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彭倩 News#
雀巢最近的一大烦恼是,前任 CEO 傅乐宏(Laurent Freixe)的“办公室恋情”盖过了品牌变革的风头。为平息舆论,9月1日,雀巢官宣 CEO 傅乐宏因与直接下属存在未公开恋爱关系,违反《商业行为准则》被立即解职,由集团咖啡业务负责人 Philipp Navratil 接任CEO,生效时间追溯至决定当日。
新任 CEO Philipp Navratil 是一位在雀巢工作超过20年的老员工,现年63岁,他曾为158岁的雀巢集团立下赫赫战功:一手将包装咖啡业务做到全球占市第一,销售规模近2000亿元,2024年占集团总营收超过22%,是雀巢第一大收入来源。
雀巢集团 CFO Anna Manz 不得不在巴克莱炉边谈话的现场谈及换帅原因。Anna Manz 评价新 CEO 曾在负责咖啡业务时展现出极强的上手能力,不光积极调配资源,大胆地推动业务增长,同时还在整个组织内部推进简化工作。
雀巢如今十分需要这样一位业务强人带领品牌成功转型、走出低谷。此次谈话的另一个重点大中华区业务,Anna Manz 披露了这个近年来遭遇增长挑战的重要市场转型进展。最新的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雀巢大中华区同比少赚了15亿元,下降6.5%;销售额也同比下降1.8%。
雀巢大中华区的增长策略将从渠道分销驱动,转向依赖于消费者需求的终端动销驱动(提升本地市场的运营能力),同时也在减少库存,并对管理层进行调整。但雀巢此前也曾指出,随着消费者信心减弱以及通缩环境的影响,这一模式面临挑战。
作为雀巢中国业务的重要一环,咖啡业务颇受关注,Manz 也对此分享了看法。她说,此前到访中国时,曾品尝过瑞幸咖啡的芝士拿铁和生椰拿铁。目前,雀巢与瑞幸在研发速度和产品开发上的合作顺畅,能够配合瑞幸的快速创新周期。
今年7月1日起,雀巢中国正式进入新任 CEO 马凯思掌门时间,由这位“老雀巢人”执掌雀巢超过400亿的中国生意,并将领导超过1.8万名在华员工。他的第一 KPI 仍是增长。雀巢中国曾定下2025年实现600亿小目标,在2030年实现1000亿大目标,但到今年Q1(即2024财年Q4),前一个目标还只完成了三分之二。
迷你 Labubu 在二手市场价格回归理性比预想中要早很多。
这在许多人的意料之外。刚刚过去财报季,泡泡玛特发布了堪称炸裂的季度业绩,也贡献了港股今年最精彩的三大季度财报会其中一场。会上,创始人王宁给出乐观全年营收指引的同时,还一脸微笑地掏出迷你 Labubu,称“相信会成为爆款。”
一开始的火爆程度的确符合王宁的预言。如此前多款“The monsters” 系列产品类似,仅在预售期间,二手交易平台已将迷你 Labubu 炒至翻番。迷你 Labubu首发71万件,但8月28日发售当天,光天猫旗舰店和抖音旗舰店便有150万人加购,不到60秒便售罄。部分加购用户等待的预售的排期甚至到了明年6月。
不过,9月4日,距离发售首日不到一周的时间,千岛、得物等潮流平台显示,迷你版 Labubu 的价格普遍降低了10%到30%。其中,单个未拆盒盲盒成交价下降了22%。拆盒产品价格降幅较大,最畅销的“L”款价格下降了近30%,隐藏款“爱心”成交价也从991元降低到679元,降低了31.5%。在二手平台,还有买到多个新品的玩家为了快速回血,原价转售迷你版 Labubu。作为对比,此前三个版本的 Labubu系列产品二手价格下跌都需要半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隐藏款价格更是长期居高不下。
为何迷你 Labubu 跌价如此迅速?为了增加产品的新鲜感,泡泡玛特为迷你 Labubu 设置了独特的玩法:30款 Labubu 分别对应不同字母和符号,用不同字母款拼名字缩写、特殊含义单词等,但因为延续了盲盒的销售模式,款式增多只会让抽中心仪款的难度大幅提升,这引发了部分粉丝的不满,他们纷纷在社交媒体发布吐槽贴;此外,在发售当天,据多家媒体的报道,到店展示的迷你款 Labubu 实物就被诟病做工问题——迷你 Labubu 实物特别小,做工欠佳,存在歪头、身子扁榻等情况。
为了满足日益上涨的市场需求,泡泡玛特一直在想办法加大产能。泡泡玛特供应链中心总裁袁俊杰表示,毛绒产品8月产量已是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从消费者端的反应来看,供给更充足不等于供给更优质,再加上,正是产能的急速扩张,供应逐渐跟上销售节奏,消费者抢购热情的消退,迷你 Labubu 价格开始回归理性。
创始人张俊杰称霸王茶姬“不打价格战”,但外卖大战影响了霸王茶姬的业绩。
半年报显示,霸王茶姬单月 GMV 同比双位数下滑23%,是6家上市新茶饮品牌(蜜雪冰城、古茗、霸王茶姬、茶百道、沪上阿姨、奈雪的茶)里唯一单月 GMV 负增长的品牌。
霸王茶姬全球 CFO 黄鸿飞在财报会上坦言,除了去年基数太高,另一大原因是“外卖平台价格战加剧,虽然公司选择不参与短期导向的折扣活动,但这导致部分客源暂时分流,影响了销售表现。”
霸王茶姬也是6家上市新茶饮中开店数量仅次于蜜雪冰城的玩家。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近一年新增门店达到2042家。然而,快速扩张的背后,是门店之间的内耗加剧——新店没带来新增量,反而摊薄了老店的业绩。这与霸王茶姬的中高端定位有关,相较于平价奶茶品牌,其定位的价格带消费者群体在疫情结束后明显减少,规模变得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体量本身很大的霸王茶姬如果继续快速开店,单店销售额将面临同比下降的困境。
快速扩张带来的营销市场费用、管理费用过快增长,都导致霸王茶姬上市后的第一份半年报的盈利表现不够好看。虽然上半年整体营收仍然保持了同比双位数增长,但净利润只有7.55亿元,同比降幅高达38.22%。其 Q2净利润更是跌超87.72%。
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财报发布后,霸王茶姬美股盘后跌超13%,市值也较上市最高峰76亿美元时跌超一半,市值缩水为35亿美元。
不过,今年上半年业绩虽表现略显逊色,但霸王茶姬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霸王茶姬正在海外加速扩张,且海外收入增速高于开店增速。截至 Q2末,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数为7038家,同比增长40.9%,海外门店达到208家,覆盖东南亚和北美多个市场。海外 GMV 达2.3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7.4%。
在国内市场渐趋饱和、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新茶饮品牌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想要讲新的资本故事。不过,海外市场竞争如今也十分激烈,且本地化运营难度很大,这意味着品牌们需要克服更多的挑战。而新茶饮品牌从中国奶茶到全球品牌的进阶之路,或许才刚刚开始。
众多奢牌纷纷统一全球各个市场零售价时,MaxMara 成为了其中的异类。
据时尚商业daily报道,MaxMara 在中国区维持欧洲两倍以上的定价,这一逆价策略不断引发消费者热议,也揭示了奢侈品在华市场的复杂博弈。税费、关税和运营成本的叠加或许能解释一部分,但显然不足以撑起翻倍的价格。
MaxMara 正有意塑造这样的差价,即使它会引发市场争议。中国和欧洲市场的巨大的价差催生了庞大的代购产业,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而言,代购提供了更可接受的价格。Max Mara 没有严厉打击代购,而是默许他们的存在:官方专柜塑造高价定位,非官方渠道消化价格敏感的需求,保持销量。
然而,这种模式的风险在于,如果监管方面出手,代购渠道可能受到严厉打击;此外,电商的兴起让各个渠道的价格变得十分透明,官方专柜塑造的高价定位也将失效,再加上此时若有心智相当的竞争对手发起挑战,Maxmara 的心智恐将遭遇动摇。
事实上,平价时代下,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心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轻易为溢价买单,除非品牌真的提供了能提供差异化、高质量、身份认同和情绪价值的产品。今天的年轻人也更关注性价比、透明度和品牌诚意,价格不合理,也会在社交媒体的传播之下,迅速转化为舆论风险。
MaxMara 曾凭借经典款的羊绒大衣塑造了全球高端大衣产品的标准,不仅是因为它的设计美感,更是因为它传达出的那份优雅与自信。不少女性消费者曾对其念念不忘:如果能穿越回少女时代,手里有点小钱,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重新买一件101801羊绒大衣和一件泰迪——反正早晚会买的。
再加上,中国本土的高端服装品牌也正崛起。之禾、珂莱蒂尔(Koradior)、例外(Exceptional)、玛丝菲尔、上下等均获得了不小的关注。在中消费者如今更认同国货的大背景下,MaxMara 的竞争压力不小。
#
那个帮助瑞幸提升品牌气质最关键的女人终于回归了。
演员汤唯作为“瑞幸咖啡全球原产地倡导人”重新代言瑞幸咖啡。同时,瑞幸开启“就喝原产地节”,推出主打原产地的产品矩阵,包括新品阿克苏苹果拿铁,以及受消费者欢迎的生椰拿铁、耶加雪菲美式、茉莉花香拿铁、轻咖柠檬茶、琯溪蜜柚拿铁等现制饮品。
汤唯上一次代言瑞幸可以追溯到8年前。2017年,刚成立不久的瑞幸咖啡奔着赶超星巴克的愿景,请来了海内外公认的电影女神汤唯做品牌第一个代言人。
随着汤唯的回归,瑞幸如今手握刘亦菲、易烊千玺和汤唯内娱三位在全球电影市场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代言人,合作明星梯队的实力已经对标国际大牌。而这种“顶流”明星梯队的营销投入,其实也是如今瑞幸自身实力的写照。
可口可乐持续与各类知名IP开展联名合作。
可口可乐公司宣布,将自2025年9月1日起在美国市场推出与《星球大战》合作的限量联名系列产品。此次合作涵盖45款特别包装,灵感来自达斯·维达、尤达、曼达洛人和格罗古等18位经典角色,向这一跨越数代的传奇文化IP致敬。
该合作不仅是对“原力”粉丝的情怀召唤,也为2026年即将上映的《星球大战:曼达洛人和格罗古》电影提前预热。活动期间,消费者购买指定产品可参与兑换原创周边,并有机会获得Coke ON印章等礼品,打造饮品与文化的双重体验。(小食代)
,品牌#
巴黎世家又来搞抽象了。
近日,巴黎世家官网上线了一款名为“MARCHÉ中号版型可折叠托特包”的新品,因撞脸塑料袋,再次引发关注。客服表示,这款新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周边日常使用的事物,但实际并不会采用塑料袋的材质,而是采用织物为材料。
官网介绍称,该包亮相于Balenciaga 2025冬季系列Look 25,长高宽分别为50厘米、52.8厘米、1厘米,Dyneema面料,正面饰以Balenciaga标识印花,售价8200元人民币。截至界面新闻发稿,这款新包在官网和官方小程序都显示为缺货状态。
巴黎世家不是第一次推出类似塑料袋的包。2017年5月,巴黎世家首次推出了一款价值2145美元(约合人民币1.4万元)的亮蓝色、超大尺码手提包,外形酷似宜家99美分(约合7元人民币)的蓝色大购物袋;2022年秋季,巴黎世家推出一款“垃圾袋”包,官网将其命名“Trash Pouch”,直译为垃圾袋,海外海外售价达1790美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
今年以来,巴黎世家还因推出多款有争议的产品,而频频登上热搜引发热议。6月份,巴黎世家一款“北京烤鸭”包袋,引发网友吐槽。Balenciaga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旗舰店店员称,该包外层为牛皮皮质,采用的是意大利顶级皮质,专柜售价15500元。
巴黎世界用奇葩产品吸引流量,无非是为了提振业绩。其母公司开云集团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开云集团销售额下降16%,至76亿欧元;净利润暴跌46%,降至4.74亿欧元。
H&M 在深圳接连落地两家新店。
据界面报道,一家是位于宝安新商业地标深圳大悦城的常规门店,另一家则是 H&M 深圳旗舰店,选址在罗湖东门商圈的深圳1234space 购物中心,后者是其华南最大旗舰店。
这是 H&M 近两年门店革新的又一新足迹。从2024年至今,H&M 在中国内地陆续升级及新开了多家门店,走过了成都、绍兴、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座城市。
走进位于罗湖东门商圈的深圳1234space 购物中心的1764平米的 H&M 旗舰店,可以感受到 H&M 全球最新店铺设计理念。步入其中,首先占据视觉的是大片米白的主色调,简洁线条勾勒出开阔通透的空间格局。店铺使用了自然材质和可持续材料,呼应着 H&M 对可持续时尚的追求。
不仅是门店变化,近两年 H&M 在中国市场的变化几乎是全方位的,覆盖产品、渠道、营销等多个层面。在中国,本土化是 H&M 产品革新的一个关键词。从2019年开始,中国设计师开始出现在 H&M 联名系列的合作名单中,此后节奏变得更加密集,并从单次的联名合作,升级到更系统化的深入合作机制。
除了调整线下零售布局外,也在积极适应中国的电商生态。2024年10月,H&M 入驻拼多多,成为首个登陆这一平台的国际时尚品牌;抖音旗舰店也紧随其后开业,进一步丰富了 H&M 的多平台布局。2025年618期间,H&M 还携手天猫超级时装发布,为夏季系列新品设计了一场6小时的创新直播。
无论从新旗舰店的大小、设计还是陈列,都能看出 H&M 在保持性价比的同时,向时尚化、品质化转型的决心。
's more#
A 股迎来新牛市,茅台是最大受益者。
9月1日,贵州茅台(600519.SH)股价超过寒武纪,重新成为 A 股市场第一高价股。截至9月1日收盘,贵州茅台股价为1476.1元/股,寒武纪股价为1448.39元/股。目前,它们为A股仅有的两只千元股。8月27日,寒武纪股价在盘中一度超过了贵州茅台,短暂登顶。8月28日,寒武纪股价大涨15.73%,收盘价为1587.91元/股,超过贵州茅台的1446.1元/股,收盘价首次位居 A 股第一。但8月28日晚,寒武纪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导致其股价跳水。
华尔街猎手 Elliott 斥资40亿美元重仓百事
知名激进投资基金Elliott Investment Management(下称Elliott),最新盯上了500强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
在昨天发布的一份致百事公司董事会的信函中,Elliott主动披露说,其管理的基金已共计持有百事公司4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85亿元)的股份。这意味着,其一跃成为年营收超过900亿美元的百事公司最大的投资者之一,持有的股份约占百事可乐市值的2%。
Elliott 还提出五大变革方案:优化饮料业务、剥离非核心资产、投资盈利增长、设定新目标并加强问责。
GAP 持续改革。
当地时间9月4日,美国老牌快时尚品牌 GAP 集团宣布进军美妆市场,将首先从旗下150家 Old Navy 品牌门店开始测试,推出美妆和个人护理产品,并设置专门美妆顾问和店中店,计划明年扩大规模。新美妆区将贩售Old Navy自有品牌产品和 Mario Badescu、E.l.f. 等知名品牌,价格多在25美元以下。受此消息刺激,GAP 周四收涨近6%,报23.93美元。(界面新闻)
塑造高端化形象的八马茶业继续在资本市场进击,但这个市场的生意如今很不好做。
近日这家持续努力IPO的公司再次在港交所更新了招股书。2023年受益于加盟店的扩张,八马茶业的营收达到21.22亿元,同比大增16.8%;净利润达到2.06亿元,实现同比24%的增长。但到了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速就大幅放缓,营收仅增1%至21.43亿元;净利润增长8.9%至2.24亿元。到了2025年上半年,八马茶业的营收、净利润则首次同比下滑,营收同比下降4.2%至10.63亿元,净利润同比下跌17.8%至1.2亿元。这也反映出高端茶市场竞争加剧及消费疲软。
平价快餐之王继续巩固价格优势。
日前,广东萨莉亚官微宣布,从9月5日起,部分门店将上线下午茶套餐。部分门店不上线或仅在工作日上线。每天下午14:00-17:00,均价15元,共有4种套餐可供选择,每款套餐包含一个主食和无限续杯的饮品。
山姆继续扩大了其在北方市场的影响力。
近日,北京通州山姆会员店正式完成签约。据悉,北京通州山姆是北京确定引入的第6家山姆,至此,北京已经布局了8家山姆,成为目前全国拥有山姆门店(含已开+筹建)最多的城市,此前是拥有7家山姆的上海。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开业56家山姆,其中北方城市只有7家,占比仅12.5%。即分别在北京(4家),和天津、大连及沈阳各1家。(联商网)
更新时间:2025-09-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