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南京市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白皮书》今天发布

今天(11月18日),《南京市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白皮书》在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正式发布。这也是全国首份专门针对小学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的白皮书,对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小学生如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不是小学生就不想自己写作业了?这一连串问题的答案,都在这本《南京市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白皮书》当中。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卢锋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7发布,旨在抢抓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规划’提出,要把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南京起步早,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两年比较火,学生如何用好它,有什么样的风险和挑战,又有什么样的机遇,这些都是我们最大的考量。”

项目组对南京市12个区17所学校3–6年级的8795名小学生进行线下问卷调查,并对其中8所学校的74名学生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基于一手数据,白皮书全面描绘南京市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偏好与素养现状,剖析了个体、家庭、学校等因素对素养的影响,揭示了工具化倾向、批判性不足、家庭支持差异引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分层”等现象。这种基于证据的研究为政策制定与教育改革提供了坚实支撑,推动区域人工智能教育从“经验驱动”向“证据驱动”转型。

“有80%以上孩子知道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这些孩子中又有80%以上的孩子至少每周用一次,其中有超过25%的孩子每天用一次或者多次。”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刘永贵说,学生对生成式人工智能选择兼顾逻辑和情感,“比如豆包让人感受更亲切,DEEPSEEK的逻辑性更强。主要使用在兴趣探索、情感陪伴、创意表达、生活助手等非学校学习应用场景。”

当今世界正经历由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AI )驱动的深刻变革。凭借强大的内容生成与情境理解能力,GENAI正重塑知识生产、学习方式与思维结构,其教育影响尤为深远。教育能否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契机,妥善应对风险与挑战,直接决定着未来公民的核心素养形态与国家的人才竞争力。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层影响。《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及《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中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等政策相继出台,明确提出要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推动教育体系的智能化转型。至此, GENAI在教育中的地位已经从“或然”走向“必然”,从探索性应用迈向系统性融合。

据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潘东标介绍,《南京市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白皮书》基于实证调研展开剖析,为构建具有中国经验的人工智能教育伦理、风险防控体系奠定了基础,对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纵深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校长何义田说,白皮书中的一些数据揭示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很有意思,也很有价值。比如“四年级”是一个关键期、窗口期,要多加强技术原理、提示词对话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数智伦理学术的、道德方面的判断与决策,都要加强。还有白皮书提出的提升AI素养的策略路径,如何与学科教学融合,如何制定校本化的AI使用指南,差异化的明确使用边界,哪些人鼓励应用,哪些方面限制使用,都让我们学校有了清晰的方向。包括如何构建人工智能育人生态,提升教师、家长以及整合社会资源,多元协同创设AI应用的环境,白皮书都有了科学、清晰的指导。

“人工智能是新技术,人工智能教育是教育的新内容、新手段,需要全新育人观念和方式的转变,需要积极科学地探索,这份白皮书是我们一线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及时雨’式的指南,对整体提升南京基础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水平起到引领支撑作用。”何义田说。

作为南京市“先行先试”的又一成果,该白皮书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实践指导性,既是一份翔实的区域性人工智能教育诊断书,更是一份面向未来的教育行动宣言。全国知名教育信息化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认为,报告不仅具备高度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更为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小学阶段的GENAI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范例与思考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9

标签:科技   南京市   人工智能   白皮书   素养   小学生   全国   中小学   南京   学校   金陵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