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益阳市人民政府网_部门动态】
医生正在给市民贴三伏贴。刘美玲摄
三伏已至,暑气渐长。连日来,记者走访市中心城区部分医院看到,中医诊室外早早排起长队,市民们手持预约单有序等候,只为赶上今年“三伏贴”的头一拨敷贴,开启夏日养生之旅。
三伏贴+三伏灸 冬病夏治正当时
“我的体质不好,经常畏冷、痛经。这次做了三伏灸,贴了三伏贴,希望能把身体调理好。”在市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诊疗中心,医生正给市民李女士探脉。李女士因肾阳不足导致寒凝胞宫,通过脐灸热治、三伏贴温调,着力改善畏冷、痛经等症状。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运用敷贴疗法刺激体表穴位,可以纠正脏腑阴阳的偏衰,改善经络气血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温和的治疗和调整作用,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近日,市中医医院推出夏至贴、伏前加强贴、头伏贴、中伏贴、末伏贴、伏后加强贴等敷贴,针对市民的体质和疾病情况,合理优化配穴,提升治疗效果。
市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诊疗中心副主任李朗介绍:“三伏贴属于温和的调理方式,而三伏灸则见效更快,适应于老寒腿、颈肩腰腿痛、痛经、宫寒、脾胃病等疾病的治疗。”目前,市中医医院有盘龙灸、脐灸、葫芦灸、火龙罐等系列灸法治疗,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不同的穴位,通过刺激经络来调整脏腑,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逐步清除体内的阴寒、寒湿等症状。
强化量身定制 贴心服务暖人心
“我有支气管炎,冬天经常咳嗽。连续4年都来贴了三伏贴,咳嗽没有以前那么厉害,自己能感觉到效果,明年还会坚持来贴。”在市第一中医医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贴完头伏贴后,75岁的李爷爷欣喜地说。
近日,市第一中医医院推出基础贴、头伏贴、中伏贴、末伏贴、固本贴等敷贴,医生通过查看舌象、脉象,依据每位患者的体质差异、病症特点,相应选择温阳固本、止咳、止痛等三伏贴。为提升市民的贴敷体验,该医院设立三伏贴定位取穴室,安排10名医生负责贴敷,减少市民排队等候时间。考虑到上班市民群体需求,该医院还在周六上午8时至12时延时提供三伏贴贴敷服务。从排队到贴敷,市民20余分钟就能完成敷贴。贴敷结束后,市民可拿着医生精心制作的三伏贴治疗口袋卡,完成剩余贴敷。针对2岁以上的儿童,医生会通过调整药物剂量、降低药物浓度、减少贴敷时间,帮助患者缓解哮喘、咳嗽、脾胃虚弱等症状。
“夏天贴一贴,冬天少生病。”市第一中医医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医生阮宾建议:“三伏贴连续贴3年以上效果更佳,可以降低呼吸系统疾病发作频率,改善关节疼痛,激活人体自身免疫体系。”
并非包治百病 这些人群不宜贴三伏贴
随着中医热升温,不少市民抱着保健的心态,体验三伏贴。然而,三伏贴并非包治百病的万能良药。市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诊疗中心副主任李朗告诉记者:“患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耳鼻喉科、儿科、妇产科等疾病的患者,可以贴三伏贴调理体质。热性体质、皮肤敏感、孕妇等人群不适合贴三伏贴。”
三伏贴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贴敷过程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医生提醒:在留贴时间方面,成人一般为2至6小时,儿童为0.5至2小时,根据个体耐受度,灵活调整贴敷时间。贴敷后,皮肤微红、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如出现刺痒难耐、疼痛、灼热等感觉,应立即揭下敷贴,严重者需及时到医院就诊。贴敷期间,应清淡饮食,不宜食用鸡、鸭、海鲜、牛肉、韭菜等“发物”。在贴敷当天,市民需避免饮酒,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贴敷后,不宜剧烈运动,以免药膏脱落。去除药物后,可以用温水洗澡。
记者浏览电商网站,发现有不少店铺售卖三伏贴。市民王令芬表示:“网上买三伏贴,怕买到假药。而且自己贴,不知道穴位在哪里,贴得不规范,还是在医院贴更放心。”阮宾提醒市民:“在网上购买三伏贴,需查看是否有国药准字号标志,得敷要注意找准穴位、铺贴平整。一般不建议在网上购买三伏贴,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到现场贴敷,仍需咨询专业中医师排除禁忌证等方可使用。”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