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至,秋意浓:养阴防燥正当时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今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这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随着寒露的到来,北方已是一片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寒露脚不露”,这句古老的谚语提醒着我们,此时养生应以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为重。

01 寒露三候,感知时节变迁


寒露的命名源于古人的观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说明此时的露水因气温降低即将凝结成霜。


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细致描述了此时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一候“鸿雁来宾”。白露时节首批南飞的鸿雁作为先头部队,而寒露时节南飞的鸿雁则是最后的批次。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深秋时节,雀鸟都不见了踪影,而海边突然出现许多蛤蜊,其贝壳的条纹和颜色与雀鸟相似,让人仿佛觉得雀鸟变成了蛤蜊。


三候“菊有黄华”。寒露时节,菊花普遍开放,成为秋日里一抹亮丽的色彩。

02 传统习俗,品味深秋意蕴


寒露的传统习俗多与重阳节相近,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赏枫叶是寒露时节的传统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寒露过后,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枫叶逐渐变红,形成漫山红遍的壮丽景观。


登高望远也是此时的重要活动。随着秋意渐浓,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登高赏秋。


吃芝麻是寒露的饮食习俗之一。芝麻具有补肝肾、润肺气、增津液、润肠燥的功效。


饮菊花酒的习俗源于此时盛开的菊花。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在江南地区,人们还有吃螃蟹的习惯。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品尝的大好时机。

03 养生秘籍,顺应天时变化


寒露时节,养生的核心原则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足部保暖是重中之重。“寒露脚不露”,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脏腑经络有密切关系。每晚用热水泡脚,可使足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泡脚时需注意:水温在38~42℃之间,以不伤足为原则;水量以没过脚踝部为好;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


饮食调理是关键。根据中医“燥则润之”、“寒则热之”的原则,饮食上应以温润的食物为主。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


推荐多食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强体质。


适当锻炼不可少。寒露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为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可多睡一会儿以便于缓解秋乏。


适度运动可增强体魄,但老年人和体质较差者锻炼时要注意“形劳而不倦”,量力而行。散步、爬山、太极拳、八段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04 起居养生,注重细节调节


在起居方面,寒露时节需注意多方面细节,以适应节气变化。


室内保湿尤为重要。寒露过后,干燥的现象愈发明显,干燥的空气容易让鼻咽部不适,这时要注意做好室内保湿工作,可合理使用加湿器。


调整作息也很关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顺应秋季收养阴精的原则,早起能舒展阳气,以达阴阳平衡。


对于情绪管理,寒露时节也要特别注意。秋风萧瑟,万物凋零,由盛转衰,不免让人触景生情,勾起人们心底忧郁的心绪。


此时情绪上要注意保持安定平静,忌骄忌燥,勿使情志外泄,使肺气保持清肃,保持内心宁静。可以多参加自己喜欢的事情,多做做运动,陶冶情操,稳定情绪。

05 养生食谱,简单易行


寒露时节,推荐几款简单易做的养生食谱,助您度过一个健康的深秋。


梨子粥:梨子2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用于煮粥,可作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芝麻粥: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将芝麻炒熟,研成细末,待粳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此粥适于便秘、肺燥咳嗽、头晕目眩者食用。


莲藕木耳排骨汤:莲藕1节、木耳3-5朵、排骨6-7两、大枣5-6颗。排骨焯水后与葱姜一同煲煮,再加入木耳和莲藕继续炖煮至熟。此汤有润燥养阴、健脾和胃的功效。


对于脾胃虚弱的人,如果大量进食一些生冷蔬果,就很有可能会伤脾胃,引发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此时可喝热药粥以养胃健脾,如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等。


寒露时节,大自然正经历着从收获到储藏的过程。人体也应顺应自然变化,收敛阳气,滋养阴精,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好准备。


随着气温下降,记得及时添衣保暖,尤其是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者更要注意防寒保暖。“一层秋雨一层凉”,让我们顺应自然变化,合理安排起居饮食,以健康的体魄迎接深秋的来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养生   寒露   时节   节气   芝麻   粳米   深秋   菊花   阳气   莲藕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