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从2018年打到2025年,依然是全球经济的大热点。2025年特朗普二度上台后,关税政策成了他重塑贸易格局的杀手锏,针对中国的关税更是步步紧逼。中国这边也不示弱,精准反制,针锋相对。就在市场揣测双方会不会彻底翻脸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喊话,透露中美谈判有了新进展。与此同时,特朗普宣布与印尼签下第五份关税协议,全球贸易格局又掀波澜。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是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关键推手。他早年在金融圈摸爬滚打,曾经是索罗斯基金的高管,擅长从市场角度看问题。2025年1月,特朗普二度上台后,贝森特被任命为财政部长,负责落实特朗普的关税计划。他在公开场合总是西装笔挺,讲话喜欢用数据说话,态度强硬但留有余地。贝森特多次表示,关税是逼迫贸易伙伴让步的工具,但也要避免市场彻底失控。他的风格在白宫内部颇受认可,成了特朗普对外谈判的门面。
中国这边,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是贸易谈判的主力。他长期在国际贸易领域工作,熟悉WTO规则和多边谈判,经验丰富。王受文在谈判桌上以冷静著称,擅长用数据和事实回应对方的指责。2025年5月的日内瓦谈判中,他带领中国代表团与美方周旋,最终促成部分关税的暂停和削减。王受文在国内被视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人物,多次在关键时刻稳住阵脚。
特朗普作为美国总统,第二任期延续了第一任期的强硬风格。他把关税当作谈判筹码,试图通过加征高额关税,迫使各国开放市场,减少美国贸易逆差。2025年4月2日,他在白宫宣布“对等关税”政策,针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加征关税,引发全球市场震动。特朗普的决策风格一如既往果断,常常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简短声明,直接影响市场情绪。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中国首当其冲。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基础关税,加上此前2月和3月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加征的20%关税,总税率达到30%。这一政策直接冲击全球供应链,广东、浙江等地的出口企业订单量骤减,不少工厂暂停了对美出口业务。美国的消费者也没好过,超市里的大豆油、鸡肉等商品价格上涨,生活成本明显增加。
中国这边反应很快。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在3月10日宣布,对美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等加征10%。同时,中国还将部分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限制其在华业务。这些反制措施精准打击美国农业和食品行业,尤其是中西部农场主,出口订单大幅下滑。
这场关税战让双方都感受到压力。5月12日,中美在日内瓦举行高层会谈,双方经过两天谈判达成协议,暂停4月2日起新增的24%关税,设定90天暂缓期,并取消91%的现有关税。这份《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让市场松了一口气,美股和A股都出现反弹。6月,双方在伦敦继续谈判,美国同意解除对中国的EDA软件、乙烷、飞机发动机和英伟达H20芯片的出口限制,中国则承诺稳定稀土供应,并恢复美国学生签证的发放。这些成果表明,双方在关键领域开始寻找合作空间。
7月15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8月12日的关税暂缓截止日期不是硬性限制,中美谈判进展顺利,预计下月初将在第三国再次会面。他还暗示,24%的暂缓关税可能继续延长,甚至可能取消。贝森特的表态让市场情绪进一步稳定,华尔街的交易员调整投资组合,中国的出口企业也开始恢复对美订单的规划。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只针对中国。4月9日,他宣布对70多个国家暂停实施高额关税90天,争取谈判机会。英国最先达成协议,缴纳10%基础关税,换取汽车和钢铝关税的减免。越南协议规定其对美出口商品加征20%关税,转口贸易加征40%,美国商品则享受零关税。柬埔寨协议还在磋商中。7月14日,特朗普宣布与印尼达成第五份关税协议,印尼对美出口商品缴纳19%关税,美国对印尼出口享受零关税,印尼还承诺购买15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45亿美元农产品和50架波音飞机。这份协议被特朗普称为“贸易平衡的重大胜利”。
特朗普还在7月15日宣布,计划对非洲、加勒比地区等“小体量国家”征收略高于10%的关税,并准备对药品和芯片加征低税率,给予企业一年时间在美建厂。这些措施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战略仍在扩大,试图通过全面施压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更新时间:2025-07-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