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预测高考题火了 是“押题大师”还是“套路太深”?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泠瑶

高考临近, DeepSeek预测高考题火了。最近,有人在网上推销所谓的AI押题产品、“押题神器”。还有名为 “DeepSeek预测2025高考题”的产品,销量已过百,吸引了不少学生或家长。潮新闻搜索记者发现,一些社交网站和二手平台上均有不少“AI押题卷”在售。

有博主声称,仅需短短数十秒,AI就能生成完整的高考出题内容与思路框架。还有人称,通过将AI生成题目与去年真题对比,得出“总体相似度高达87.5%”的结论。

这些真的靠谱吗?AI预测高考题,究竟是“押题大师”还是“误人子弟”?

AI化身“押题大师”?专家:不敢苟同

这几年,AI的风吹到了传统教育界,社交平台上,教大家用AI学习的博主已经屡见不鲜,最近,用AI押题的博主也遍地皆是,用Deepseek押英语作文、或者冲刺高考,甚至有人宣称押题精准度高达85%。

“让你少走弯路”“AI完美化身‘押题大师’”“考前没思路,不知道怎么复习的同学和家长,只要学会了正确的提问方式,用对了Deepseek指令,就能成为提分神器”。多位教育博主在短视频宣传中这样说。

图源 社交平台截图

还有粉丝数近万的教育博主宣称,自己给Deepseek投喂了近五年的数学、语文等高考真题,预测了一份2025年高考卷,这些帖子点赞收藏都近万个。如果要进一步咨询更多题目,就被要求私信或加群,群内还会被推荐要收费的全套真题。

虽然AI的噱头赚足了眼球和流量,但也有人仔细研究了题目,认为AI出的卷子太过简单。有人说,题目是符合高考命题方向,但设问死板、单一,只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没有灵活变通地出题。

潮新闻记者发现,各类作文更是AI押题的“重灾区”,尤其是押高考语文作文和英语作文题,让AI预测题目、给出范文,还有论点、金句、文章结构、高级词组一应俱全。若单从押的题目看,还比较切合当下的热点时事。

“AI预测的作文不敢苟同,文章风格过于程式化。”杭州一民办中学英语老师潘浩宇告诉记者,真正的老师来做预测和押题,会更细致和灵活,有更多人文关怀和个人思考。而且出题者也会“反套路”,先让AI预测,再避开这些题目。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自己使用Deepseek备考,请AI来划个重点、做考纲难点预测,AI还算靠谱。“在汉语言文学的一门专业课考试前,我用AI猜到了好几个考点,它还提示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挺出乎我意料的。”一位博主告诉记者。

在研究了AI命题之后,杭州余杭教育科学研究所原副所长陶华坤认为,AI尚不具备专业命题的能力。“使用AI需要高判断力、强辨析力、理性选择问题,AI精准解决具体的创新问题能力差,AI可以提供思路,但AI押题的精准度还需要自己判断和考证。”

陶华坤告诉记者,高考命题本身就是一项创新性工作,高考命题严格遵循“原创性”和“反押题”原则。考生和家长应保持理性,回归课本与基础,避免被不可靠的承诺制造焦虑,夯实基础才是高考制胜的法宝。

AI押题 背后套路有多少?

最近央视新闻报道,有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大力推销所谓的 “AI押题” 产品,一款名为 “历年高考真题+DeepSeek预测2025高考题” 的商品销量已过百。其实,靠AI押题为噱头的产品,不止瞄准了高考中考。

潮新闻记者在二手交易市场发现,也有人销售一些职业资格证考试的课程和考题,以“大招AI”“押题密卷”为卖点,课程收费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底下有不少人咨询。社交媒体上,还有不少生意人,借着AI的幌子,宣称用AI预测考题,拉客户进群先免费提供资料,然后加微信私聊,顺势开始营销所谓的真题、密卷,甚至进一步推销升学、留学咨询等服务。

图源 社交平台截图

所谓的“AI生成题目与真题总体相似度高达87.5%”,真相令人大跌眼镜。央视新闻指出,原来,AI对比仅仅是基于题型和大致考查方向,完全抛开了具体题目内容。比如,只要真题与预测题都包含基础题、难度题,涉及集合复数概率等考点,就会被判定为 “相似度极高”。如此宽泛的对比标准,使得所谓的AI押题精准度大打折扣。

“押题并非完全不可信,但可靠性存在较大争议。从技术原理来看,AI押题是基于大量数据和算法模型,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题型和知识点。”数字经济分析师吴狄嘉告诉记者,但AI的弊端也很明显,它生成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题目可能不符合高考命题规范。

众所周知,高考命题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保密性。吴狄嘉说,命题专家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命题,且每年都会有一定创新和变化,AI难以精准预测具体题目。学生若过度依赖AI押题备考,可能会陷入思维定式,忽视对知识体系的全面构建和灵活运用,不利于应对高考的复杂性。

如今看来,AI作为备考辅助工具,利弊并存。“AI能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和能力,调整学习资源难度和内容,如平台根据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推荐练习题,提高学习效率,也帮助减轻教师批改负担,如作文批改系统秒级反馈错误和写作建议;还能辅助备课,自动生成教案和教学计划。”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告诉记者。

王鹏认为,在备考时过度依赖AI并不可取,学生容易逃避自主思考和关键能力训练,对复杂问题思考与分析能力退化。而高考注重的是综合素养与创新思维,学生面对新颖的题型和难题知识时可能手足无措。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8

标签:科技   套路   大师   命题   题目   社交   知识点   学生   题型   能力   内容   二手   不敢苟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