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里老刷到卖酒的,喊着“168六瓶,假一赔十”,还制造紧张气氛说“只剩50单”,专门骗中老年人买他们的劣质假酒。

刷短视频时您是不是也常刷到“168元6瓶”“年份老酒”的白酒促销?这些直播话术诱人,销量动辄上千,但背后隐藏的可能是精心设计的假酒陷阱。
最近就有消费者王先生反映,他花168元买了6瓶标着“2006年窖藏”的“老五粮”,收到货才发现上了当。

这酒从包装上看似乎有模有样,但仔细一看,商标上印的不是“五粮液”,而是字形极其相似的“五稂液”。
“稂”字本是一种杂草,商家用这个字打擦边球,意图再明显不过,扫码验证虽然显示“正品”,但跳转的页面信息模糊,生产地址更是对不上真的五粮液产自宜宾,这酒却标着绵阳某地。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商家被质问后的态度,对方竟直接表示“骗一个算一个,中国有14亿人”,这种毫无底线的说辞,折射出部分直播售假者的嚣张气焰。
而像王先生这样的受害者并不少,尤其许多中老年人,容易受“限量抢购”“年度清仓”等话术影响,在紧张氛围中匆忙下单。

这些所谓的“年份老酒”,其实根本谈不上窖藏,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酒多是回收的旧酒瓶灌入低价散酒,有的甚至是酒精勾兑的“串酒”,成本算下来一瓶不到8块钱。
标签、瓶盖、外包装都能仿制,连防伪标识也能克隆,普通消费者肉眼很难识别,所谓“2006年”之类的年份标注,不过是随意打印的数字,可以按需修改。

低成本带来的却是高利润,这类假酒一箱成本不到50元,在直播间却能卖到168元甚至更高,利润率超过250%。
若是用劣质酒精勾兑成本更低利润空间可达数十倍,暴利驱动下即便平台屡次打击仍有商家铤而走险, 假酒危害不仅是钱财损失更威胁健康。
一些不法商家为压缩成本使用工业酒精勾兑,其中含有的甲醇摄入少量就可能导致视力损伤,多量甚至危及生命。

过去几年因饮用假酒引发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教训深刻, 对消费者而言维权道路也十分艰难。
多数人缺乏专业鉴别能力,而平台要求的维权证据,如完整的开箱视频或权威检测报告往往难以提供。
检测费用高流程长即便最终证实为假,多数处理结果也仅是退款了事,所谓的“假一赔十”很难兑现。

新闻一经发出,网友们纷纷说出自己家老人类似的经历。
“这种利用信息差和老年人图便宜心理的销售行为极其不道德。”
“这价格连瓶子都买不来,还指望是真酒?”
“不是老年人好骗,是骗子太会研究老年人了。”

“对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深恶痛绝,“稂字是杂草的意思,用这个字,商家是觉得自己是行业害虫吗?”
“这种在商标上玩一字之差的把戏,是假酒贩子的常用伎俩,目的就是让消费者在匆忙间看走眼。”
“买酒时一定要像做“大家来找茬”游戏一样,仔细核对每一个细节。”

“正品五粮液一瓶成本都不止这个数,168元6瓶,平均一瓶28块,这不是捡漏,是主动跳坑。”
“平台客服往往要求提供开箱视频或权威机构鉴定报告,且不说普通消费者会不会每时每刻录像,光是那高昂的鉴定费用就让人望而却步,最终结果大多是退货退款,商家所谓的“假一赔十”几乎成了空头支票。”

“更可怕的是,有些商家直接引导私下交易,事后关门跑路,让人投诉无门。”
“维权的成本太高,而作恶的成本太低。”
“这喝下去的不是酒,是毒药。”
“平台不能只收佣金,而放松对商家资质的审核。”

“既然开放了店铺,平台就有责任把好第一道关。”
你在直播间或者电商平台买酒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坑”?你觉得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各自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假酒真正无处遁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
信息来源:闪电新闻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