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水电收费乱象,多地征集线索,专家:想彻底治理并不容易

每个月水电气缴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用得不多,账单却越来越高,找谁说理?


有人说:就多收几毛钱,计较啥?可问题是,不是一户多收,是全国一起被“割”,每人多一块,全国就是上亿,更别说,有些收费根本说不清,讲不明,明明家里没人,账单却照样往上涨,明明是公用事业,却像商人一样乱设项目,偷着涨价

那么水电费消耗如此快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我们又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三五毛钱谁在意”但所有人都被薅了羊毛

你有没有注意到,每个月家里的水费电费都在“悄悄上涨”?不是你多用水了,也不是你多开空调了,是真有人在账单上“做手脚”,最近,央视曝光全国多地水、电、燃气乱收费、表计量不准、收费项目混乱,甚至有“偷表”、“假表”、“鬼表”的现象。

有人家水表没动,账单照样飙涨,也有电费莫名“多几块”,打电话没人管,更离谱的是,一些地方的公用事业单位,也就是我们缴费的对象,还是垄断企业,说收多少就收多少,说你用多就用多,连质疑的权利都不给你

马大爷住在北京郊区,70岁了,和老伴住老旧小区,每月用水用电都极省。可每次缴费,总觉得不对劲,明明日常生活变化不大,账单却逐月上涨,从几十到一百多,最近甚至接近200元,不是说智能表准,咋比以前人工抄还贵,马大爷不解。

他不是个例。全国各地都在爆出“水电气账单莫名飙涨”的现象,有人家住了半年没人,却被收了近千元电费,有社区用水量明显下降,账单却不降反升,有电表“自动跳”到异常数字,一查居然是后台参数设置错误

某地调查发现,一个小区中有近1/4的住户反映水费、电费异常,绝大多数人从未主动查过账单明细,因为他们“不会看”“看不懂”“看了也没人管”,有位网友在网上分享自己父母家“水表莫名爆涨”的经历。

父母出国两个月,家里没人,水表却“自己转”了70多吨水,物业说“可能水表问题”,却拒绝更换,也不补偿,有没有想过,如果这套系统是故意的,那就是“算法收割”,这些问题,一旦打电话投诉,大多换来一句“我们系统没问题”。

可谁在乎你那三五毛、一块两块,问题在于,这不是你一家多收,是成千上万户一起被“默默多收”,每人多收一块,全国就多收上亿!这还只是账单多收的情况。更有“公摊漏洞”:有小区电梯电费、地下水泵、景观喷泉都摊到住户头上,业主每月“分摊电费”比自家用电都高,你说冤不冤?

谁来管垄断的“水电气”企业?

水电气,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也是被称为“自然垄断”的行业。意思就是,这些行业没有竞争,你想换一家供水、供电、供气?根本没得选,有教授就直言不讳:这些单位长期被垄断,存在潜在的利益链条,习惯了“我说了算”,不怕你投诉

而且水电气企业掌握了话语权,他们掌控计量工具(水表电表)、制定收费项目,连价格标准都藏得严严实实,一般人根本搞不懂,比如:为什么燃气表上显示20立方米,账单上却收你25立方米?为什么“基础费用”每月都要交,就算你一滴水、一度电没用?

为什么一些“智能表”每年都要你“换表”交钱,这合理吗,这背后有两个问题:计量不准,表坏了、参数错了、误差过大,但用户无法自查,收费不透明:每项费用都名目繁多,“管网维护费”“信息服务费”“远程抄表费”,你搞得明白吗?

一些地方的“换表费”居然也是强制性的,而且频率高得离谱:新表3年一换,每次还要缴纳安装调试费用,你可能不知道,有些换下来的“旧表”根本没坏,只是“被换”下来,重新归入库存,二次循环使用继续挣钱。

而最让人头疼的是“表坏了没人修,修了说你自己造成的”,收费照旧,有网友投诉“水表显示负数”,物业一查说是系统问题,但还是要求业主先缴费再说简直就是“你有理也先交钱”

监管部门呢?过去常常“运动式执法”:有曝光才管,过阵子又“风平浪静”,这让不少居民开始怀疑:是不是这些乱象,其实早就成了潜规则?

如何真正“治病”

面对舆论风暴,国家终于动手了,2025年起,全国多地开展水电气专项整治行动:线索征集、计量排查、价格核查,轮番上阵,一些地方甚至公开呼吁居民举报自家表有问题,有专家分析:要想彻底治理并不容易。

这是好事,但不能光靠“打一枪换一枪”,北京大学教授马亮就提出了核心方案:要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机制,说简单通俗就是:别等问题出来再补锅,而是从源头防范,一开始就不要让这种事情发生才能有效杜绝。

具体怎么做?大体三步走:价格公开透明才不会乱收费,水、电、气收费项目必须在政务平台和小程序上公开,居民要知道自己每一分钱花在哪儿,而不是只看“总金额”,价格要统一!解释要详细,不能乱设名目

过去人工抄表漏洞多,现在智能水表、电表普及,但也不能让“系统说了算”,建议引入第三方数据校验,比如居民自己能看到每小时用电量曲线,异常波动立即报警,这样才能实现“处处留痕、事事可查”,不给他们“乱调参数”的机会。

别再停留在“整改通知”了,要立法,出强制性惩罚,多收一分钱,三倍返还,故意误导居民缴费,吊销经营许可,员工与设备公司、收费公司利益关联的,立刻查清,这样做,才会让水电气企业收敛一点,把老百姓当“客户”,而不是“提款机”

水电气账单不是小事,那是你每天煮饭、洗澡、点灯背后的隐形支出,是你辛苦攒下的养老金一分一厘在流走,要再说就多收几毛钱算了,因为你忍的这一毛,可能是下一个“惯犯”的起点

我们这一代人,走过票证时代、物资紧缺时代,也见证了今天“扫码交费”的智能社会,可智能不等于蒙骗,垄断不等于无法监管。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标签:水电   水表   电表   账单   电费   线索   央视   居民   智能   专家   价格   财经   全国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