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身体负责辨声纳音、平衡调节的关键器官,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大部分,由若干系统组成。耳朵是我们感知外界抑扬顿挫的门户,有的人会出现听不清、听不见、耳内嗡嗡响等问题,要及时到医院查明原因,或者找中医诊治。
很多人不知道,耳鸣耳背等症状是中医诊疗传统优势项目,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对耳朵问题进行探索,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描述症状有耳聋、暴聋、聋厥、耳闭不可停、耳鸣等,从《伤寒论》到《千金方》,再到《温病条辨》、《医林改错》,都有针对耳病的探讨和治法。

中医如何认识和辨证耳病?耳病集中表现为耳鸣、耳背等问题,有“一大原则、三大病因、四大经验、五大治法”等重要认识。
1、总的原则:耳朵位于头面部,清阳之气上通为“清窍”,虽为身体局部,却与全身脏腑有密切联系,临床辨证必须树立“整体观念”。从人体十二经络看,除了足太阳、手太阴外,其余十条经络皆连通于耳,也成为“整体治耳”原则的明证。
2、三大病因:治耳从心肾入手,或肝脾和胆经切入。耳鸣耳背可由实证引起,或虚证诱发,或外感六邪引起,主要病因有营卫不和、肝郁脾虚、肾阴亏虚,另外衍生出脾肾阳虚、脾虚湿滞等分型。
3、四大经验:临床治耳病要以脏虚为本,邪实为标,在整体论治基础上,补虚泻实,要以补肾为根本,调肝为关键,健脾为枢机,化痰祛瘀以通窍。

4、五大治法:包括宣肺通窍、泻肺清窍、疏风透窍、涤痰开窍、滋肾养窍等,并衍生出活血、解毒、益气、潜阳、散郁等治法。
无论是耳鸣还是耳背,落脚点都要放在“如何治”上面,千百年来中医有大量方剂,如小柴胡汤、平胃散、逍遥散、补中益气汤、桃红四物汤、黄连阿胶汤等,其中有4个方剂,是耳鸣耳背的专用方、常用方和通用方。
这4个方剂是:益气聪明丸、清气化痰丸、龙胆泻肝丸和耳聋左慈丸。它们在临床如何辨证使用?
1、益气聪明丸

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东垣试效方》,全方8味药:黄芪、甘草、芍药、黄柏、人参、升麻、蔓荆子、葛根。从字面理解,很多人以为它是补脑开窍的,其实它是“耳聪目明”的专方,中医认为益气聪明丸“常服无内外障、耳鸣耳聋之患”,现代仍在五官科、消化、神经、循环等系统广泛应用。
益气聪明汤主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引起的耳目问题,可益气升阳,宣窍降浊,是中医整体辨治耳病的体现,从黄芪、升麻、葛根、人参、芍药等药材组合看,它是升脾阳、疏肝郁、改善肝郁脾虚引起的耳鸣。
脾虚耳鸣的表现,主要是身体容易疲乏,倦怠,尤其在劳累之后疲乏更明显,休息一阵之后耳鸣又消失了,或者是下蹲时间过久,起立后头晕眼花,耳内轰鸣,多见于中老年人、长期体力劳动者。

2、清气化痰丸
出自明代吴昆的《医方考》,全方8味药:胆南星、黄芩、瓜蒌仁、杏仁、制半夏、陈皮、枳实、茯苓。从方剂名称看,它是“化痰饮”的,为何成为治耳病的方剂?原来,方剂考虑的是用补肾+泻肝思路治耳鸣。
当痰火内结、上扰清窍,就可用清气化痰丸,化痰通腑,下气开结,热清火降,气顺痰消则耳鸣耳背消失。
换句话说,清气化痰丸是清热+化痰双管齐下,用釜底抽薪的方式解决耳鸣,通常患者表现为耳鸣声音大、耳内轰鸣或呼啸,而且伴有头晕、头疼、心烦急躁、胸闷气短等表现。

3、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丸前身是龙胆泻肝汤,该方由李东垣从南宋《妇人大全良方》化裁而来,因为比较好用,明清时期又进行多次改良,如今所用的版本出自清代《医方集解》。
龙胆泻肝丸由10味药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当归、甘草、柴胡,是中医治疗肝胆湿热的名方,效专力猛。
龙胆泻肝丸是针对“郁而化火、阴实化热”的病机起效的,全方泻中有补,清利并行,降中寓升,先将药力引入肝经,泻掉肝的实热,然后沿着肝经一顿整治,缓解耳鸣耳背等问题。

龙胆泻肝丸用于肝火上炎引起的耳鸣,患者见于口苦咽干、情绪急躁、心烦不安,伴有头晕头痛症状,这是肝火循经上冲出现的典型问题。
4、耳聋左慈丸
该方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磁石、熟地、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柴胡8味药组成,滋肾阴,平肝益气,是治疗耳病的重要方剂。
耳聋左慈丸主要针对外邪入侵、饮食失调、情志抑郁、体虚等引起的听觉问题,病根在肾阴亏虚,出现头晕眼花、腰膝疼痛、酸软乏力、五心烦热、失眠健忘、牙齿松动、小便余沥等问题。

方剂以熟地、山药、泽泻、牡丹皮等组成补泻之格局,滋补肾阴,清降虚火,磁石聪耳止鸣,潜阳止泻,尤其适用于耳鸣像蝉鸣、尖锐频繁的状态。
总之,益气聪明丸、清气化痰丸和龙胆泻肝丸、耳聋左慈丸这4个方剂,是临床治疗耳鸣耳背,从不同角度辨证入手的体现,如果耳鸣耳背夹杂有多个症状,要综合加减运用,注意用药需辨证和遵医嘱服用。
更新时间:2025-11-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