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姓氏万千,今天我们来说说萧姓。据说萧姓最早起源可能需要追溯到夏朝,是我国南齐、南梁、西梁三朝的国姓,是辽朝的后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目前全国人口约93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9%左右。1977年12月2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字表(草案)》,将“萧”简化成“肖”,因此大量的萧氏族人被改姓为“肖”,而宋版《百家姓》中则未收录“肖”姓。
(萧何)
中华萧姓起源有多种,一是源于嬴姓,传说贤士伯益在夏禹时期负责火种,其后代在萧地建立了萧国并以此为姓;起源二是源于子姓,周代的宋国大心因功被封于萧,成为萧国的君主,后来国灭,他的后代以国为姓称为萧姓;起源三是源于外族改姓:汉朝时期巴哩、伊苏济勒等外族被赐姓萧,北方战争推动外族南迁,许多民族在中原地区也选择改姓萧。
萧姓的堂号与郡望也非常繁多,但主要的几个堂号分别有:兰陵堂、广陵堂、定汉堂、制律堂、友爱堂、听松堂等;而郡望主要有兰陵郡、广陵郡(江都郡,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
萧姓虽然大多源自于萧国,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萧何也被封为酂侯,其封地在今安徽省萧县一带,但山东兰陵却成了萧姓的发祥地,而兰陵也成为了萧姓最有名的郡望,这得于萧何的六世孙萧望之。萧望之,字长倩,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人。西汉大臣、辞赋家,相国萧何的六世孙。学识渊博,通览古今,受到儒生的敬仰。射策甲科,起家为郎,署小苑东门候,历任御史大夫(魏相)属、大行治礼丞、谏大夫、丞相司直、平原太守、少府、左冯翊、大鸿胪,教授太子刘奭,反对冯奉世封侯,建议和亲乌孙国,善待呼韩邪单于。甘露三年(前51年),参加石渠阁会议。汉宣帝临终时,授前将军、光禄勋、领尚书事,入选托孤大臣。汉元帝即位后,辅理朝政,甚受尊重。初元二年(前47年),受到宦官弘恭、石显的诬告,下狱自杀。萧望之主治《齐诗》,兼学诸经,是汉代《鲁论语》的知名传人。
在山东省兰陵县兰陵镇小仲村(原名萧冢村),修建一座气势恢宏的萧氏文化园。整个文化园占地200亩,自2010年6月底开工修建,分三期施工。由萧氏大宗祠、萧望之墓园、萧望之纪念广场、萧何影视基地四部分组成。萧望之墓园占地86亩,一期投资1800多万元,建设了享殿、挡墓门等主体工程。
2013年10月10日,“萧望之墓地”被列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全球萧氏宗亲祭奠先祖之地和传承萧氏文化的重要场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萧氏族人前来寻根祭祖。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