氏制药、瑞普生物等200余家重点生物医药企业在区内聚集,产值规模近500亿元。

  单泽峰表示:天津将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和产业链堵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创新探索,加快打造更高能级科创生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努力把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在区域协同合作上,多年来,天津按照三地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加强错位联动、协同发展,为“一地创新、三地共享”积累更多“天津经验”。

  加强政策机制协同。牵头发起的联席会议机制已连续举办三届,共同推出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报告、协同发展行动方案、外商投资指引等成果,发布协同创新实践案例46个,助推三地协同联动驶入快车道。

  加强政务服务协同。政务服务“同事同标”事项达到230项,三地自贸试验区内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企业群众办事不用“两地跑”“往返跑”,极大便利了生产要素在京津冀之间的自由流动。

  加强贸易便利协同。京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关物流协同服务平台上线运行,船舶信息、码头进出、货物通关等信息可以实时查询、数据共享、功能互用、一网通办,实现了“通关+物流”一体化联动。

  加强产业发展协同。机场片区与北京临空经济区围绕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汽车贸易等方面搭建合作平台,中心商务片区与河北正定片区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商贸物流等领域深化合作,标志着产业协同已从疏解承接迈入产业链协同构建的新阶段。

  同时,天津自贸试验区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五型”开放优势,与新加坡、韩国、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自贸园区建立了合作关系,不断加强在服务贸易、货物贸易、数字贸易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单泽峰表示,天津自贸试验区将持续深化与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联动,合力打造区域协同开放典范、全产业链创新高地;持续深化与国际高水平自贸园区的战略合作,推动在贸易便利、金融开放、产业合作、人员交流等领域对接国际高标准;持续深化与境外合作园区联动合作,鼓励企业建立海外加工制造基地、区域性营销中心,实现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全面提升,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自由贸易园区。

来源:津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标签:试验区   天津   产业链   高地   船舶   便利   贡献   区域   特色   领域   经验   产业   财经   贸易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