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笨手蛇
今日早上刚上班的时候,就见到几个行业群在谈论北京移动网络有故障的话题,但比较确切的故障情况没有。到早上10点多,北京移动发布了一条内容简短的通报,指出无法使用个别APP或小程序,同时表示正在积极排查故障原因。
但据北京日报在上午11时左右的信息,网络故障引发的应用涉及到地铁通勤、外卖点餐等多个场景,这些场景影响到的人群估计不少。
此前,在电信运营商正式全面推出携号转网这项惠民服务的时候,蛇叔就认为,对于用户而言,携号转网并不是一项刚需服务,对于网络服务稳定性有极高要求的用户而言,坚持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的原则最为重要,在智能手机支持双卡的情况下,采用一主一备的方式选择两家电信运营服务商的做法还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如今衣食住行更加依赖线上服务的情况下。蛇叔认为,这起网络异常事故,再次说明,对于一些用户而言,选择双卡双待比折腾携号转网更好。
蛇叔曾经几次在文章中分析认为,携号转网一经推广就必然会走向变味的地步。
在2025年8月7日的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中国移动董事长坦言,携号转网政策本意是改善服务、赋予用户选择权,但当前已演变为恶性竞争的手段。他指出,市场上大量低价大流量数据卡泛滥,部分运营商通过不合规、不正当手段争夺用户,例如代客投诉、虚假宣传等行为频发,扰乱了行业秩序。对于这番坦言,褒贬不一。
但是,从携号转网这项政策的执行来看,走到这一步,有三个必然的基本原因。
一是携号转网是行业监管机构从更高站位视角提出的惠民政策,是基于上位的势能压迫推出的,从试点期间一些地方营业厅各种理由推诿甚至引发监管处罚的事件就可以看得出,电信运营商没有强烈积极的主观动能。一方面电信运营商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进行系统开发以满足转网服务需要,同时还需要在业务流程上投入人力物力。
二是在执行上,一旦某个用户提出了携号转网的服务申请,尤其是一些在网时间比较长久的老用户,一定会极力对该用户进行挽留维系,挽留就必然要花费代价,要么是资费优惠,要么是其他一些有价值的商品过服务的赠送、减免等。这也就势必对单用户价值下降造成影响。
三是内部把携号转网当成一种向竞争对手发起竞争的工具,通过各种手段挖对方“墙脚”,尤其是在策反方面制定激进的考核指标。一旦如此,必将引发对手的激烈反应。从而引发恶性竞争。第三方面的做法是引发携号转网恶性竞争的关键。
此外,从用户角度,一旦发现携号转网是一个不断提出更优惠资费的好工具,也会造成一定的连锁反应。
因此,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当用户提出携号转网服务要求,如果一般挽留也不奏效,那这些用户其实已经去意已决。与其花精力和资源挽留,不如切实搞清自身服务存在的短板,切实提升网络服务稳定性和服务水平。
总而言之,携号转网走到恶性竞争的地步,这是全行业在这其中一个点相互用力的结果。如果不调整在携号转网服务方面的考核导向,在用户规模提升更加困难的情况下,利用携号转网做存量竞争引发的问题就依然不可避免。
最后,还是重复文章开头的基本建议,结合自身可接受的月度预算,选择两家不同电信运营商的服务,才是更合适的。携号转网,真没必要折腾自己,虽然如今携号转网的办理已经很便捷了。
您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