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长达8天的小长假刚刚结束,虽然不少人已经回归到了原本生活的正轨,但思绪还沉浸在假期的轻松当中久久不能平复。
然而,本该在这些日子里大捞一笔的商贩却显得无比惆怅,本该在节日后打折被处理地七七八八的货物却也出人意外地堆积了起来,其中甚至包括节日里最促销的月饼。
双节消费市场完全崩盘的原因会是什么?又是什么样的商品在对原有商品进行不断取代?
可能大家在看到标题之后都会不由得感到震惊,但这样的情况确确实实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每逢传统佳节,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走亲串巷基因就会发动,其所附带的串亲随礼被动也会一并触发。
为了抓住这样的时机大赚一笔的商家,就会趁机将商品的价钱上抬,尤其以大闸蟹、白酒这些拿出来“有面”的东西,并且仿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共识。
可到了今年,走街串巷所必需要带的“时尚单品”突然间就不香了,价格腰斩都习以为常,有的甚至要降到比日常的价格还要低,甚至是这样都无法让消费者为之动容。
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吃蟹只吃二两母”的网络热梗席卷了整个海鲜市场,其中螃蟹类水产更是涨到天价还有不少人跟风抢着买。
可今年就完全不一样了,不光节日之前水产没人光顾,节日后的终极大促活动依然无人问津,甚至有的地方直接把活的大闸蟹按斤出售,一斤三十来块的价格比猪肉还要便宜。
其实有一部分原因还是有迹可循的,产量多、需求少自然不必多说,其中更重要的便是今年大闸蟹的品质受到接连不断的恶劣气候影响,对于稍微懂行一点的人来说都是巨大的嫌弃。
而且就便利程度来说,海产品当中在大闸蟹以外,三文鱼、小龙虾不光价格更加惠民,处理起来也更加方便,大家的目光也没有必要非得放在大闸蟹身上。
在中秋、春节这些传统节日前,团圆饭的仪式感几乎是必须准备的,因此普通的鸡鸭牛羊肉和鸡蛋的价格总会比平时多一些,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五花肉和排骨这些硬菜。
可在今年的菜市场中大把的肉类没人光顾,难不成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已经提高到看不上这些东西了吗?
但是在仔细探寻之后才清楚,原来大家提高的并不是生活水平,而是相对而言更重要的生活质量。
在从前来讲,人们的手中并没有那么多钱,想要吃肉只有特殊的节日才能有机会大饱口福,可现在不一样了,想吃什么肉随时都能买到,所谓的节日仪式便慢慢开始淡化了。
不仅如此,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了生活的健康和条理性,在专家的解释中,长期过多的食用肉类会让人体产生怎样怎样的反应,因此蔬菜反而成为了饮食生活中的重中之重。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太容易得到的就不太容易被珍视。”
要说让上面的那些与这样东西相比,那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无论是商务宴席还是节日走亲戚,只要是提上两瓶茅台,就没有掰不弯的嘴角。
鉴于其只要使用的当就没有办不成事的特性,价格再涨也依然是礼品中的硬通货,可就是这样神奇的“时尚单品”也会有遭遇滑铁卢的一天。
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飞天茅台的市场价一度高达三千往上,但今年再来看,几百块的降价幅度依然出现了滞销的情况。
原来,现在的人们慢慢开始摒弃了传统的形式,更多地开始追求生活的真正需求,老一辈的长辈喜爱浓烈的白酒,但现在的家庭是更年轻一代的了。
热爱柔和爽口的啤酒和白酒是他们的共性,因此啤酒和果酒反而代替高价白酒成为了他们之间的硬通货。
既然中秋节是主场,那自然少不了月饼的销量,为了这个节日,不少商场都选择直接为不同种类的月饼腾出一个最显眼的位置摆放。
可当消费者看到这些商品价格的时候,任谁都会坐不住,88元、128元的好看数字似乎在解释月饼外礼盒的价值。
盒子越是光鲜亮丽,价格便越高,但是当你打开礼盒看到里面的实物之后才发现,或是没有几块的月饼,又或是小的可怜,完全不如外面散卖的划算。
前面也已经提过了,现在人们更多在意的是自己实实在在的物质生活,而并非包装所给自己带来的精神价值,如果在中秋节非要挑礼品送给亲戚的话,一旁货架上的茶叶或许更有意义。
况且,工厂生产出来的月饼礼盒套装当中,为了增长保质期,多多少少都会添加一些化学试剂,如今的人们对这些东西可谓是非常敏感,一旦出现“添加剂”这类名称,就好像触碰到了他们的逆鳞,完全没有一点活路可言。
如此不难看出,人们理性的消费观念、日益注重的健康生活等等才是双节商品“掉价潮”的根本所在。
对于消费者的我们来说,节日里的商品价格已经无足轻重,但这件事却恰恰给所有商家敲响了一个警钟,只有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才是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终极秘方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