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要不是毛泽东出现,很多人都不会懂1940年抗联发生了什么!

鲁长山说,现在小鬼子还在祸害老百姓,我们跑到苏联来算是怎么回事,就像是逃跑了一样。其实很多观众也有这样的疑惑,抗联就是为了把鬼子打出去,为何突然要跑到苏联来休整呢?

《归队》这部剧展现了抗联在那段艰难时期的部分场景。剧中排长老山东被迫带着剩余部队进入前苏联境内躲避日寇的围追堵截,这一情节完全符合史实。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抗联在 1940 年如此艰难呢?毛泽东同志与周保中探讨过以后,给出了答案:

敌强我弱

小鬼子觊觎东北已久,在东北囤积了强大的百万关东军主力。而抗联官兵最强大时也只有三万多人,不仅兵力悬殊,在武器装备和兵源素质上的差距更是巨大。就像剧中所展现的,抗联战士们拿着简陋的武器,却要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寇,每一场战斗都异常惨烈。

抗联缺少根据地

没有根据地,就意味着没有后援,没有支援,缺医少药,缺粮少弹。抗联战士们只能在冰天雪地中孤军作战,那种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他们没有稳定的补给来源,只能靠自己去寻找食物和药品,很多时候甚至要忍饥挨饿,伤病员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通讯障碍

抗联缺少无线电台,信息不畅通。这就导致他们形不成统一指挥的合力,只能各自为战。当一支小股抗联战士被日寇数倍于己的兵力重重包围时,其他部队却无法得知消息,更无法互相配合、互相救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战友们陷入绝境,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

环境恶劣

东北那恶劣的生存环境也是抗联面临的巨大挑战。零下 40 度、长年积雪,抗联战士们不敢生火,怕引来敌人,只能吃冷食,甚至依靠树皮树叶树根为生。这种超出人类生理极限的环境,让抗联战士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毛泽东对东北抗联一直十分重视和关注,他多次高度赞扬抗联的英勇斗争,认为东北抗联的斗争说明了中国人民是有能力抵御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1939 年 1 月 26 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研究东北抗联问题,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了东北抗联的工作重点和成败关键,即党的领导、建立山村根据地和共同反对民族敌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他还特别赞扬了由杨靖宇主持创建的长白山抗日根据地,把它列为几个根据地之首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毛泽东的这些观点和指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东北抗联在 1940 年所面临的艰难处境,也让人们看到了抗联战士们的英勇和坚韧。

如果没有毛泽东的关注和总结,很多人可能根本无法理解抗联在那段时间经历了什么,他们的牺牲和奉献可能也会被更多人所忽视。 东北抗联在 1940 年的艰难处境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正是因为有了像抗联战士们这样的英雄,我们才能迎来抗战的胜利。而毛泽东对东北抗联的关注和总结,更是让这段历史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抗联战士们的伟大。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记住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历史   毛泽东   根据地   日寇   艰难   党史   苏联   英勇   鬼子   研究院   中央书记处   文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